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评估,不训练!
为什么是“看起来健康”呢?
夏天快来了,很多人都想通过训练达到自己的想要的身材,好在一个露肉的季节好好展现自己完美的线条;所以就会迫不及待的想急于求成的从一个锻炼小白到健身大神,然后在健身房里直接拿自己身体控制不了的重量去做一个看上去正确但存在问题的动作;最后臆想的效果没有达到反而还让自己受伤了。
无评估,不训练!其实并非一句空话,我们需要在训练前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身体容易出现的问题,然而在训练前做一个系统的评估去帮助自己更好的了解身体所存在的问题,但评估又是很多人都会容易忽视的问题。
那很多人就会说了,为什么我平常无病无灾的,干嘛非得在想通过运动改善的时候先做一个评估呢? 难道没病没灾的一做训练就会受伤吗?我们今天就来简单聊聊这个问题。
这个不一定,因为我们的身体由于平常的久坐且运动量少和不正确的发力习惯等客观原因导致身体紧张,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度降低等,虽然不一定会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问题,但绝对会大大的增加我们运动的风险和引发身体不适的诱因。
为什么是“看起来健康”呢?
其实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的动作对于身体来说都是废用或者错用的,所以这必然会引发我们身体的一系列的功能缺失和代偿。而又非常有趣的是,我们的人体本身的代偿机制足矣承载生活中的负荷,就会在平时这些潜在的问题并不会全部以疼痛的方式表现出来。
但是在运动过程中就不太一样了,我们在运动中过程中所承受的负荷会比日常生活中所承受的负荷要大很多倍,举个简单例子;仅仅我们的一个慢跑的足跟落地瞬间的压力就可以给膝关节带来大于平时生活中的两到四倍的冲击;所以在这种状态下,身体能承受的原有代偿就不足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了。
生活中的“看起来健康”,并不一定也意味着“运动中健康”。其实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体做运动过程中还有很多。所以,在决定开始运动前做一个系统的身体评估,了解一下自己的问题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评估来检查身体的一些发力模式是否可以满足训练或者运动过程中基本需求。
但评估本身也是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时候通过评估并不能反应出一个人的全部问题和特征,比如这个人已经是“看起来不健康”了,带着疼痛找到你,那么普通的功能筛查对他来说就不那么合适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相关疼痛的损伤评估。
损伤评估,主要目的是评价疼痛的类型和程度。通常我们会将疼痛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显著结构损伤的特异性疼痛且影响身体功能正常活动的;另一类是不存在结构损伤的非特异性疼痛且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影响身体正常活动的。
前者因为已经出现了结构系统的损伤,如肌腱断裂、骨折、软骨损伤、炎症等,在后期的康复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治疗手段来支持,而且无论从能力上还是资质角度出发,都已经超出了教练的职业范畴了,我们应当转荐给医生来解决。
而非特异性疼痛则不然,它不存在上述可查出的损伤结果,而是基于功能缺失而引起的疼痛。
它主要表现是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个动作时会触发疼痛,或是拉扯到了某一组织,或是挤压到了每一结构,但归根到底其疼痛机制就是通过疼痛方式来限制动作幅度且只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像是在告诉你“此处危险,禁止入内”。
显然,对于非特异性疼痛,如果你对身体功能及骨骼解剖等人体结构比较了解的话,就可以通过改善肌肉功能,缓解不平衡的肌肉张力看看效果。
么损伤评估
那么损伤评估是如何在工作中发生作用的呢?
如果我们在工作过程中接到一个腰部不适的客户,除了通过基本的望闻问等发生了解信息后,还需要具体通过“婴儿式、仰卧被动直腿抬高、俯卧被动直腿抬高"等动态动作来具体了解腰部的功能问题和活动表现。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有明显的结构损伤导致功能失常和活动不适的应该首先推荐他去医院进行检查,避免耽误病情影响恢复,若结果为阴性,只是单纯的由于肌肉失衡和关节受力紊乱造成的功能受限,则可以进行其他的评估来找出问题进行调整恢复。
这部分采用的手段会比较多,比如体态评估,比如肌肉的张力和肌力评估,比如也可以再用JFS关节功能筛查来发现相关关节的代偿问题。
举个例子吧:
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正面儿健身爱好者,一次上肢力量训练结束后引起右侧肩部不适,随后在某些上肢运动中肩痛偶发,且无明显痛点,损伤评估均为阴性。
这是一个典型的非特异性疼痛。
1.进行体态评估,发现存在明显的圆肩情况,猜测胸小肌紧张,菱形肌和斜方肌中束薄弱。
2.进行肌肉触诊,发现右侧前锯肌紧张,并猜测其肌力也处于薄弱状态。
3.进行上肢运动能力评估,发现右侧手臂屈曲90°时,出现明显的翼状肩,且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变大。进一步印证猜测:前锯肌紧张,菱形肌薄弱。并且推测肩肱节律出现问题,肩胛带肌群肯存在整体性功能异常。
4.进行肩肱节律评估,发现右侧肩肱节律异常,肩胛骨过早启动,且上回旋幅度明显增加,伴随上移。这是一个比较少见的情况,需要和疼痛的诱发因素结合思考。推测前锯肌和斜方肌下束肌力不足,斜方肌上束过度代偿上回旋动作。
且菱形肌薄弱,斜方肌后束薄弱,肩胛骨后缩下回旋功能缺失,上肢拉(如划船、引体)等力量训练中背阔肌发力不足,大圆肌过度代偿而紧张。大圆肌紧张,限制了肱骨相对于肩胛骨的运动。
所以在手臂外展的动作中,斜方肌和三角肌构成的联合拉力将整个肩关节复合体向上抬起,并完造成肩胛骨过度的上回旋动作。而肩胛骨过度运动,增加了肩锁关节和盂肱关节的负荷,从而引发疼痛。
至此,基本确定了疼痛的原因以及需要解决的肌肉和功能问题。当然,除此之外还进行了一切其他的评估,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肌力与张力测试,肩袖肌群的肌力测试,JFS胸椎旋转灵活性测试等。它们同样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紧张或薄弱或不对称的问题,最后也进行了针对性的解决,在此不展开讲了。
进行一系列的评估之后,你会发现答案逐渐的浮出水面,而整个过程的发展方向可能与我们事先在脑海中通过经验设定的或者是所学的常见套路完全不一样。
同是肩痛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首先想到的几点无非是肩峰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肩袖肌群薄弱、菱形肌无力、肩胛骨上回旋不足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在这个案例中也出现了其中一二,但因果关系却大不相同,如不进行细致的评估,谁会想到他是一个肩胛骨上回旋过度的问题呢?!
所以“无评估,不训练”并非口号,而是通过多次实践失败总结出来的真知。在面对人体这个复杂又机智的对手,一切设定套路可能都不好使,唯有见招拆招才是高手!要做到见招拆招。
以上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简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