《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五十五首《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中唐·司空曙·五言律诗】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拼音版:
[作品介绍]
《喜外弟卢纶见宿》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作品。此诗是作者为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壹/
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从这首诗,尤其是末联“平生自有分(情谊),况是蔡家亲(羊祜为蔡邕外孙,因称表亲为蔡家亲)”,可以看见他俩的亲密关系和真挚情谊;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凉。据《唐才子传》卷四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这首诗正是作者这种境遇的写照。
文学赏析
此诗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近人俞陛云说这首诗“反正相生”。从章法上看,确是如此。此诗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总的倾向是统一于悲。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因之,题中虽着“喜”字,背后却有“悲”的滋味。一正一反,互相生发,互相映衬,使所要表现的主旨更深化了,更突出了。这就是“反正相生”手法的艺术效果。
比兴兼用,也是这首诗重要的艺术手法。“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不是单纯的比喻,而是进一步利用作比的形象来烘托气氛,特别富有诗味,成了著名的警句。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是颇为贴切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相似点在衰飒。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类似起兴。自从宋玉《九辩》提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落叶,常常被用以塑造悲的气氛,“黄叶树”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绪。比兴兼用,所以特别富有艺术感染力。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举韦应物诗《淮上遇洛阳李主簿》、白居易诗《途中感秋》和司空曙此诗比较。其实,三诗之妙,不只是善于状景物,而且还善于设喻。司空曙此诗颔联之所以“为优”,在于比韦应物、白居易诗多了雨景和昏灯这两层意思,虽然这两层并无“比”的作用,却大大加强了悲凉的气氛。王维《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两句纯属白描,是赋体,并不兼比;不仅意境不同,手法亦自有别。马戴《灞上秋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语虽近似司空曙,但手法也并不一样,这里只写灞上秋居漂泊异乡孤独寂寞的情景,不曾以树喻人,没有比的意思。司空曙“雨中”、“灯下”两句之妙,就在于运用了兴而兼比的艺术手法。
名家点评
范晞文《对床夜语》:诗人发兴遣语,往往不约而合。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也。“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乐天也。司空曙有云:“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句法王而意参白,然诗家不以为袭也。
谢榛《四溟诗话》: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抒,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又:晚唐人多用虚字,若司空曙“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此皆一句一意,虽瘦而健,虽粗而雅。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深情剀切。
范大士《历代诗法》:得浩然之神髓。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十字八层(“两中”一联下)。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三、四名句,“雨中”、“灯下”虽与王摩诘相犯,而意境各自不同,正不为病。
俞陛云《诗境浅说》:前半首写独处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为律诗一格。
贰/
这首诗借表弟卢纶来访并留宿的偶然事件,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首联从“静夜”、“荒居”着笔,沉静的暗夜,四壁无邻,荒居郊野,操持旧业,表明家贫如洗。开篇勾画出一幅色调暗淡、环境清苦的悲凉图景,令人顿生凄怆之感。
颔联紧承前意,是悲的感情线索的继续引发,如雨中夹雹,似雪上添霜。诗人运用比喻手法,补绘出衰老憔悴的自我形象。上句写景物,凄风苦雨中的枯树,黄叶飘零;下句写人物,昏灯残烛下的白发老人,形影相吊。这两句以雨中纷纷落叶的树来烘托灯下的老人,更令人感到无限悲凄。它较之诗人的另一名联“他乡生白发,归国见青山”(《贼平后送人北归》)色调更鲜明,形象也更传神。诗人运用联想,把互不关联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相互对比,彼此映衬,使人产生出一种新的意境。
颈联笔势一转,悲中见喜。说因我独自沉沦下潦已久,愧对你的频繁探望。其实,这是在反面陈说:你并不因为我穷愁潦倒而看不起我,反而多次前来相见,真让人高兴。这里,既有对挚友厚意的嘉许,又包含着难以尽述的悲凉之情。它是无可奈何的“愧”,是饱经辛酸的“愧”,是已不知悲为何物而触发的“愧”,其中包孕着复杂的感情。据姚合《极玄集》记载:卢纶与司空曙同为“大历十才子”中人,既是诗友,又是表亲,因而过往酬唱甚密。卢纶仕途也不通达,故表兄弟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彼此相怜,心境可见。
