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好不好,还要看它!提醒:这些事没做好,血糖容易飙升!
糖尿病
最近老糖友韩阿姨向栏目组求助:她有12年糖尿病史,一直对自己的血糖非常在意,每天空腹和午餐后两个小时测血糖!隔三个月还去医院化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但不久前却查出了心脏和眼睛的并发症,韩阿姨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如此严格地监测血糖和控糖,还是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养生堂》的老朋友母义明主任帮忙分析,认为韩阿姨的控糖之路上其实有几个被忽视的血糖高峰时段!临床上20%的糖友都有韩阿姨这样的问题,对于这类糖尿病患者,只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够的,这三个数值并不能反映所有糖尿病人可能存在的血糖控制的风险!
到底韩阿姨的控糖出了什么问题?难道糖化血红蛋白不再是反映控糖质量的金标准了吗?
原来在2021年4月最新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对血糖监测确实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糖化血红蛋白之外,还有一个指标需要引起一部分糖友的关注,否则非常容易漏掉自己一天中的血糖高峰时段。
漏掉了这个指标,隐匿的血糖高峰时段无法被发现,长此以往,会加重视网膜病变、蛋白尿发生发展、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糖尿病并发症;让胰岛素功能衰退更快;加大危重症糖尿病者死亡风险。
这个指标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稍后为大家揭晓,先来了解一下隐匿的血糖高峰容易出现在哪些时段?
专家提醒,黎明、午后、晚餐后和睡前这几个时段要特别注意。
这个时间段黎明现象容易发生,专家建议糖友在夜间3点监测一次血糖,早上5点到7点再测一次,如果没吃早饭血糖却比夜间高,则要怀疑黎明现象。黎明的血糖过高说明胰岛功能差。
午饭主食多,且吃完马上午睡,也会产生隐匿的血糖高峰,建议吃完饭后不要马上入睡,简单运动半个小时后再午睡。
建议晚餐丰富或碳水化合物摄入较多人群,晚餐后两个小时监测一次血糖。
建议曾经出现过夜间低血糖人群,除了在晚餐后两小时测血糖外,入睡前半小时再测一次血糖。
年轻人的血糖值如果在5-6毫摩尔每升之间是比较理想的,老年人或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建议控制在7毫摩尔每升左右比较理想,如果血糖比较低,可以适当加餐,防止夜间低血糖。
专家提醒,一些不经意的生活小事也可能导致血糖的飙升。
一般,人在晚上睡觉时,血糖值都是很低的,因为人体睡眠的时候升血糖激素都是低值,如果晚上不睡觉,甚至还玩手机、追剧,导致大脑兴奋,升血糖激素升高,血糖就会随之升高,所以睡不好觉的人血糖都不稳定。
任何的应急状态下,比如感冒发烧、阑尾炎发作时,去查血糖可都会有异常,只不过正常人升高的幅度小一点,且在正常范围内,而糖尿病患者会猛然升高,比如说原来控制在8毫摩尔每升左右,发烧后血糖飙升到12毫摩尔每升。
久坐不动、缺乏锻炼,机体的细胞功能越来越差,体质也就越来越弱。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改善体质、增强心功能、增加肌肉,肌肉能帮助消耗和储藏大部分糖原,通过运动增加肌肉,更利于有效控制血糖,比单纯只控制饮食要好。
前面说到的血糖控制好坏的金标准再次更新,有一项指标被纳入血糖控制目标,这项新指标就是24小时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占比(简称TIR),它可以发现隐匿的血糖高峰,帮助我们更精准、更全面地控制血糖。
到底什么是TIR?
为什么TIR越高越好呢?
如何进行24小时血糖的动态监测呢?
点击下方视频,听专家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