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婚礼结束后,梁启超写下一封信提醒林徽因:别忘记这件事

徐志摩与陆小曼陷入热恋时,梁思成与林徽因正忙着在国外求学。在此之前,林徽因虽然与梁思成谈起了恋爱,但她与徐志摩还是有过朝夕相处的机会。1924年4月23日,泰戈尔来到了北京,徐志摩与林徽因都陪伴他作演讲。

不过徐志摩完全没有机会了。首先,林徽因的母亲本来就饱受丈夫移爱的痛苦,目睹这一切的林徽因从道德层面上很难接受自己破坏别人家庭的事,她不像徐志摩那么浪漫,相反,理智也是林徽因的一大特点。

其次,林徽因与梁思成的相恋,既有父辈的促成,也有他们自己志趣相投的成分。1924年7月,两人和梁思成的清华同窗好友陈值一起抵达美国,开始求学,在此期间两人虽然偶有不快,总体感情仍然顺风顺水,对此,梁启超是感到很满意的。

不过这边自己儿子的感情稳定了,那边自己学生的感情却又“兴风作浪”起来。徐志摩与陆小曼恋爱,那时候陆小曼已经结婚,她的丈夫王赓也是梁启超学生,与徐志摩属于朋友,这等于是“同门相杀”,梁启超是万万难以忍受的。

但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举行婚礼时,梁启超还是出现在现场担任证婚人。这场婚礼结束后,梁启超曾经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这里的“孩子”包括林徽因在内,信中,梁启超说了自己参加婚礼的原因:

“......胡适之、张彭春苦苦为他说情,到底以姑息志摩之故,卒徇其请。”徐志摩请老师当证婚人,因为这是父亲徐申如提出的要求。而胡适等人知道徐志摩的感情经历,站在朋友的立场上,不能不帮,梁启超碍不过情面来了,但他在婚礼上的发言却语惊四座。

对徐志摩,他斥责“性情浮躁......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对陆小曼,他直接说“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谁都看得出来,梁启超不是在祝福新人,而是在敲打新人。

不过,梁启超这么说,真的完全是在发泄情绪吗?在写给“孩子们”的信里,梁启超不但告诉了梁思成与林徽因事情的经过,还提到“......徐志摩这个人其实聪明,我爱他不过,此次看着他陷于灭顶,还想救他出来,我也有一番苦心。”

师生两个世界观不同,早在徐志摩想跟张幼仪离婚时,梁启超就写信劝他:“......多情多感之人,其幻想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贴也极难,所想之神圣境界恐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生而已耳。”不得不说梁启超很有先见之明,他早早预料到被情感牵着走的徐志摩会徒增烦恼。

后来徐志摩果然为应付陆小曼的生活开支心力交瘁,感情也不如结婚前纯粹了,苦恼的他甚至跑来向梁思成与林徽因诉苦。不知道那个时候他是否还记得自己当初回复老师时说的“我之甘冒世之不韪......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

把一场婚外感情上升到人格与灵魂的高度,这是梁启超所不能接受的。事实上,徐志摩的婚礼来了不少人,梁启超当众一骂,徐志摩夫妇虽然尴尬,但这恰好符合了在场一些宾客的想法,梁启超作为老师,率先把学生当众教训一顿,旁人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不过他到底还是有些意难平,写信给“孩子们”时就感叹:“志摩......发了恋爱狂......品性上不曾经过严格的训练,真是可怕。我把昨日的感触,专写这一封信给思成、徽音、思忠们看看。”这封信,其实也是在提醒他的未来儿媳妇林徽因。

提醒什么呢?提醒林徽因别忘记为人的基本品性,万万不能学徐志摩夫妇那样高兴了就结婚,不高兴就离婚。对于林徽因的过去,梁启超多少是知道的,即便她本身不会再去招惹徐志摩,也难保徐志摩不会再发一次“恋爱狂”。

1928年3月,相恋5年的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时,梁启超虽然重病缠身,却仍然安排他们在国外举行婚礼,蜜月也在国外度,这其中恐怕有梁启超的精细考虑在内:梁、林、徐说到底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儿子的婚礼在国内办的话,徐志摩该不该邀请,还真是一个大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