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来的圣诞节,凭什么比传统节日红? | 突然想写的节日特辑
某狐加班回家匆匆赶出来的特辑……社畜的平安夜,如此卑微。
又是一年热热闹闹的圣诞节,比起早些年,关于“中国人过洋节”的讨论声音小了许多。我甚至还在朋友圈看到,有本地公众号到各个商圈拍摄了各自的圣诞树装饰进行比对,可见当下的商业环境里,企划若是忘了在圣诞节里树起一颗又高又大又闪闪发光的彩灯树,大概率是需要在年终总结里检讨一番的。
△ 11月16日,我在某酒店就看到他们的工作人员在调试圣诞树了
在知乎里有关圣诞节的话题里,讨论的也都是,怎么买买买、怎么玩玩玩,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在线讨教如何让这些人更好地买买买和玩玩玩。
△ 相关知乎讨论截屏
你可以说这是消费主义滥行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失语的现状,又或者是人云亦云的跟风,但是“存在即合理”,那么圣诞节在中国诸多非教徒的生活里如此重要,它的合理性在哪里?
特别说明:“存在即合理”的愿意是——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找到其存在的理由。也就是事出必有因,“合理”为合理性,而非正当性。
“鸠占鹊巢”的圣诞节
“圣诞节”虽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洋节,但是“圣诞”这个词却不是。
从字面上来说,“圣”的诞辰都可以称作“圣诞”,并且在信仰恭顺“圣”的群体中成为一个节日。所以古时候各路神仙,以及可以比肩神仙的帝王,他们的生日都堪算作圣诞节。
比如道教里的神仙、佛教之中佛和菩萨,都可以过“圣诞节”。
△ 道教圣诞法会 / 道教之音
相关文章重温 +
此外我们比较熟悉的还有孔子圣诞。
△ 南洋孔教会庆祝孔子圣诞 / 南洋孔教会
反对西洋圣诞节声音最盛的时候,提出“中国圣诞节”的概念所对应的便是孔子诞辰。但这个提法和七夕节作为“中国情人节”一样别扭,这是非常西方本位的思考方式,因为西方有了什么样的节日,我们就要从传统节日里找出一个对应的与之抗衡。要是找不到合适的,改造甚至塑造一个也要匹配上。这本身透露出来的便是焦灼的自卑和深深的无奈。
追溯圣诞节在中国的上位史,它曾经是有过一个非常匹配的对手,却不是哪路神仙的诞辰,而是日子上非常临近的冬至。
△ 画着圣诞老人的广告里却是主打“冬至礼品”
冬至在某些地区曾是非常隆重的节日,除了祭祖和吃团圆饭,也会走亲访友、馈赠礼物,并且会有不短的假期。从当时的冬至盛况看,它的外在形式和圣诞节十分相近,加上两个日子在时间上也只差了大约三天。
说明:冬至日在公历上并没有固定日期,但一般在12月21-23日,多为22日。
相关文章重温 +
所以,比冬至略晚的圣诞节在当时看来非常像冬至活动的延续或翻版。当时的中国人不仅是怎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晚清时就将圣诞节称作西方的冬至节。这个称呼就是反过来的,非常具有中国文化本位的意思。
不仅如此,当时的人还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晓得当时还没改名的圣诞节是一个洋节,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所以并不混着过,双方像是隔岸相望那样,你过你的,我过我的。
从清末到民国,圣诞节的境遇就有所改变了。一方面是传统节日的消亡,这方面是教会对于节日世俗化的努力,圣诞节逐渐在都市里开始成为“狂欢节”的代名词,并向外扩散,历经百年终于令世人只知西洋圣诞,而不知本土圣诞了。
文中与文末广告是平台提供给公众号创作者的变现方式,根据浏览和点击会产生分成补贴给作者。显示内容是由系统根据大数据自动匹配,每个人都不同,我也无预计大家能看到的。如有打扰,请多包容。
“破旧立新”的狂欢日
传统节日为何会逐渐消亡?不仅限于圣诞节,我们对于节日的理解如何会从中国本位变成了西方本位?尽管话题稍显敏感,但这些都还是足以让相关学者写出一叠叠论文的题目,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单纯聊聊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因为突然安排这篇是源于小伙伴们的一个疑惑:为什么越来越多自诩传统服饰爱好者的人比普通人更热衷于过圣诞节?
