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备考:高考诗歌鉴赏客观题命题规律!

高中语文学习助手

高考 作文 试卷  复习资料 高考志愿

关于古诗鉴赏,《考试说明》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和古典诗词”。但古诗因其文体特殊、语言凝练和抒情含蓄等特点,使同学们在屡次受挫后,做题时迷迷糊糊,丢掉了本应获得的分数。实际上,古诗鉴赏试题中,有要求评价、鉴赏等高阶思维能力的主观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但同时也有对诗句内容识记、理解等低阶思维能力有要求的客观题,如果拿不到这个分就太可惜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古诗鉴赏类客观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力图发现命题的规律和特点,希望为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一、考查对文言实词、虚词词义及句式的理解

1. 在语境中理解词的古今异义现象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 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 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排遣。

D. 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答案:A

解析

这道题设置的考点实际上是对“是日”这两个字意思的理解,选项A是按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的意思来解释的,而“是”在古代有“这”的词义,“是日”的意思是“这一天”。此用法学生在文言课文中也学过,《兰亭集序》中就有“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道题提示我们,古诗亦为古文,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些语言现象,例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义推断等,在古诗中也会考查。

2. 在语境中正确理解一词多义现象

放言(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①。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②。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释:①钻龟:古人占卜的一种方式,把金属烧热钻烫龟甲,视其裂纹以判断吉凶。祝蓍(shī):焚烧蓍草,观察草灰的形状,从而判断吉凶。②作者原注:“真玉烧三日不热,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中“决狐疑”的意思是:让犹豫不决的人变得坚决起来。

B. 识别玉的真假要烧它三天,辨别树的材质要经过七年的生长。

C. 忠心耿耿的周公开始时被误解有篡权的野心,周公为此恐惧。

D. 篡汉自立的王莽在夺取政权过程中,给人以谦恭退让的印象。

E. 周公、王莽死后,世人无法知道周公和王莽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答案:A、E

解析

A选项中把“决狐疑”的意思解释为“让犹豫不决的人变得坚决起来”,其中“决”字解释为“坚决”是不对的。这个词虽有多个义项,但在这个语句中“决”应解释为“解决”,“决狐疑”的意思是“解决疑惑、困惑的问题”,这个句子是说,“我送给您一个方法帮助您解决您识人方面的困惑”。

E选项中说“周公、王莽死后,世人无法知道周公和王莽谁是真心谁是假意”,错在没有正确理解本诗中“向使”一词,“向使”的意思是“假如”。颈联“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周公在辅佐成王的时候,被有些人怀疑有篡权的想法,但历史最终证明他对成王忠心耿耿,没有二心,说他篡权的流言蜚语是假,忠心耿耿对待成王是真。王莽在未篡夺汉朝政权时,表现得十分谦恭,《汉书》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最终证明他“谦恭”是假,篡权自立才是真。因此,尾联“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是全篇的关键,意思是“假如当初在真伪得以分辨之前周公和王莽就都死了,那么周公的真、王莽的伪还会有谁知道呢”,可见这个选项重点考的是文言虚词词义的理解。而“向使”一词的用法学生也是学过的,在苏洵的《六国论》中就有“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 在语境中理解虚词词义

卜算子 泊吴江夜见孤雁①

萨都剌

明月丽长空,水净秋宵永。悄无踪、乌鹊南飞,但见孤鸿影。自离边塞路,偏耐江波静。西风鸣、宿梦魂单,霜落蒹葭冷。

注:①萨都剌被贬官南行途中所作。

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宵永”中的“永”字浸润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因为夜不能寐,才感到秋夜格外漫长。

B. 作者引用了曹操的诗句,既写出乌鹊向南飞去的景象,又体现与曹诗感情的共鸣。

C.“霜落蒹葭冷”一句,从时间和地点两个方面写出孤雁深夜栖息在蒹葭丛中的困境。

D. 这首词意境开阔,借写孤雁寄托作者的情怀,体现了流畅朴实、清新委婉的风格。

答案:B

解析

B选项中说作者引用了曹操的诗句写出“乌鹊向南飞去”的情形,而在诗歌中“悄无踪、乌鹊南飞,但见孤鸿影”,意思是“曹操在《短歌行》中描写的乌鹊南飞之景悄无踪迹,只看见孤鸿之影”。这句话正确理解的关键是“但”字,这个字的意思是“只”“仅仅”。作者仅仅看到孤鸿之影,可见别的什么“乌鹊南飞”之类的景象是没有看到的。学生学过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但”就是“只”的意思;另外学生熟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中的“但”也是这个意思。

“文言虚词”数量虽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古诗文的具体语境是正确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前提和关键。

4. 在语境中理解文言句式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燎沉香”也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鸟雀”二句是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

C.“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D.“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答案:B

解析

B选项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的理解是不对的,“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是个倒装句,正常语序是“侵晓,鸟雀窥檐,呼晴”,主语是“鸟雀”,意思就是“鸟雀在黎明之时从屋檐下探出头来,叽叽喳喳欢叫,雨过天晴了”。这道题设置的考点就是对文言句式的正确理解。因此,在读诗词时,要关注诗词中是否运用了特殊的文言句式。

二、考查对诗歌基本感情基调的理解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诗歌以表情达意为最终目的。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无论是对其表达技巧、形象还是语言的揣摩,都是为了解读诗歌的思想感情。

示秬秸①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 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 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答案:B

解析

该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思想情感的理解。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的写作起因是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突出了“卖饼儿”为了卖饼早起绕街呼卖,不畏寒风凛冽的坚韧品质,随后交代了本诗的写作目的是教导并警示自己的两个儿子。因此,B选项中的“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与本诗的情感基调不符。

三、考查学生思维的缜密度

考查学生思维的缜密度,是高考对学生思维性的一个重要要求。思维缜密度伴随着识别错误的能力。在辨析题训练上,应引导考生整体把握试题,重视背景材料,从多角度、全方位去答题,提高学生的思维缜密度。

柳堤

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答案:C

解析

第三句中的“十里笼晴苑”化用了“台城柳”的典故,表面写“堤”,实则写“柳”,第四句“千条锁故营”暗指“细柳营”,因此,这两句的咏写重点在“柳”,而非题目中的“晴日”。第五句写的是“雨天”的景色,第六句“风暖落花轻”写的是花在暖风的吹拂下轻轻落下,很明显是晴天的景色。更重要的问题是手法不是以静衬动,因为本诗的题目是“柳堤”,咏写的对象应该是“柳”,而非五六句中飞燕落花的动景。如果说手法是以静衬动,则是以静态的柳树来衬托动态的飞燕落花,与诗歌咏写对象不符,所以,此处应该是以动衬静的手法,用飞燕落花来衬托柳。这道题考的还是学生思维的缜密度,当然也涉及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手法的运用。

▶ ▶ ▶

综上所述,在解答诗歌鉴赏选择题时,应特别关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及句式的理解,特别关注诗歌中传情达意的基本意象,还要注意诗歌的标题、作者和注释,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原文刊载于《考试与招生》2020年第9期  作者  王晓军 陈琛

推荐一个作文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