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小柴胡汤——经期杂病

202经期头晕——冯世纶医案

赵某,女,32岁,初诊日期:2011年4月14日。患者诉3月18号来月经,吃活血化瘀药之后出现头晕,头晕时伴有出汗,从小到大一直胃痛,不敢吃凉,时口干,饮水多,鼻塞,涕黄,印堂痛,手脚热,易紧张,无痰,眠可,纳可,小便可,大便1日1-2次成形,舌淡润苔白,脉弦细数两尺难触。辨六经属少阳阳明合病证,辨方证为小柴胡加桔梗石膏汤证。处方:柴胡12g,黄芩10g,清半夏15g,党参10g,炙甘草6g,生石膏45g,桔梗10g,生姜15g,大枣4枚。7剂,水煎服,日1剂。结果:头晕减,其他症状均已。

论:本案,经期头晕,与行经头痛,行经发热,都是一个病理。阴失于下,而阳厥于上,阳之偏也。小柴胡汤,泄阳之偏盛,以和偏虚之阴。《冯世纶经方带教医案》

203经期顽固性头痛——刘志龙医案

沙某,女,32岁,2011年8月初首诊。患者罹患头痛15年。患者自诉月经来潮较晚,17岁初潮,每次月经来潮前即开始出现左侧头痛,一般持续3至4天。初起头痛较轻微,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头痛程度越来越严重,头痛剧烈时,甚至想用头撞墙或自杀,以结束痛苦。之前曾在珠海市各大医院看过,吃了一年多的药,头痛未见好转,现慕名而来求助,希望能减轻头痛之苦。

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黄腻,脉细。方用柴胡桂枝汤合止痉散加减:柴胡10g,桂枝10g,白芍20g,生姜(颗粒)1包,大枣15g,炙甘草10g,全蝎5g,蜈蚣2条,僵蚕15g,白附子10g,葛根30g,香附20g,川芎10g,防风15g,4剂。嘱咐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服药。

二诊:月经来时第一天头痛甚,较之前持续的时间短,舌淡红苔薄黄腻,脉细。方用小柴胡汤合止痉散加减:柴胡10g,黄芩10g,党参15g,大枣10g,炙甘草10g,全蝎5g,蜈蚣2条,僵蚕15g,葛根30g,香附20g,川芎10g,白芍15g,5剂。嘱咐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服药。

三诊:头痛较之前明显好转,患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诉从未像现在这么轻松过,还以为一辈子都会在痛苦当中度过。舌淡红苔薄白黄,脉细滑。方用小柴胡汤合止痉散加减:柴胡10g,黄芩15g,党参15g,大枣15g,白芍15g,炙甘草10g,全蝎5g,蜈蚣2条,僵蚕15g,葛根30g,香附20g,川芎10g,郁金15g,当归15g,5剂。嘱咐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服药。

四诊:头痛之症已基本消失。

患者10余年的顽固性头痛,经过四次的中药调理后,已基本消失,可见经方效果之神奇。《100首经方》

论:一诊方没有黄芩,就没有小柴胡汤的灵魂。少阳之化气,少阳病必有火逆上热(除非火虚而水胜,去黄芩加茯苓,依据就是小便不利),不苦降泄火,少阳不降,仍经气上逆。一诊用的柴胡桂枝汤,多少有点不对症,不如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偏于升陷,而小柴胡汤偏于降逆。

小柴胡汤,真是呵护女人的神方,女人的专属方。女人的枕中方,女人的千金方,女人健康的万金油,好了,词穷了。看下面诸医案,则知叹服与赞美。

小柴胡汤——调和表阳与里阴。(上阳与下阴,外感与内伤)

桂枝汤——调和营阴与卫阳。(表阳与表阳,外感与内伤)

204经行发热——班秀文医案

李某,女,24岁,已婚,汽车司机。经行第3天,量多,色暗红,乍寒乍热,口渴,胸胁苦满,入夜加剧,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此为热入血室之变也。拟和解少阳之枢,泻其实热为治。方药:柴胡10g,黄芩5g,党参10g,天花粉10g,竹茹5g,当归10g,瓜蒌壳10g,丹皮10g,生姜5g,炙甘草5g,大枣1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

原按;经行正虚,邪热乘虚陷入血室,厥阴与少阳相表里,故以小柴胡汤加减化裁和解少阳,枢机一转,则正气振奋,邪热自退。摘自:班秀文,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8.

