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生态学家利用海底沉积物重构香港百年海洋生态历史

香港讯 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是否已经失去光彩?在地上和海里找到的答案或会有所不同。

城市发展令摩天大厦林立的香港成为璀璨的“明珠”,但也同时制造了严重影响沿海水域海洋物种生态的污染物,而持续的气候变化和珠江流域上的大坝亦改变了沿海生态系统。不过,到底人类活动对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多深,至目前为止仍未有确实答案,原因是我们对于香港过往的生态情况并无确实的数据可供研究之用。“例如,在50 到 100 年前,在有限的人类活动影响下,当时香港的海洋环境和生态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今天看到的又有何不同?”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研究部和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洪媛媛提出以上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可以在现代化石记录中找到答案。洪媛媛博士及其团队利用保存在海底沉积物中的数万个小型贝壳化石,重构了过去约 50 至 100 年间香港的海洋生态系统,并基于另一共同第一作者、台湾国立清华大学赵莲菊教授新近开发的精细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发现气候和金属污染是塑造香港当今海洋生物群落的两大因素。这项发现已于近日在科学期刊 《Anthropocene》 上发表。

第一作者洪媛媛博士指出:气候变化,尤其是东亚夏季风减弱,因而导致珠江雨水及淡水排放减少,这对香港东部水域,例如大鹏湾和西贡的海洋生物造成了重大影响。此外,废水中的金属污染和船舶使用的防污漆,也大大改变了维多利亚港等香港中部水域的海洋生物群落。

共同第一作者、港大生物科学学院、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及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安原盛明博士指出:香港东部水域的污染程度远低于中西部水域,但东部水域的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也更为敏感。未来的人为变暖可能促使全球海洋环流减少,因而导致东亚夏季风增强。因此,香港东部水域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面临珠江流量增加,导致盐度降低、浊度升高和环境益发浑浊的问题。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环境变化将影响稀有物种的多样性;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比如香港,大多数物种都属于稀有物种。因此,预期的气候变化可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沿海城市之一,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维多利亚港。维多利亚港两旁分别为香港最大的市中心,即尖沙咀和铜锣湾。金属污染源很可能来自城市废水排放和船舶使用的防污漆,已严重影响维多利亚港的海洋生物。洪媛媛博士补充:“香港珠江口西部水域对气候和人为变化的抵抗力和弹性令人相当惊讶。我们的研究亦发现,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和脱氧(deoxygenation)对香港的海洋生态系统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这点令人非常惊讶。这可能是因为珠江口和南海藴含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降水量亦高;此外,与其他城市化海域相比,例如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旁边的切萨皮克湾、毗邻东京的东京湾及被众多欧洲城市环绕的波罗的海等,香港水域的缺氧情况其实并不严重。”洪媛媛博士总结:“在海洋领域,香港仍然是颗闪耀明珠,因为这里拥有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但我们的研究表明,气候和人类活动只在短短 50 至 100 年间已显著地改变了这里的海洋生态系统。与森林砍伐或其他土地改造相比,水下的变化更难观测。”

尽管如此,小小的化石可以揭示过去几十年、几个世纪或更长时间的水下变化历史。另一共同第一作者、美国柯盖德大学Paul HARNIK博士指出,化石在推测未来环境上担当重要角色:“海底的贝类空壳使我们展开了时间旅行,回到过去的海洋生态系统,帮助我们研究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变化到底如何塑造海洋生物群落。”

(《中国基建报》记者 郭政新 香港报道)

(0)

相关推荐

  • 科学家好奇心爆棚,把死鳄鱼扔进海底,几天后只剩骨架

    鳄鱼是淡水中的霸主,是当今世界最强悍的爬行生物.它们从不生存在海洋里,因此和海洋生物井水不犯河水. 不过,科学家们偏偏有着浓厚的好奇心,想看看海洋生物是否会对鳄鱼肉感兴趣.为了一探究竟,他们展开了一次 ...

  • 科学家发现:“塑料友谊”真的存在!

    作者|李晨阳 研究人员在深海塑料表面发现底栖生物群落.课题组供图 距2月上旬论文刊发已半个多月,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宋希坤和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彭晓彤,还会不时收到来 ...

  • 一个不起眼的时期,一个重大的变化

    鲨鱼一直是敏捷.凶猛的代名词,实际上它们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特点,那就是古老.这类食肉海洋动物在海洋中已经存在了4亿多年,它们甚至比最古老的化石森林还要古老. 图片来源:Terry Goss / Wik ...

  • 科学家在南极冰层下意外发现奇怪生物

    在钻过800米厚的冰层之后,这块大石头正好出现在一片相对平坦的海底中央 他们的临时宿营地点位于菲尔希纳-龙尼冰架(Filchner-Ronne Ice Shelf),距离最近的南极科考站要飞行5个小时 ...

  • 天堂还是陷阱?深海海底发现塑料“绿洲”

    距2月上旬论文发表已半个多月,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宋希坤博士和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彭晓彤还会不时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们的邮件.从<自然>等学术期刊到社会媒 ...

  • 15亿口罩流入海洋,危害正蔓延

    半月谈记者 刘芳洲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口罩成为生活必需品,废弃口罩数量飞速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有分析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共生产了大约520亿个口罩,其中至少有15.6亿个口罩因 ...

  • 溪流笔谈▏海洋观测技术与观测仪器及其发展

    海洋观测是研究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基础,作为海洋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预警海洋灾害.保护海洋环境.加强国防建设.谋求新的发展空间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展 ...

  • 守护南海珊瑚林 | 中国科普作家网

    守护南海珊瑚林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赵致真 2017-09-12 19:22 题记南海珊瑚礁是祖国的瑰宝,也是世界的明珠.由于全球变暖和海洋污染,南海珊瑚礁正严重退化.武汉电视台<科技之光>栏 ...

  • ISME | 跨海深沟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及地球化学分析

    推荐:江舜尧 编译:Harvey 编辑:小菌菌 日本海洋与地球科学技术厅生物科学与纳米科学研究中心SatoshiHiraoka等人于2019年12月11日在微生物顶级期刊ISMEJournal发表题目 ...

  • 庄子:道在屎尿中!海参已领悟,它的便便滋养了珊瑚礁

    <庄子.知北游>: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

  • 海底“植树造林” 营造“海底牧场”

    ▲黄晖团队在中科院南海所人工培育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海洋女科学家黄晖在三沙永兴岛海滩观察珊瑚. 在海底种珊瑚,好比在陆地上植树造林,但要与天斗.与海斗,不知难上多少倍!海洋女科学家黄晖近20年来,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