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这两件事,懂得再多的时间管理技巧也没用

1.整天忙不出活的小梅

小梅是一家公司的财务分析师,她的任务是要尽快完成季度财务分析报告,在拖了一段时间后,她决定今天必须要完成这个报告,于是发生了下面一系列的事:

(1)她刚要坐下写报告,突然发现家里的衣服还没洗,于是去把衣服放到洗衣机里;

(2)洗完去晒衣服,正好看见了邻居,就走过去闲聊了一会;

(3)吃完午饭后,有点小困,就决定小睡一会,这样就有精神写报告了;

(4)小睡一会儿后,打开电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会新闻,又看了一部喜欢的电影,有点晚了,还是睡觉吧,明天早点起来再做;

(5)一觉就睡到早上7点,她匆匆起床,准备上班,根本没时间写报告;

(6)忙乎了一早上才把手头的事处理完,午饭也没吃,赶紧写报告,但已经赶不上下午4点的截至时间了;

(7)她疲惫不堪,只好向老板申请延期一天,老板很不高兴,脸上是不满和失望的表情。

最后她终于赶完了,内心愤怒不已,发誓下次一定不再这样。可是下一次报告任务,她的拖延一如往昔。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们明明是要学点东西,却先偏偏从沐手焚香整理书桌开始,再等各种饮料泡好,各种工具入位。

两个小时后坐下,东看西看,思来想去,却最终啥也没干。

2.真的要万事具备才开始行动吗?

如果我们的工作是发射火箭,发射火箭的行动只发生在瞬间。

一旦发射前我们的设备、程序等条件有丝毫的差池,带给我们的将是亿万的损失和无数人的心血白费。

面对这种工作,我们必须在行动前把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到万无一失,不可有半点马虎。可生活中我们天天面对的哪是发射火箭的任务啊。

有些人会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我们做任何事要讲究仪式感,只有状态对了才能更好的做好工作。

于是以条件不齐备、状态还不对为由将边边角角的事情全做了,就是不去触及关键任务。

看起来很忙,但是却没有任何产出,其实这就是在拖延。

长期的拖延我们不但会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而且还很可能会丧失机遇。

比如,你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你们公司准备生产一批紧缺商品,但是各种材料数额有限,需要从外地加运。

作为总经理,你会等到材料全部凑足才开始生产吗?显然不会。

你会利用已有的材料生产,一边生产一边运输材料。

如果等到材料全部溱足才动工,可能紧缺商品已成为滞销商品。

以条件不齐备作为借口不行动,只会延误计划,丧失机遇。

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好已有的条件开始行动,一边行动,一边寻找或等待条件成熟或齐备。

那些叫嚷着“条件不齐备”的人,要么是墨守成规者,做事呆板,要么就是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不管怎样,其结果都会延误时机。

最好的办法永远是立即行动,而不是用边边角角的事情来搪塞和欺骗自己。

3.如何告别瞎忙综合症

1.心态上:一边......一边做事情

有人说,我也知道要立即开始行动去做关键的事情,可是关键的事情太难了,我必须准备好再开始做,不然心里总不踏实啊。

我们要认识到不踏实的感觉是正常的,如果这件事太过轻车熟路,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拖延。

我们要树立一个观点:一边一边做事情。一边焦虑一边做事情,一边犹豫一边做事情,一边没有安全感一边做事情。

接到任务后,只管去做,而不是要把自己调整到一个舒适区再去行动。

其实我们一旦开始做一项任务时,事情很少像我们想的那么糟。事情至少能有一个方向,而不是只能困在原地。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事情上的进展会让我们产生成就感,会改变我们对任务的看法,也能在在一些重要方面改变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有时候我们因为拖延,只在任务截止前一段时间开始做事情时,我们会有一种感觉:要是我当初早点开始行动就好了,事情其实也没那么难,如果能给我多一点时间,我一定能做的更好。

所以,我们接到任务的第一反应不是去忙着把自己调整到舒服的状态后再做事,而是尽管去做。

所以如果你要写一篇稿子,不要紧盯着屏幕,或者只顾着洗个澡、泡杯茶、找工具让自己完美的进入状态。

总是妄图在行动之前把自己调至理想转状态,成为比行动本身更费力的一件事。

你要做的是开始敲点儿字吧。

2.行动上:分解任务,列出执行清单

如果接到任务立马就动手做,一种可能是我们做着做着就理出思路来了,还有一种可能是,我们会不断地碰出一些问题:

  • 我做到哪里了?

  • 我的思路是什么?

  • 我还需要做些什么?

实际上,我们大脑的逻辑是非常简单粗暴的:

我们倾向于去做简单的、不需要太多思考的事情;而排斥复杂的、需要大量投入的事情。这也是拖延产生的重要原因。

所以,如果是「完成文章」这样的内容,可以会这样分解:

  • 在Google学术上以xx为关键词搜索论文;

  • 读完10篇论文,印证和完善核心观点;

  • 列出文章大纲;

  • 准备案例(可考虑xx、xx、xx和xx,不少于3个);

  • ……

每一条细分任务,不但要分拆到最小的操作步骤,明确「我要做什么」,而且要写得非常具体:数量,目的,关键词,等等,都不会落下。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

看到这条任务的时候,就可以立刻去执行,不需要一丝一毫的延误,也就完全排除了大脑产生「这个任务很复杂,先做简单的吧」这种念头的机会。

所以在自己的执行清单上,你可以把任务细化、分解,列出可以直接去执行的事项,让自己专注在行动上。

面对复杂任务,纵然艰难,但是我们要鼓励自己去踏出第一步,一边一边做事情。

但也并不是盲目的去做,而是要学会分解任务,让自己的大脑专注在执行上,不给它分心的机会。

 · end ·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作者介绍:

2017年最值得读的100本书
爱读书的你一定不要错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