经行发热是指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症,经净后发热自然退净或稍退的症状,称为“经行发热'。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常伴发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本病属中医经行前后诸症范畴。《经方治验妇科疾病》《国医大师经方实践录》

论:为什么经行发热?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阴血亡失于下,而相火失归而浮于上,阴阳不和则发热。另一种理解,就是行经是为亡阳而中虚,阳气不降,则见发热。小柴胡汤,黄芩泄阳,人参补阴,姜枣补中,调和阴阳也。

205经行发热——裘笑梅医案

郭某,女,33岁。1983年12月12日初诊:主诉及病史:每遇行经则伴高热(39℃),经量多色暗夹血块,伴有少腹疼痛,面浮肢肿,心烦易怒,乳胀腰酸。曾在3年前产时子痛,亦有高热,病延半年。前医曾投秦艽鳖甲汤,经行高热未降,继用无效;改用清热凉血之品亦未见效。诊查:其舌质偏暗红,苔薄腻,脉弦细。辨证治法:证属热入血室,拟小柴胡汤加味。处方:柴胡15g,半夏9g,淡子芩9g,党参9g,生甘草3g,红枣12g,生姜3片,藿香9g,佩兰9g,炒扁豆10g,丹皮9g,5剂。

二诊:服药后经转,未见高热和浮肿,经行通畅,心烦减轻。本方有效,再嘱其经前7天继服药5剂,嗣后随访。上方药连服3个月,经行未呈高热,经汛按期。摘自:董建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5-216.《经方治验妇科疾病》

206经期感冒——陈瑞春医案

陈某,女,41岁,医务工作者。1989年4月25 日就诊。病者行经第二天,因淋雨涉水,当晚停经,遂感小腹坠胀,诸身不适,关节烦疼。次日,发热恶寒,微有汗出,体温38.5c,倦怠乏力,食纳量少,口苦微渴,大便不畅,小便短黄,入夜暮时体温39℃脉浮弦虚数,舌质偏红,苔薄白微黄。察其病因月经感受风寒,且淋雨涉水,经水适断,继之发热。酿成血舍空虚,风寒侵袭,故可诊断为经期感冒,热入血室。处方:柴胡10g 黄芩10g 党参15g 法半夏10g郁金10g 益母草20g 香附10g 泽兰10g葛根15g 防风10g 独活10g 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二诊:4月27日。服上药2剂后,发热恶寒已退,微汗出,诸身轻爽,食纳增加,小腹痛减,月经复下,血色稍黯,血量偏少,体温正常。脉缓中稍弱,舌苔薄。处方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味:柴胡10g 党参15g 黄芩10g 法半夏10g生地、熟地各15g赤芍、白芍各10g当归10g 川芎6g 益母草15g 乌药10g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服上药5剂后,一切正常,外感之症痊愈,月经亦干净,惟精神稍差,食纳未完全恢复。嘱其服归脾丸合香砂六君子丸,以助体力恢复,健运脾胃以善后。随访4个月,经期正常,血量中等,食纳增加,体态丰满,未再用其他药物,已正常上班。《伤寒实践论》

207经期外感——黄煌医案

(原标题)小柴胡汤与亚甲炎发热

c女士,49岁。月经期外出旅游受凉,遂发热,持续10余天,下午开始升高,夜里达39℃;颈部疼痛厉害,吞咽困难,被确诊为亚甲炎。未服激素及“西乐葆”,纯用下方:柴胡30g,黄芩15g,姜半夏10g,党参15g,生甘草15g,生姜20g,红枣20g,荆芥20g,防风15g,7剂。煎成15袋,每天吃3袋。服药第2天体温即下降,3天后恢复正常,再以柴归汤小剂量善后。

Z女士,30岁。亚甲炎发热20余天,汗多热退不清,晚上高达39℃。咽喉疼痛剧烈,牵扯到肩颈部,痛苦不堪。住院后拒绝用激素,但服中药一直体温不退。来诊时眼睛有神,舌苔厚腻。我用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柴胡30g,甘草10g,3剂。药后发热虽然没退,但精神好转,食欲好转,舌苔变薄,唯有头颈部抽痛。原方加荆芥、防风、桂枝、芍药,3天后体温基本正常而主动出院。但2天后体温回升至39℃,咽痛反复,颈痛甚剧,吞咽困难,而且出汗不多,皮肤瘙痒,病人几近焦虑。改方:柴胡60g,黄芩20g,姜半夏15g,党参20g,生甘草30g,干姜5g,红枣30g,厚朴15g,紫苏叶10g,荆芥30g,防风20g,白芍30g,枳壳20g,连翘60g,生石膏50g。1剂热退痛止。随访半月,体温正常。因月经逾期不至,改用柴归汤,月经即至。

