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城||空心敌台的活化石——门头沟沿河城沿河口洪水口长城

沿河城一带的空心敌台与沿河城营城,我爱我的小红马已经数次推荐,称是所见过的最为精美的敌楼。这个周六,他特意带上我与美女小S、帅哥小T前往探望。

沿河城一带的长城,从一些长城示意图上看,是一条连续的防线,似乎与外长城没有多大区别。

 

实则不然。

本次实地观察以后才知道,这儿的长城,是星星点点地分散在这一带诸多的隘口之间,以孤台与短墙为主,就像在莽莽群山之间,撒了一把铁蒺藜,防守看似不经意,却让敌虏寸步难行。

下图红圈内,即是本次行程到达的区域,沿河城与沿河城口(白羊沟)、洪水口一带。

 

明代在沿河城一带的关防,始自洪武年间。洪武六年(1373年)设守御千户所,永乐四年(1406年)设卫所,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升格为守备府。

这儿属于内长城真保镇紫荆关所辖。

 

一、沿河口一带敌台

我们先从最精美的楼子开始看。

在沿河口村,即可以看到,有2座雄伟高耸的敌台,夹沟而峙,扼守着二十公里长的沟谷。西侧(图中所见)为伍号台,东侧为肆号台。白羊沟口的村庄原名沟口村,沿河口更名为沿河城后,借用沿河口的村名,现更名为沿河口村。白羊沟又名沿河城沟。

 

沿河口共计3座敌台,分布在下图左侧的沟谷内。

 

(一)沿字肆号台玉宇琼楼一般的建筑

肆号台设1座楼门,位于东侧;两块匾额,位于南侧拔檐砖下及东侧悬门之上。

 

楼体高大,大石条的楼基规整,垛口之下、垛墙正中、券窗之下,各有汉白玉材质的悬眼石,虽然功能并不相同,有火铳孔兼瞭望孔,有通风兼排水孔,却精美绝伦如一。

(距离起点0.33km,当前海拔395m)

 

敌台的水嘴高悬,远远地悬出楼外,用材考究,做工精细,有着宫殿一般的豪华气派。

 

门坎石竟然雕出中缝,设计出排水的沟槽。细节之美,细致入微。

 

门框装上木门,竟然还可以使用。即使这个木门已经在后代被更换,也仍然见到了使用中的木门的实物,这在别处已经看不到了。

 

门内侧上方,安装门轴的,竟然还有一道横梁,这也是在别处所没有见到的。极尽精美,极尽奢华。

 

窗子不是平常所见的一方孔洞,而是——上下各有木框,木框上凿有垂直的柱洞,把木板挡在券窗之处,再销上木栓,即可关闭空子,既可于冬季及雨雪天气遮风挡雨,又可敌虏箭矢如蝗时作盾牌之用。

 

廊柱下有小型空间,可以贮存火药等物品。

 

上楼蹬道为对称的双梯,蓟镇虽然也有少量这种布置,但不是很普遍。

 

垛口与垛墙上的覆顶砖,依然完好。

 

铺房已经损毁不见。台顶木隔板处,形成天井。

 

外接水嘴的,如同现代下水道的地漏,地漏的用材,也是汉白玉或质地相近的石材。无不用心之至。

 

楼上的一圆一方两方石墩,有老师认为是放炮之用,又有老师认为是配合狗脚木之用,普通驴友,则一般说是旗杆石。

 

作为射孔的悬眼,外层有雕花,内层打磨光滑,纹路细腻,圆孔圆润而对称。

不足之处,射孔内外尺寸相同,不利于增加瞭望的角度,不利于增大射击的广度。也就是说,这么精美的楼子,这么精美的构件,其实更多地是装饰,而少了实战的意义。整个就是一座琼楼玉宇。终明一朝,除崇祯时期发生过战事,其他时期少有战事记载。

 

对望西侧,是峭壁之上的沿字伍号台。当年谷口之上,两台之间,当有墙体相连。据说肆号台附近是有墙体的,可能是我们没有留意,没有发现。

 

后来从西侧伍号台附近向东侧肆号台附近的山崖上搜寻,有一带可疑之处,不知是否墙体。

 

(二)沿字叁号台:保存基本完整的护墩院

离开肆号台,我们先往叁号台察看。峡谷不过数十米宽,两侧山势高耸,陡崖壁立,如井中观天。

 

造山运动在这一带制造了大量的断裂带,生生地将大地撕裂,扭转,将原来水平的沉积岩的纹理,干脆地竖立在峡谷两侧。

这条沟也是通往黄草梁的徒步步道。

进山约1公里,见到了沿字叁号台。

(距离起点1.48km 当前海拔397m)

 

敌台下方有半圈墙,西北侧有部分残留的垛口,判断此处该是一座小城。城内墙有白灰刷墙。部分墙体借助山险。

垛墙之下,还有一圈保存较好的墙体,与新修的平台与水泥台阶相连。曾有驴友游记说此处是以前拍电影的外景地,这段墙是拍电影所建。如果是,那只能是下方的石墙。

(距离起点1.53km 当前海拔415m)

