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哲12:《孙子兵法》中的哲学思想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吴孙子》、《孙武兵法》,春秋末期孙武所著。其军事哲学思想既有战略方面的计策和谋略,又有战术方面的奇正与虚实。特别是他重兵慎战的思想主张,体现了道德与智能之间的价值张力和艺术平衡。

一、战争的艺术∶道德与智慧

在当今世界各国,《孙子兵法》被公认为'是最富哲理性和发生着深远影响的兵法',其中蕴涵着'深邃而奥秘的思辨内容,博大而精深的军事学说内涵.清新而鲜明的实践风格,以及辞如珠玉的文学性语言'

国外许多译本确实将书名译为'战争的艺术'(The Art of War)。

从哲理性角度看,战争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兵不血刃,未经交战,无须攻城,就获全胜。'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要想不战而胜,非攻而取,首先必须创造性地协调道德与智能。

韩非在《五藏》篇讲过一句名言∶'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他认为,随着世事与时势的历史变迁,人们围绕资源和财富的生存竞争也不断地转换方式。远古尧舜禅让,是'竞于道德'的楷模;周文王起用姜太公,是'逐于智谋'的典范;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是'争于气力'的表率。韩非的这一历史发展三段式,虽深刻揭示了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态势,但也有简单化的思维偏向。

在《孙子兵法》里,最深邃的思辨内容是在战争之先和战场之外的道德智能较量。《计篇》一开始,孙武就明确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作为国际间的生存竞争,战争是生死存亡的选择机制,是高度组织化的集团行为。因此,要不战而胜,战而全胜,就必须预先'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其中的'五事'分别指道德、天时、地利、将帅和法度。'五事'的关键又在于君主的道德与将帅的智能∶

对君主而言,只有道德才能抚恤万众,让三军心悦诚服,乐于为国家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相反,如果君主昏聩无道,荒泽无德,那就会众叛亲离,国破家亡。这与孟子所说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完全一致的。

对将帅而言,只有智能方可随机应变,乘势决胜。否则,单凭'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很难运筹帷幄,决胜于里。

魏武帝曹操不愧是雄才大略的军事家,他在注解'主孰有道? 将孰有能?'时,一语道破天机;'道德智能。'这意味着,参战双方在战略层面的殊死较量首先是道德与智能。 至于其他方面的因素,诸如'天地孰得? 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 七卒孰练?赏罚孰明?'只能是战术层面的制约因素。

在战争史上,古今中外不乏以小胜大和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弱小者之所以能够战胜强大者,除了战术上的有效组织外,主要是由于战略上的道德正气和智能优势。

对道德与智能的高度重视,这是《孙子兵法》富有哲理性的集中表现。即便是在使用间谍这一秘而不宣的问题上,孙子也非常强调道德与智能的重要性;'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按现代军事理论讲,'用间之道'属于情报战或信息战,是神出鬼没、无声无息的道德智能较量。'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言道德之意'是先秦诸子百家的共同话题。在令行禁止、赏罚分明和诡诈权变等方面,先秦兵家与法家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计较利害得失关系上,两家均'以刻暴少恩'著称于史。本来,法律和军事都属于国家机器中的暴力部件,具有非伦理的强制性和非常规的诡诈性。然而,这并不等于法律和军事与道德智能无关,只是奸诈权变之术。相反,工具层面的非伦理和非常规,正是为了谋求价值层面的不战与非攻。

二、谋攻的法则∶计策与谋略

要在道德智慧上胜敌一筹,甚至'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造成战略上的绝对优势,除了道、天、地、将、法等因素外,还必须制定出先胜、全胜和速胜等全套谋略,力求达到不战而胜、不攻而取的战争艺术境界。讲究谋略是《孙子兵法》最奇异的写作风格,也是其雄踞'武经七书'之首的重要原因。

谋略又称'权谋',是战略上的计划、决策、权变等高智能活动及其思想产物。由于战争是生存竞争最激烈的冲突形式,是力量、意志和智慧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较量,因而具有极大的流变性和随机性,'胜可知,而不可为'。要在未战之先决胜于庙堂之上,就必须进行周密的策划和精湛的算计。