首先要强调的是,热衷于过圣诞节,或者我们说是爱过洋节,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诟病的地方。我今天才跟同事聊起来,喜欢传统文化的人,研究传统文化的人,并不等于是一个排斥西方、排斥现代化的人。而且以前的文章里,我也多多少少提到过,由于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在近代的语境里“西方”非常容易等于“先进”,而世界秩序的创立中中国也更容易失语,导致很多人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文化,将抵制现代化完全包装成反对西方入侵。
不过,圣诞节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基因里多了一层宗教色彩。尽管在如今的消费主义包装下已经很淡了,但这也仅仅是对我们这样没有宗教信仰或者信仰不怎么坚定的人来说而已。如果那个人是一个不过圣诞节的其他宗教教徒,甚至是圣诞节不在12月25日的其他基督教教派的信徒呢?
△ 1月7日,东正教圣诞节 / 网络
不过至少从清末开始,圣诞节在中国就越来越像个狂欢节,争论能不能过“洋节”在我看来本质上就是在争这些越来越背离其文化初衷的外来节日能不能成为中国的新民俗?若是成功了,它就像许多外来的服饰一样,成为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一部分。
△ 民俗现象的发生、演变与消亡循环图 / 《流动的日常生活——“新民俗”、“泛民俗”和“伪民俗”的关系及其循环过程》
按照学者们的理论(上图),民俗即便是“伪民俗”,不管是因为消费主义推动的,还是根据其他目的捏造的,它能进入日常生活并且积淀下来,就有可能成为我们传统民俗的一部分。
这一百多年来,圣诞节真的“成功”了么?
“趋之若鹜”的节日秀
之所以观察“传统服饰爱好者”,就是因为“洋节”、“宗教”都和“传统”有一种天然的冲突感。不管这个爱好者是真的“不忘初心”还是“叶公好龙”,至少是需要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好感。但是如果这个群体表现得比普通人还热衷,就会显得很值得探寻。
肯定会有人说,这是汉洋折衷,这是一种交流方式。但是除了把冬至和圣诞节并在一起聚会以外,其实是很难看到冬至的元素,冬至作为曾经的大节,是有许多自己的专属内涵、节庆纹样可以挖掘的。反而更像是,在某个具有时效性的热点下进行的网络社交活动。毕竟除了冬至的传统内涵未曾唤起,圣诞节的自身文化也并未体现,反而比较像衣柜里的红绿配大赛。
更别说,汉洋折衷这个词,本身就不是一个汉语词汇,这种汉语中的现象,就又是一个话题了。
但是这种“节日秀”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并且易于网络传播,给人充足的节日慰藉。就像那些感叹着雪后的北京就成为北平、雪后的西安就成了长安的人一样,浅层次的文化表象总是很容易令人自我迷醉。值得玩味的是,也就是四五年前,人们穿上古风服饰抵制圣诞节,衣服反而成了另一种旗帜了。
△ 2014年新闻《大学生穿汉服闹市区抵制圣诞节》 / 网络
相关文章重温 +
传统“爱好者”尚且如此,其实更能看出普通人对此的态度。商家的促销,人们的跟风,似乎组成了如今圣诞节的主要意义。
曾经看到有人讨论“洋节”流行的原因,在于传统的节日里缺少了年轻人、尤其是年轻个体的喘气空间,所以大家更像是接着这些节日找个吃喝玩乐的由头,而网络社交似乎在加剧大家对此的表演欲——你不会穿着你衣柜里的红绿配过节,但你会穿好了拍照或互相拍照在你的微博或朋友圈里过节。
而你不过节的原因也就变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