尾联关合上两句,照应全篇,补足题面。“蔡家亲”指表亲,羊祜为蔡邕外孙,因称表亲为蔡家亲。诗人在惊喜之余自我宽解:我们原有情分,更何况是表兄表弟呢?看来,这是强装笑颜,是默吞眼泪的哽咽之词。它是对自己坎坷遭遇的义愤,也是对世态炎凉的悲叹。诗人另有《江园书事寄卢纶》,其中说:“平生故交在,白首远两怜。”诗意与本联是一致的。彼此参读,会有不尽的余味可供品玩。
这首诗书写际遇而不发议论,抒发感慨而不作吁叹,完全借助画面的描绘、感情的发展去自然展现,因而形象鲜明,线索清晰。正反映照的方法,比喻烘托的辞格,也运用得十分得当,使得诗歌主题层层推进,步步深化。前人多有称赞和摹仿此篇者,尤其是“黄叶”一联,更成为千古传诵的警句。
叁/
此诗抒写独居荒村见到故人时悲喜交集的心情。
前四句写独居之悲。诗人由远及近,由物到人,迤逦写来,画出一幅荒村贫居图:秋夜沉静,荒野空寂,旧居清贫,四周无邻。屋外,寒雨敲窗,黄叶飘零;屋内,昏灯如豆,白头独坐。这笼罩在诗中之画上的冷寂悲怆气氛,正是诗人心情的艺术映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是此诗寓情于景的最为传神之笔。室外寒雨敲击下黄叶纷纷坠地的秋树,室内夜深人静时油将燃尽的昏灯,不正是在岁月消磨、人事煎熬下身心两衰、垂垂老矣的白头诗人的象征吗?“黄叶树”、静夜灯,与诗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其相似点是在行将衰灭上;诗人借以自况,是颇为恰切的。这两句诗的佳处,不只是在于取譬的恰切上,而且还在于“黄叶树”、静夜灯作为诗人独居环境中的“目前之景”,起了烘托悲凉气氛的作用,可谓“比中生兴,兴外得比,宛转相生,逢原皆给”(王夫之《古诗选评》),因而“无限凄感,见乎言表”,特别富有艺术感染力。韦应物《淮上遇洛阳李主薄》“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居易《途中感秋》“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与这两句诗的相同点在于艺术手法出自“同一机杼”,即都是以秋树寓情,写衰老之感,兼有比兴;不同之处在于韦诗重在“将”字上,白诗重在“欲”字上,写出了人之将老的渐进情态,而司空诗重在写已老之情态。三人的诗句各有意趣,各具佳境。其所以“司空为优”,是因为比韦诗、白诗多了秋雨和昏灯两个意象,因而意境更为深邃丰厚,气氛更为悲怆凄凉。
后四句写相见之喜。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功力相比肩,又是表兄弟,从末联“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可看出两人一直交往密切,友情深厚。这四句直抒胸臆,揭明诗题中的“喜见”二字。诗人于长期离群索居、沉沦落寞之中,见表弟卢纶频来相访,并留宿家中,自然喜出望外。这里虽是写相见之喜,但意在反衬独居之悲。一个“愧”字,即见出诗人陷于困顿、无以为报的无奈与悲怆来。
一般说来,吟咏个人孤独衰迈的作品,是很难写得摇人心旌的。此诗的成功之处,在于诗人将这种并不独特也不高雅的“无限凄感”,并不直接道出,而是通过“善状目前之景”,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创造性的想象、联想,甚至再创造,去寻绎体味。这样本属诗人个人的生活体验便具有了普遍而广泛的意义,使不同遭遇、不同时代的读者产生共鸣。
肆/
这首诗写出诗人对老友来访见宿的喜悦之情。司空曙和卢纶同属“大历十才子”之列,两人又是表兄弟,因而趣味相投,关系密切。穷困的诗人在困顿中有老友卢纶频频来访,感激、欢喜之情溢于词表,写下了这首诗。
静谧的雨夜里,只有雨声沥沥,四野无邻的荒村突兀着诗人的茅屋。孤寂衰老的诗人多么想找个人谈谈,可谁愿意光顾这破陋的地方呢?而就在这雨天,卢纶满身泥泞,叩开了柴扉。诗人是多么高兴啊! 两人在昏黄的灯光下促膝交谈:对往事的回忆,对诗歌的探讨,对旧情的重温,也许,还做着年轻时的梦……但现在,风霜雪月已经染白了头发,还有什么希冀好憧憬呢?于是诗人把迟缓的目光转向眼前的现实:“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黄叶在雨中飘零,白发在灯下散乱,两种意象,一是雨夜中衰败的秋树林,一是灯下衰颓的白发人,诗人把它们并列在一起,任读者去联想。读者不难从黄叶败落的雨中树联想到诗人生命的秋天。这里,纯客观的景物描写中,渗透着诗人深深的悲凉之情,情与景融为一体了。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云:“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司空曙的一联,较韦应物、白居易诗多了两个意象:雨、灯。雨中的黄叶树更是经不住大自然的侵蚀,灯下的白头人也更显出风烛残年。这样,悲凉的氛围也就渲染得较前二者愈加浓烈。诗人不言愁情,转而谈景,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凄楚之感全在不言中。
怎样表达对老友来访的喜悦之情呢?在老友之间,过分的美饰词藻已属多余,因而诗人口语式地说了出来。平白朴素的叙说,似平拙无奇,却特别显得真实自然,它内含着一股深沉的友情,象酒一样,越陈越醇厚。
诗题是“喜”,诗中也深含着对老友来访的喜悦之情,但细味起来,脱不了悲哀的底子。喜中含悲,亦喜亦悲。
这首诗突破了“大历十才子”内容平乏、题材单调的创作格调,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感情。特别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情景交融,遂成为千古流传的警句。
伍/
司空曙与卢纶不仅是亲戚关系,还同属于“大历十才子”。这是在唐代宗大历年间形成的流派,代表诗人有10位,该流派的特点偏重诗歌形式技巧。
这10人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审美趣味,遵循着共同的创作原则,因相互唱和,交往密切,并无特定的组织和宣言,自然而然形成的流派。
这首诗大概是晚年的司空曙的作品,那时的司空曙生活境遇每况愈下,所以僻居荒村,居住简陋,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
而在这个时候,卢纶却经常来看望他,两人感情至深,在卢纶又一次前来探访并留宿之后,司空曙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喜外弟卢纶见宿》。
卢纶此人虽有比较倒霉之处,比如刚刚考中进士,却因“安史之乱”爆发而错失进士。之后虽多次应考,却屡试不中。
但他因个人才情不俗,常得贵人相助。前有当朝名相、权臣青睐于他,后有升平公主将之引为座上宾,因此他一生交游广阔,境遇非凡。
但司空曙命运与他截然不同。司空曙早年官职低微,在他人帮助下,仕途才稍有起色。但晚年因“性耿介,不干权要”,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
因此卢纶常来探望司空曙,引得司空曙十分感动。两人本就情谊深厚,再加上表兄弟的关系,一同在风雨飘摇的人世间相互扶持,这份真情就更加感人了。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