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画家的中秋节...

艺术有你 

中秋佳节,在赏月之余,也想和广大朋友们一起聊聊和中秋节有关的书法国画。以苏轼为代表的古代文人写中秋的诗词很多,但写中秋的书法却很少。尽管如此,小助理还是给大家找出一些与中秋相关的精品,供大家欣赏品味。

晋 王献之

材质尺寸:

纸本 墨 27x11.9厘米

钤印:

收传印:卷前后及隔水钤有宋北京“宣和”内府、南宋内府,明项元汴、吴廷,清内府等鑑藏印。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无署款。《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

北宋 米芾

纸本 诗帖 草书 25.2x36厘米

中秋登海岱楼作 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东轮。

海岱楼位于江苏涟水,米芾担任涟水军使期间,最喜欢登临游览的景点就是海岱楼,他曾将海岱楼比喻为月亮上的“广寒宫”,眺望淮河入海处辽阔壮丽的景色,颇有遗世独立的感觉。

北宋 赵佶

材质尺寸:

纸本 瘦金体 35x44.5厘米

钤印:

作者印:“御书”、“宣和殿宝”朱文印。收传印:清宋荦、清内府藏印。

此为宋徽宗赵佶书于宋大观四年(1110年)。凡七行,共六十字。帖文为七言律诗一首,乃中秋赏月即兴之作。

闰中秋月

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余闰魄澄鲜。

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叹隔年。

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夜助婵娟。

鳞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

南宋  马远

材质尺寸:绢本 设色 59x29.2厘米

钤印:

收传印:明安国玩。

简要介绍:

绘中秋赏月团聚之景。绘郊外山脚一隅,月夜里翠竹微风摆动,圆月高悬空中,发出金黄色光辉;两人把酒赏月叙旧,案几上摆放着贡品,四周花竹掩映,点出月下花前诗意。

南宋 李嵩

材质尺寸:

绢本 团扇 设色 22.3x22厘米

钤印:

收传印:安岐诸收藏印、清内府诸收藏玺。

简要介绍:

此幅描绘临安(今浙江杭州)中秋夜观海潮的情形,细致地描绘了钱塘江粼粼江涛,杭州岁岁观潮之乐,图中高悬的明月下,豪门贵宦在平台楼阁上观赏卷涌而来的浪潮。人物皆以粉点成形,再用墨笔勾勒,充分展示了当时人们中秋夜观海潮的壮观情形。

南宋 刘松年

材质尺寸:

绢本 册页 设色 29x29厘米

简要介绍:

此幅绘嫦娥于月宫逗引玉兔的场景,无论从人物的开脸,宫殿的绘制都已经是明、清人的画格,定为刘松年所绘,无据。

清  蒋博

材质尺寸:

纸本 立轴 设色 99.3x43.5厘米

钤印:

作者印:臣、溥。

简要介绍:

此图以墨笔绘圆月,月中玉兔以干笔写皮毛,焦墨点睛,形象生动可爱。桂树以墨笔绘枝、叶,笔法细腻老道。桂花以桔黄色点染,其温暖的色调为冷月寒宫增添了几许暖意。全图布局紧凑,色墨运用巧妙,极富情趣。画作题诗中“冰轮”、“兔轮”、“广寒”、“重轮”等语,皆为月亮与玉兔的隐喻,以诗歌的形式烘托画面主题,从而巧妙的将诗、书、画三者紧密结合,把月中玉兔、桂树的优美传说演绎的美轮美奂,实为一件精美的风俗画作品。

此幅上除了蒋溥的画及自题诗外,还有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和刘统勋、董邦达等大臣的应和诗,从中可见乾隆皇帝对汉民族传统习俗的承袭,和他与臣僚之间以诗画共度中秋的雅集场景。

——赵孟頫

关于中秋,大神赵孟頫写了啥?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了赵孟頫小楷《太上无极混元一炁人妙经册》出现了“中秋”,额,二字。小楷作品写道:“今庚申八月中秋夕,玉皇上帝坐金阙光明座上,诏会九霄大圣、十极真人,同诸三界金仙、五岳神祇…”,且不说和中秋是什么关系,但是这小楷很精品,而且和赵氏其他小楷有一些差异。看下图,不赖吧?

《太上无极混元一炁人妙经册》局部

——王阳明

在中秋的时候,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有幅作品值得重视。是刻石,在大伾山天宁寺大佛楼北崖壁上。王守仁登大伾山留下的自作诗书法作品,如下:

该书法作品题款“余姚王守仁,大明弘治已未中秋。”此诗诗意高远,胸怀博大,书法为大字行楷、笔法遒劲,气势雄浑,逸味天成。是王守仁书法诗词难得的妙品。其间,王守仁登大伾山赋诗、讲学,还留下《大伾山赋》,为碑刻楷书作品。

——宋徽宗赵佶

中秋美好佳节,书法皇帝宋徽宗当然要写字啊!赵佶以其刚柔并济的“瘦金体”写下《闰中秋月帖》(故宫博物院所藏),作品浓郁着扑扑书卷气息,笔画细瘦如“筋”,挺拔有力,且舒展飘逸,气韵生动且不失腴润,更不显稚弱之气。作品如下:

《闰中秋月帖》

——苏轼

大书法家苏轼唯一与中秋有关的是他的《令子帖》,据考证,书写于绍圣元年,也就是1094年九月中秋左右。苏轼书于绍元年(1094)。纸本。行书,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凡4行,计50字。30.3厘米×25.6厘米。如下:

苏轼《令子帖》释文:令子所示,专在意,来日相见即达之。但未必有益也。辄送十缗,省为一奠之用。难患流落中,深愧不能展毫末也。不罪、不罪。轼手启。

——米芾

肯定有不少米芾粉丝关心偶像为中秋写了啥?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即为《中秋诗帖》。纸本,草书,纵25.2厘米,横36厘米。米芾会玩,他在江苏担任涟水军使期间,最喜欢登临游览江苏涟水海岱楼。作为唐宋时代十分著名的望海楼,自古以来,诸多文人名仕登临赋诗的最佳旅游景点,唐代诗人杜甫诗赞:“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来形容它视野辽阔、宏伟壮丽的景观。作品如下:

释文:中秋登海岱楼作。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东轮。信书亦一难事。

——王献之

关于中秋书法,最著名的,当然是王献之《中秋帖》了。现藏故宫博物院的《中秋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合称“三希”,足见该作品地位。《书断》认为:“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中秋帖》书法纵逸豪放,应是王献之创造的新体。作品如下:

作为王献之的新书体代表作,被后人列为“天下第十一行书”。不过据考证这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所以应是摹本,但是!大多专家认为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所临,依旧极其宝贵。

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阖家团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