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唯一!在90年代放弃企业12万年薪,他毅然投身科研,如今成功当选院士!
山火一旦烧起来,很难自熄;高层建筑失火由于消防工具的局限性,不好扑救;火灾是空难致死的第二大杀手……由于以上原因,消除火灾隐患,预防遏制火灾事故发生是防范火灾的关键所在。在中国阻燃材料研究这个高精尖领域,青岛大学1978级校友王玉忠是唯一的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阻燃技术是将阻燃剂引入到材料中,能使材料在遇火时,不易被点燃、离火自行熄灭,或可以实现延缓火场轰燃发生的时间,为人逃离火场避免危险争取时间。
王玉忠,青岛大学1978级学生,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主要从事阻燃材料、生物基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等研究,特别是在高分子材料的阻燃领域,提出和发展了一些新的阻燃原理和方法,有效解决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使多个大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占有率。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王玉忠出生于山东威海。1978年,他进入青岛大学学习;1994年,他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学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放弃12万年薪的企业邀请,选择留校在阻燃方向上继续深入研究。1997年,36岁的王玉忠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因为在专业领域的勤恳努力,王玉忠先后主持过国家863、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支撑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和部省级计划项目,并承担完成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委托的重要项目。
通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固有易燃性和难降解两大缺陷,王玉忠致力于解决其分别造成的"火灾"和"白色污染"两大问题,在环境友好的无卤阻燃材料和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领域取得系统的理论和应用成果,突破相关领域中多项关键技术,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为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2015年,54岁的王玉忠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成为该年四川省高校在职教师中唯一当选院士的人。但他却为人低调,谦虚地说:"我只是众多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院士只是一种学术荣誉,不想因此改变日常生活。"
2020年1月,王玉忠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至此他在阻燃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全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三大奖(另外两个大奖为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他每次获奖的平均间隔时间长达十年,已经在该领域研究了三十多年。
目前,王玉忠在阻燃材料领域已经获得了突出的成就,由他的发明技术所生产的几种重要阻燃产品获得了非常高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他的研究成果还被广泛应用到不同高分子材料中,开发出在多个领域有应用价值的阻燃材料。
王玉忠的生活简单而充实,只要在成都,每天他必去实验室工作,经常很晚才离开。多年来,他几乎从未进过电影院,也很少锻炼,生活被科研填满。"我觉得跟学生在一起,在实验室里干活就是一种乐趣!"他说。
科研有突破,育人有成就。王玉忠对学生的要求极其严格:"我认为,所有的学生做学术之前要学会做人!"
前路漫漫,王玉忠将继续带领团队勇敢前行、不断探索;相信在未来,他会为我国科研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本文素材来源:青岛大学合作发展处/校友工作办公室、四川日报、五洲四海山东人官微(山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