 

被封堵的垛口。

 

叁号台基本保持了原状,规格形制与肆号台相同。

(距离起点1.59km 当前海拔416m)

 

部分垛墙有缺失,墙体不如肆号台规整。门设在东侧,匾额在门上方。

 

四角拱顶,为小穹顶,皆有雕花,各不相同。这一点比肆号台保存要好,四号台的小穹顶的雕花全部丢失,皆以普通砖块修补。

上层铺房的隔板应为木板,木板腐朽塌落后形成天井。

 

台顶天井边缘,有对称分布的石柱础;

 

连接柱础与隔板之间的,似乎是残存的旧有的粉饰材料墁成的地面,与墙砖及条石的色彩极为相似,极为和谐。

 

水嘴也较平常所见更长,与拔檐砖的排列方式有关。别处拔檐砖往往用三层砖以三角形对外凸出排列,外悬的砖角起到向外淋水的作用,以减轻雨水对墙体的冲刷;这儿的拔檐砖为更加美观的圆角形,本身不利于檐砖处的雨水排泄,但加长了水嘴,排水系统的地漏能够将雨水更及时地导出至水嘴,使滴水远离楼体,从而起到保护楼子的墙体的作用。

 

站在楼顶远眺,沟口上方的那座峰顶,是否一座石质烽火台?叁号台正处于峡谷的拐角,敌台前方的峡谷转了一个弯,视线受阻,看不到前方沟谷内的敌情。是否需要在正对面的沟谷口的高山之巅,设置一座烽火台,传递敌情信号?

 

从楼顶俯视,西侧与山体相连的,分明是墙体。

 

悬门通过一道直立的陡墙,借助类似吊桥形式的木板与楼门相通。

 

与下方所见的半圈墙体,正好构成一道基本完整的圈墙(南侧借助山险)。忽然领悟,下方不是孤立的一座城堡,而是这座敌台的护墩院。

 

此处的敌台,由于没有完整的墙体做为防护措施,多以孤楼的形式存在,因而,应均有护墩院。这样的敌台,其瞭望的功能大于实战。

敌台下的基础,也是人工构筑的台地,边缘可以看得出石砌的墙体。

 

(三)沿字伍号台:略经修复的敌楼

离开叁号台,原路返回至沟口,实地探察沿字伍号台。

 

这座楼子的垛墙,明显经过修复。

(距离起点3.11km 当前海拔379m)

 

登楼的台阶两侧的短墙上,两座带石孔的石头,一块为一眼,另一块为三眼,独善其身老师认为是放炮(传递信号)用的工具。修复时用水泥固定在短墙上,估计是依原物遗存的位置而摆放。

 

楼门与匾额在北侧。

 

西侧面全景。对比之下,可知这座楼子的悬眼全部为城砖修复,没有保存下来肆号台、叁号台精美的石质悬眼。

(距离起点3.31km 当前海拔404m)

 

经修复的楼顶,与肆号台、叁号台明显不同。

 

楼西北侧,山坡上有大量碎砖的残垄。应是曾经的护墩院的院墙。城砖与别处长城砖一样,被村民拆用了,只留下残迹。

 

西侧的角度,可以同时将肆伍2座敌台纳入视线范围。

 

二、沿河城:有相当规模的营城

离开叁肆伍号敌台,我爱我的小红马驱车回至沿河城。作为守御千户所和后期守备府驻地,这座城规模挺大,北临永定河,南倚山崖。

我们从北门进入沿河城。这座城曾经过修复,四角的角台及附墙台为复建。

 

北门又名水门。门洞低矮,个子稍高者需俯首通过。

(距离起点0.00km 当前海拔371m)

 

城内原有营房、炮台、小校场、马王庙、城隍庙、老君堂、戏台、镇海侯(像)、上衙门(守备府)等建筑,除戏台仍在外,其余均只余遗址。而上衙门竟然是被八国联军烧毁,想不到这帮强盗,竟然打劫肆虐到如此偏远的地方。

东门万安门亦为复建。

 

门内有耳室,皆放有高寿村民的棺木,据说是当地的习俗。

 

从东门外向南侧山巅上仰望,可以见到一座砖台,为沿河城南山2号烽火台。修复后的烽火台为砖台,修复前应为石台,不符合原有形制。

长城遗产网地图标识有2座烽火台,但视线之内只能见到1座,后来向一位村民打听,村民也说只有1座。沿河城南山1号烽火台是损毁更加严重,建筑形式不明,材质不明,尺寸不明。

 

沿东西门之间贯通的官道西行,城内的这截短墙,倒像是有些年头。

 

南墙下是一座碑座,不知上面石碑下落如何。

 

民居低矮处,可以看见南山上的城墙。

 

城内残存有少量古旧民居。城中居民,多为守城军士后代。

 

西门内,北侧为一棵老槐树,南侧为古戏台。

 

临街的人家,冲门处多有照壁,保存着旧时遗风。

 

西门为永胜门,基本保持着原貌。

 

门洞两侧的耳室内,也放有棺木,可见将棺木放于此处,不是孤例。

 

