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渔沟那几口老井的故事
马立平先生作品
灵璧县北的渔沟街有两口小有名气的井,一口是有井泉石(传说是一种玉石)的井;一口叫三山夹一井七十二道沟的井。这两口井,一口被“现代文明”所掩埋;一口有幸被保留了下来。这两口井的井址:一口在步行街我家老宅子门东旁;一口在农行对过儿的马路边。这两口井所以闻名一时,因为它们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下面我就分别说说这两口井的故事。
井泉石
这口井在我小时候就听说是百年老井。它所以出名,一是因为井史长,二是因为它是口怪井——人们打水时,桶底只要撞击到井水,就会发出浑厚的、颤悠的、嗡嗡的响声。传说,这口井井壁的某个部位镶有一块珍稀的井泉石,井水只要荡漾,它就会发出文上描述的那个声音。井泉石有没有,我不敢说,但那声音是确实有的。因为这口井在我家的门前,我是听着那奇妙的声音、喝着那清纯的井水长大的。
为了清理井底的淤泥和抛弃物,记得这囗井曾被淘过几次。按说,如若真有井泉石,恐怕早已成为某个淘井者的囊中之物了;或者早就成为某个盗宝者的“战利品”了。不知是这块玉石镶嵌的十分隐蔽,还是压根就没有,就不必考究了。但在一次淘井时,人们有个重大发现:这口井的底部有个用石头圈砌成的半圆形的蓄水池,其面积之大能对面耍木锨。水池的作用很明显:盈蓄水源,使井水清纯,而且不会枯竭。这个发现,又给予了那个奇妙的声音一个新的、更具科学性的解释:是井水触到撞击物形成荡漾时,井底的轰响向外扩散,在深细的井壁上受阻回旋,发出的颤悠嗡嗡的声音。这种解释尽管很有说服力,但人们大多还是愿意相信这声音,来自于那块神奇的井泉石。因为人们喜爱这个故事,痴迷这个传说。
不幸是,这口井已不复存在了。
上个世纪末,渔沟大搞小城镇建设,尤其对这口井所在的这条老街进行了彻底地改建:把路面拓宽;把路两旁旧房全部拆除重建。于是,挖掘机开来了,推土机开来了。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宽阔的路面形成了;也随着这机器的轰鸣声,那口百年老井也被老街的碎石烂泥填平掩埋了;同时被掩埋的还有关于井泉石的美好故事。这囗老井的消失,无异于撕去了小镇史书中一页精美的插图;也是政治狂热对文化的亵渎、对文明的不敬。
三山夹一井七十二道沟
没来过渔沟的人,一听到这口井的名字,也许会以为这是个很有气势的景点:三座巍峨的大山,怀抱着一口井,山下布列着七十二个深沟险壑,好壮观啊!其实这三山指的是三户人家的屋山,这口井就夹在三个屋山中间;七十二道沟,指的是井沿被打水绳磨成的七十二道深浅不一的沟槽。至于是不是七十二道沟,我未认真数过,也许是个约数。尽管这口井的冠名与实景大相径庭;尽管有人看过后莞尔一笑,失望而归;但也曾有不少人慕名而来,他们不光是来赏景,主要是来感受这个故事的杜撰者巧妙的创意和不凡的想象力。所以,有的景点看似平常,却能吸引人的目光,留住人的脚步。这就是故事的效应、文化的魅力。
同样是渔沟的两口名井,为什么这口有七十二道沟的井能免遭劫难呢?并非它比那口已被掩埋的井有保留的价值,可能是当时地方上的某个执政者的文化良知突然被唤醒;也可能是迫于舆论的压力,所以大建设的机械才小心地避开了它。如今,在渔沟这条车水马龙的街面上;在路两旁鳞次栉比的楼厦间,它象个孤独的老人坐在路边,没有人去关照它,一处多么凄凉的景象啊!
这是一处被遗忘的角落;这是一个被淡漠的故事;这是一隅被冷落的文明!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些过时的东西,弃之无憾。试问:万里长城的防御功能过时了,国家为何还要花巨资进行经常维修?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未必是真,为何还要建一座庙宇,来供奉这位贞妇贤妻?兵马俑是一池池出土的陶俑,为何能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灵璧境内的垓下遗址没有可供观赏的景物,为何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因为这是文化、是文明、是故事、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灿烂光环;是一张张靓丽的国家名片。谁慢待它,谁愧为华夏儿女;谁破坏它,谁将是千古罪人。
由此我想:如果能在这囗井的四周装上护栏,再给以恰当的文化包装,那不光是对老井的保护,更重要的是人的文化良知的回归。能否如愿,这就是领导们的事了。
朋友,如果去渔沟,不妨去看看这口井。如有兴趣,再细数数井沿上,是不是留有七十二道沟。
写于2021年9月16日
笔名:马瑟夫,灵璧县渔沟镇渔沟居委会人,渔沟小学退休教师。热爱阅读和文学创作,曾在《淮花》等刋物上发表诗作。灵璧家园网优秀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