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义|被误读的“七证”——《大学》修身理路体证之四

编者按

《大学》《中庸》原本分别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后被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一起成为儒家“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记述了儒家根本心法,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核心教材。

作者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太极文化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弘书院院长。《<大学>修身理路体证》是根据作者2019年面向资深传统文化研习者的几次讲座整理而成,并首发在中弘书院公众号上。讲座内容对《大学》作了不同常规的解读,清晰还原了“大学之道”的目标、路径和起点,指出了一条至简至易而又至广至大的人生正道,对我们广大太极学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故特请作者略作删改,分4期在本公众号上连载。后期将择机组织对儒家经典的专门学习,敬请关注。

Editor's note

学琴师襄

现在只剩下“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七证”与功夫次第毫无关系

南怀瑾老先生把知、止与定、静、安、虑、得并列起来,说这个就是“大学之道”的“七证”,也即七个修证的层次。然后他又认为“知止”两字是主谓关系,是“知”止住了,是“降伏自己的心思而反归平静”。如此一来,“大学之道”就变成修炼如何止住自己的知,如果修炼有成,就会一步步出现后面定、静、安、虑、得的境界。

按照南老先生这样的解释,我出现两个困惑:

一是不知道这段话跟前文、后文到底有什么关联。前面刚讲完“大学之道就是“明明德”和“亲民”都要“止于至善”,然后也不好好回答如何明明德,如何亲民,如何止于至善,却凭空冒出一句要把自己的“知”止住。这到底属于明明德的功夫,还是属于亲民的功夫?如果属于明明德的功夫,是不是还必须相应有一段解释亲民的功夫?否则,怎么能说了两个功夫,结果只解释其中一个呢?

二是“知”能被止住吗?这门功夫应该怎么练?南老先生借用了很多佛家的故事,来论证这些功夫是实际存在的。但我们也知道六祖惠能和卧轮禅师的故事,六祖分明说“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从根本上否定了“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的所谓将“知”止住的修炼法门。

南老先生对“知止”作如此发挥,是因为他将这段话与前面第一句话割裂开了,没有连在一起看。我们连起来读,其实是很容易发现“知止”到底什么意思的。“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大家看出来了没有?“知止”就是顺着“在止于至善”往下说的,就是“知止于至善”的省略语。朱熹也认为“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朱熹的主要问题在于将“明明德”和“亲民”看成两截,误以为是完成自明其明德和帮助他人完成明明德两件事,于是“止于至善”就是这两件事都要做到极致,这就导致“大学之道”只成了一个空理论,没有具体落脚处,既找不到该如何“明明德”,也找不到该如何“新民”,也不知道做到什么样才算“至善”状态。也正因为如此,才不得不把后面格致诚正和修齐治平与“明明德”和“新民”勉强对应起来,当然最终结果也还是没找到格物致知到底该从何下手。

如果我们同意“知止”就是“知止于至善”的省略语,也同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步步递进的关系,就会发现《大学》这段话逻辑是非常清晰的。我们的心能否定下来,绝不在于你打坐练了多长的时间,而在于清楚地知道自己当下该干什么,然后认认真真地把任务完成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去上班,其他同事都领到了任务,在那各忙各的,就我们傻乎乎地不知道该干什么,是不是会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如果连续几天都是这样,我们可能心里就会七上八下,该想着领导是不是对我们有意见了,会不会哪天就把我们开除了,对吧?

一旦领导给派活了,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任务明了,心不游移,这就叫“知止而后有定”;该干什么干什么,心无纷扰,湛然清静,这就叫“定而后能静”;知道只要自己完成好当下任务,无所亏欠,领导就不会有意见,月底就会有工资拿,心里安然自在,这就叫“静而后能安”;心安理得,头脑清晰,灵感迸发,每件任务都知道怎么应对处理最恰当,这就叫“安而后能虑”;按照最佳解决方案去应对落实,就可以完美地完成任务,这就叫“虑而后能得”。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吧?这也符合我们的基本认知。当我们明白自己的人生任务就在于根据自己的身份,把每一个人生角色所承载的天职,完成得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不再迷茫啦?所以自然就会有定、静、安、虑的效果。随着任务的完美履行,最后实现了“止于至善”的目标,就是“得”。

可以看出,这段话实际就是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为什么最后要落脚到“止于至善”的进一步解释。“知止于至善”是对这个理路的清晰认知,“知”了才会开始去做,做好了就是“得”,也即是得到了“止于至善”的这个状态。对“止于至善”从“知”到“得”,这是一个自然的心理和实践过程,与功夫的次第毫无关系,并不是修炼多长时间才能有“定”,再修炼多长时间才能有“静”。