亚甲炎(即亚急性甲状腺炎)多见于中年妇女,发病有季节性,夏季是其发病的高峰。起病时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起病多急骤,呈发热,伴以怕冷、寒战、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最为特征性的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重;病变腺体肿大、坚硬,压痛显著。有的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自数星期至半年以上,一般为2~3个月,故称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甲炎发热用小柴胡汤,是我正在进一步验证的经验。为何亚甲炎发热可以用小柴胡汤?其依据是:第一,亚甲炎的发热,短则十天半月,长则数月。通常每天傍晚开始体温上升,发热时寒热交替,半夜到凌晨退热,退热时伴有出汗。这种热型,与小柴胡汤主治的“往来寒热”“休作有时”一致。其二,亚甲炎患者多伴有甲状腺肿大疼痛。而颈部的疼痛,可以视为小柴胡汤证“胸胁苦满”的延伸。其三,临床观察发现,亚甲炎的发热大多见于女性,特别是见于月经期感冒后的持续发热。这种经期发热,与《伤寒论》所谓的“热入血室”相似,而热入血室证的主方,就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用于亚甲炎发热,起效比较快,通常在3~5天内退烧。

小柴胡汤用于亚甲炎发热,柴胡的用量宜大,通常为30 ~60g。张仲景小柴胡汤用柴胡为半斤,如按一两等于15g折算,应该达到120g,我的用量还是保守的。另外,柴胡宜用地下部分,即柴胡根。

如用柴胡叶,退热效果不能保证。有报道说,柴胡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中柴胡皂苷的含量有七倍之差。退热时柴胡要重用;甘草也应重用,其用量我多采用柴胡的一半。柴胡、甘草是小柴胡汤的主药,从《伤寒论》原方加减可见,方中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均可以减,唯柴胡、甘草不可去。柴胡、甘草同用退热作用好。宋代《普济本事方》以柴胡、甘草同用,治疗伤寒之后体瘦肌热,名柴胡散。

以上两案,为何均加荆芥、防风?柴胡、荆芥、防风,是后世常用的药对,荆芥连翘汤、荆防败毒散、十味败毒散等方中均有如此组合,大多用于发热、肤痒、身体痛为特征的疾病,加人小柴胡汤有加强祛风散热透邪的功效。Z案用了大剂量生石膏、连翘,是因为其甲状腺肿大发硬;合用了半夏厚朴汤、枳壳、白芍,是因为患者焦虑不安、食欲不振,而且咽喉多痰、颈部疼痛。如伴有甲亢,多汗、口渴、心律快,还可合白虎汤。

亚甲炎后期,常常出现月经量少或稀发,光用小柴胡汤是不够的,需要合用当归芍药散。此合方,本人简称柴归汤。柴归汤能够消除疲劳感和恶风怕冷感,并能够增加月经量,让脸色红润、情绪高涨,是亚甲炎患者后期常用的调理方。2016-06-11《黄煌经方医话》

209经期外感——王占玺医案

患者许某某,女性,34岁,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教师,1980年6月3日初诊。5月29日月经来潮,5月31日及6月1日分别去顾和园,景山公园游园着凉,31日划船被雨淋后当晚突然高烧达40.0℃,并随即服用复方新诺明、复方阿司匹林、镇痛片、羚翘解毒丸、藏香正气水等均不效,汗多,汗后仍感恶寒发热,多伴以先寒后热,恶寒时虽天值六月加盖两床棉被亦不能解冷,继之发热仍可达40.0℃许,伴以恶心、口苦、头晕、食欲不振、头顶部疼痛,随即来诊。大便已二日未排,尿深黄,时值月经来潮5天经期未过。舌尖稍红,舌苔薄黄稍腻,脉象弦滑而数100次/分,上午9时自觉无寒热时测其体温38.6℃,此经期感冒,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20g 党参30g 黄芩10g 半夏12g 甘草3g生姜10g大枣4枚(去核)白芍12g 香橼10g 酒大黄5g每日煎1剂分2次服。

6月6日二诊来云,自服用第一煎药后体温下降正常未再发烧,翌晨排大便一次正常,连服3剂后除稍感乏力外,无任何不适。观其舌苔黄腻象减轻,脉转缓和,嘱再服用2剂为其善后而愈。(王占玺等.伤寒论临床研究.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3.202)《名医经方验案》

论:本案加葛根与石膏还有桂枝麻黄更好。三阳经病同治。

210产后外感——张灿医案

张某,女,成年。产后外感,发热恶寒,微咳,二便正常,无产后杂证,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此新产后,气血虚弱,偶感风寒,虽非重症,然已入少阳,治当以小柴胡汤方加减,以和解之。处方如下: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制半夏三钱 党参三钱干姜一钱五味子一钱生甘草一钱水煎,温服。