西门外一块万历十九年“沿河口修城记”的石碑,原保存于村委会而免遭毁坏。

 

城墙西北角及角台。

(距离起点0.81km 当前海拔364m)

 

三、沿河城壹至贰号敌台

离开沿河口城,我们再折回头到路口的沿字壹、贰号台。

壹号台位于公路的断崖之上。从跨越永定河的桥上远望,没有发现残存的痕迹。根据长城遗产网的描述,建筑形式:因人为毁掉,具体形式不详。材料:砖。

而根据《长城踞北.门头沟》卷的记载,2013年门头沟曾招标对沿河城及沿字壹至捌号台进行修缮,包括壹号台残基。

这么说,是修缮之后的壹后台,再次受到人为破坏,以致长城遗产网连建筑形式都未能查清、记载。

 

与壹号台隔永定河相对的,是沿字贰号台。这座敌台也只剩残基,台上建筑形式不明,不清楚是空心敌台还是实心敌台。

另外,这座敌台上方连接一段墙体,本次未能近前察看。

 

两台之间,是清澈的永定河水。

 

沿字壹号台与贰号台控扼着沿永定河的峡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幽州古道。

 

四、洪水口敌台

离开沿河城,再次上车,前往洪水口村,那儿有沿字拾贰至拾肆号台。

这几座敌台控扼另一条通往延庆平原的重要沟谷,即下图沿字拾肆号台的方向;同时,沿字拾贰号台与拾叁号台还共同扼守另一条支沟。这儿也是登东灵山的徒步线路。

 

(一)沿字拾贰号台

在登灵山的一个废弃的景区停车场停了车,向东拐入村内,然后再折向北行,沿沟底寻路上行,即是沿字拾贰号台。

(距离起点0.49km 当前海拔960m)

门与匾额均在东侧。有钢管制成的简易梯子通往楼内。

 

门窗、耳室、小穹顶等处与沿字叁肆号台基本一致。

 

最为珍贵的,是这座楼内保存着一通万历元年的阅视石碑。根据《长城踞北》的描述,此碑原保存于烽火台的墙上,后被村委会保存于敌台楼内——是哪一座烽火台?这附近还应有一座长城遗产网未标记的烽火台吗?

 

由此楼可仰望二帝山。相传炎黄二帝在涿鹿打败蚩尤后,化为两座大山,永葆国泰民安。

 

天高,云淡,风轻,心闲。

 

从楼顶可以望见北侧的沿字十肆号敌台。

 

楼下东侧,又发现残墙遗迹,这也应是这座敌台的护墩院。

 

(二)沿字拾肆号敌台

离开拾贰号敌台,沿山路前往沿字拾肆号敌台。

 

这是一座修复后的敌台,原状应当损毁较为严重。修复后的敌台未设置上楼的门及梯,只能在楼下瞻望。

(距离起点1.05km 当前海拔1004m)

 

这座楼附近应也有一段墙,距离敌台有一段距离,我们此次没有观察到。

敌台东侧的土坡,上层是黄土,下层是黄土,中层是砾石,估计这段土坡,曾是远古时代的古河床,河床下是原有的土层,河床上堆积着河水携带而来的砾石,尔后地质运动把河床抬升,之后又堆积了足够厚的土层,形成现状。

 

(三)沿字拾叁号台

回至停车场,我一个人前往拾叁号台处察看。我爱我的小红马介绍,拾叁号台是一座残台,仅余残基,但与之相连的有一段墙体。

沿路网上行,有山径相通。这段路虽然距离不长,但爬升超过100米,还是痛痛快快地出了点汗,这也是本次行程唯一可以流汗的路段。

终于见到墙体。这是一段用现代手法重修的墙,所用材料工艺均为现代。

(距离起点2.49km 当前海拔1041m)

墙下两段残存的墙体,说明重修这段墙的时候,没有完全覆盖原有的墙。

 

地面残砖表明,这段墙原为砖墙,或者是包砖或墙顶墁砖,等级并不算低。

 

墙体西端止于巨石阵构成的山崖之下。

墙体不防沟谷而筑向山崖,是何原因?原来墙体北侧还有一条支沟,这段墙,与拾叁、拾贰2座敌台,共同防御的,除了山下的主沟谷,还有控扼这条支沟。

(距离起点2.61km 当前海拔1077m)

 

墙体东端止于陡坡之上。修复的墙体下有碎石,看不出有墙体延续。但其与拾贰号敌台防御如果要发挥作用,按说当初2座敌台之间的沟谷中应有墙体。

(距离起点2.66km 当前海拔1062m)

 

墙体尽头,即是修复的沿字拾叁号敌台的台基。

(距离起点2.74km 当前海拔1050m)

台东侧立着一块石刻,极像是仿制品。但其字体与其他几座敌台无贰。

 

《长城踞北》说十叁号敌台也有阅视题名碑,不知何在何处?难道是这块碑吗?

 

沿河口的敌台与营城,果然非常值得一看。这是空心敌台的活化石。许多空心敌台的构造或细节,至此可以恍然大悟。

 

2020-9-19,21日补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