《大学》的行文逻辑

讲到这里,我们所有文字都梳理完了。我们再整体看一下《大学》整篇文字到底是什么样的逻辑结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句话,已经把《大学》的核心思想表达完了。后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讲述了从“知止于至善”到“得止于至善”的心理和实践过程,是对“大学之道”为什么最后要落脚到“止于至善”的进一步解释。这经文第一段就是在讲任何人想“明明德”的共同必由之路。

而经文第二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则是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抽象的理落实到具体身份中,以天子为例子,让大家看到天子想“明明德”,确实必须按照其身份的责任边界,去完成自己的“亲民”工作。看完了天子的例子,每个人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该如何做,而且知道人人想“明明德”都需要如此,别无他途

所以后边治国、齐家、修身、正心,其实全部属于“亲民”的范畴。“亲民”而后才能“明明德”,这与第一段的逻辑是完全一致的!这个“民”,不仅仅是人,往大了说,其实包含了与我们身份相关的一切人、事、物,甚至包括我们自己,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愿不愿意按此去做,则取决于自己是否彻底认同这个人生规律,而这个规律其实通过观察周围一切事、物都可以认知到,这就是诚意、致知、格物。

后面几段传文,是曾子怕后人对天子修、齐、治、平先后关系还不是很理解,因而分别展开论述,目的也仅仅在于讲清楚为什么“A在于B”。所以我们在读传文的时候,一定不能脱离开这个逻辑去读,更不能脱离这个逻辑去乱发挥。由于是否能“诚其意”,是我们能否开启“大学之道”的起点,因而曾子专门用很长一段文字,解释什么是“诚其意”,如何“诚其意”,并引经据典,让我们看到古代圣王如何在诚意上一丝不苟、坚持不懈,以及由坚持诚意而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的境界。

明白了《大学》是这样的逻辑结构,就知道《大学》的核心思想,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已经讲完啦!我们开始修学《大学》,只要记住这句话、按这句话去做就够啦!

如果我们认同这样的修身理路,那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认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身份、背负着多少责任?通过下面一张图就可以把自己所有身份找到。大家可以拿张纸出来,把自己的各种角色都列一列,看看自己身上承载着多少天命,再看看自己哪个角色真的做到位了,哪些角色都是在瞎对付。相信很多人都会跟我当初一样出一身冷汗!

《大学》修身理路的印证

《大学》修身理路在我们还原之下,变得如此清晰简单,不知对解决大家原来对《大学》的种种疑惑有没有帮助?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是否符合孔子、曾子原意,我们也不敢说。但当我们读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以及举天、地、山、水“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为例,告诉我们,圣人之高深莫测,恰恰就是在最平常、最简单的事中长久坚持而来,我对自己的这种解读还是有几分底气的。

在实践中我们也能印证到这种修身理路的真实效果。我们书院一起学习的朋友,不管是公务员、律师、医生,还是企业白领,都能根据自己的家庭身份和职业身份,认真履行自己每个岗位的责任,人生越练越简单轻松,越练越开心,处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种人际关系越来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处理各种事务也越来越智慧通达,真正体证到《论语》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的同学跟我讲,以前看到单位“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都觉得不过就是个政治口号,现在每天看到这几个字都觉得非常亲切,觉得这就是自己的行动指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也希望大家能一起来实践如此简单而又光明的“大学之道”。古人践行以修身为本的“大学之道”,是他们洞察人生根本规律之后的理性选择,而不是为了博取一个“道德高尚”的好名声。但只要顺道而行,名声不求而自来。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需要说明一下,今天引用了广为人知的朱熹和南怀瑾老先生的注解进行讨论辨析,只是为了把问题说明白,帮助我们自己找出一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修身之路来,丝毫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都是建立在他们为我们铺设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他们留下的各种注解,我们也许连基本的文字关都过不去,更不要提能领悟到文字背后的精神实质了,所以我们对这些历代先贤都充满着敬意!当然,我们对其他人的各种解读也给予尊重,只要他们觉得适合自己就可以。

“大学之道”如此简单明了,愿意让自己人生不再迷茫、远离焦虑的朋友,大家一起来开练吧!

最后,以两句话作为结尾,送给大家!

千圣相传惟一理

万灯共照不二门

主编〡蒋华

图片〡蔡少宏

编辑〡袁仲

本文图片版权归图片提供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