不曾复诊,不知愈否,数年后因患别病再来求诊,始告知当日仅服用头煎,全身微汗,起后,霍然若失,不曾再服二煎,即愈。故自云服半剂药便愈。(张灿理.张灿玾医论医案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国医大师经方临证实录》

211产后外感——闫云科医案

郝某,32岁,高城村人。体素虚弱,营养不良,产后四十日伤于寒,症见寒热往来,寒时衣被重重仍战栗不已,热时汗出淋漓致头发尽湿,纳呆恶心,进食少许,顷刻吐出,大便不干,二三日一行,口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无力。脉症相参,属少阳病无疑。该村合作医疗所于治民老先生:柴胡9g,半夏6g,黄芩9g,党参6g,炙草3g,生姜3片,红枣3枚,服后症不解。于先生荐余诊治,视其方证相合,何以不效?踌躇良久,方悟产后体虚,气血双亏,正气不足,难以鼓邪外出。譬如作战,宜增兵添将,充实武力装备,则势如泰山压顶,何患匪寇不灭!遂将原方之党参改为人参10g,仅服一剂,诸症皆失。

由此可见,临证必须详察证情,细析病性,丝丝入扣,格格相吻,方能效如桴鼓。《临证实验录》

论:本案非常典型。教科书一样的案例。所有的中医人,学的都是经方,也都知道本案是柴胡汤证。可为什么不愈?看完医案,所有人就都懂了,这就是传承。

(0)

相关推荐

  • (三)柴胡桂枝汤——牙痛,鼻炎,咽痛,癫痫病

    19臼齿作痛--张志民医案 患者女性,三十六岁.左侧臼齿作痛四天,并见头晕.眼花,耳鸣,口苦咽干,胸闷鼻塞,肢倦等证,舌尖微红,苔薄白,脉浮弦.昨觉少腹胀痛,形寒微热.经汛较上月提前十天,色浓,间挟血 ...

  • 生姜泻心汤——六条脾胃病医案

    18呃逆--刘渡舟医案 郭某,男,46岁.患呃逆证八个多月,呃逆频作,顽固不休,以致不能坚持工作.曾服丁香柿蒂汤.旋覆代赭汤及香砂六君子汤等无效.神疲乏力,大便稀溏,每日一二次,脉沉弦无力,舌苔润滑. ...

  • (四)小柴胡汤——荨麻疹,红斑狼疮

    31气郁发热--刘渡舟医案 陈某,女.36岁.1993年6月2日初诊.患者一年前因高热,全身不适,眼睑皮疹,下肢肌肉剧痛无力,某医院诊为"急性皮肌炎"收入住院,经治疗肌肉疼痛基本痊 ...

  • 小柴胡汤——感冒,高热,低热

    小柴胡汤——感冒,高热,低热

  • (十九)小柴胡汤——产后杂病

    212产后大便难--张琪医案 倪某,女,44岁,1981年5月12日初诊.十余年前产后一直大便艰难,经常七八日一行,伴脘闷,纳呆,腹胀,10余年来几经治疗,服用过中成药,或无效,或服药则便,停药便秘如 ...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 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人 ...

  • 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注解

    马丹阳不仅是道家的成就者,而且医术也相当高明.据说,天星十二穴的治杂病歌诀就是传自马丹阳. 人身上有三百六十一个穴道,分布在十二条'正经'和任.督两条脉上:每一个经络上的穴道数量不一,例如膀胱经上最多 ...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注解

    老祖宗留下的绝技:天星十二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注解 <黄帝内经>中记载,说人身上有十二经络,以应十二个月,有三百六十五节,以应一岁,其实就是说人的穴道有三百六十个.穴道数量在历代 ...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疗杂病疗效显著

    以下是笔者多年前做的笔记 祝福:中秋快乐.平安幸福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总诀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 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 环跳并阳陵,通里并列缺, 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 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 北斗降真机, ...

  • 【每日歌诀】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歌诀详解(附音频)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马丹阳(1123年一1183年)金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全真道遇仙派的创立者.初名从义,字宜甫,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宋陕西扶风人.后迁往山东登州宁海县(今山东省牟 ...

  • 七十八、经期乳房胀痛用方 李今庸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肝郁气阻乳房胀痛 组方:柴胡10克 枳壳10克 白芍10克 甘草8克 制香附10克 川芎10克 川楝子10克 玄胡10克 治疗:肝郁气滞,症见月经期间两乳发胀而痛,经前胀痛尤为明显,胀 ...

  • 十二穴治杂病的方法!(这12穴必须掌握)

    医品阁 2020-10-16 十二个穴道中,有八个是在膝至足,四个在肘至手. 三里穴: 属于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只要对针灸有一点概念的,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因为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道,可用以保养,也可用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