战略运筹,即在道德智能、天时地利、法令兵卒、赏罚军纪等方面进行敌我对比,权衡利害,计较得失。此时必须在利害关系上通权达变,,切忌盲目争利,不然,很可能得不偿失,甚至陷入败亡之中。

庙算可以'先胜而后求战',具有先声夺人的战略优势。庙算的最高宗旨是全胜之道,即'谋攻'∶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是全胜为上的攻取策略,其道德寓意能够在不破国、不攻城和不杀人的前提下大获全胜,确实是零伤亡率的善战善胜,是和平至上的正义战争。孙子的'谋攻之法',实质上是以道克敌,以智取胜,是道德的非流血对抗,智能的非零和博弈。因为以计策和谋略取胜,不费一枪一弹.不伤一兵—卒,就能使敌方投诚降服。

尽管'以智谋屈人,最为上',但在实际交战上,不战取胜的'谋攻之法',很难达到'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的理想境界。在无法不战全胜的情势下,要努力实施'毁人之国而非久也'的速胜谋略。

然而,战争毕竟是人类文明的最大悖论;以涂炭生灵的方式保护生命,以抢夺财富的方式捍卫财产,以损耗资源的方式侵占资源。在《作战篇》内,孙子对'日费于金'的作战显示出一种职业将军的无奈;将民众的生死和国家的安危都押在将军的贤能与否上,这是风险最大的军事赌博。兵道之所以素有诡诈之名,崇尚权变谋略,不守游戏规则,其根本原因在于战争是智能的存亡冒险,是道德的生死考验。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权利,最诡诈的谋略都可以在战争中灵活运用。

三、用兵的形势;奇正与虚实

一旦转入诡诈之道,《孙子兵法》便由不战而胜、非攻而取的战略层面转入到因敌制胜、百战不殆的战术层面。最能反映孙子兵法诡诈特征的是'奇正'与'虚实'两个战术概念。

'奇正'与'虚实'都属于根据敌情和战局而采取的战术权变。这两类战术权变是兵家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无法通过纸上谈兵的言说方式先行传教的指挥艺术。正因为战术权变不能事先规定,无法用理论阐述,因而只能通过隐喻法启示,借助辩证法拟议。

'正'指依照常规和惯例会战,'奇'指超越常规或惯例取胜。在战术上出奇制胜,类似于音乐、绘画、烹饪等艺术创作,变幻莫测,样式无穷,难以穷尽。

与'奇正'不同的方面是,'虚实'指兵力部署上的分散状况和集结水平。在实际作战过程中,通过调兵遣将不断改变兵力部署,在特定战局形成'我专而敌分'、'我众而敌寡'的有利战势,从而达到'避实而击虚'的战术目的。与'奇正'相同的方面是,'虚实'也可以随机变幻,交互派生,形成以虚为实或以实为虚的奇异态势。

总之,'奇正'也好,'虚实'也罢,都是权变谋略在作战中的创造性运用,其态势如行云流水,难以把握。

(0)

相关推荐

  • 《孙子兵法》作者:陈曦【1】

    自古知兵非好战,从来攻伐重谋略!从这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兵学著作中,学人生智慧. 编辑推荐 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现存最古老也最重要的兵学著作非<孙子兵法>莫属.在传统兵学领域,< ...

  • 孙子兵法实战辩证法

    我一直按照"力量建设与使用"的逻辑解码<孙子兵法>,并将其十三篇流程化,每一篇结构化,开发出了每一篇的操作实务.方法.工具或模型的操作体系. 但始终感觉这背后应该有一套 ...

  • 三招制胜锦囊——守正出奇、虚实结合、避实就虚

    文丨南鸢· 主播丨樊浩 有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5年.在美国和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分别为8.2年和12.5年.中国大公司的平均寿命是7到9年,欧美大 ...

  • 被人针对排挤时,不明智的人只会盲目退让,有远见的人会选择这么做

    在<孙子兵法>中,有句话说得很好,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一个擅长打仗的人,他是能够做到百战而不败的.而且,他无论处于什么境地之中,都能把握住让敌人失败的机会. 人处在纷纷 ...

  • 眼见不一定为实,宇宙中暗物质丛生,哲学思想可破解宇宙万象?

    哈喽,终于等到您,还好我没放弃!您终于来了!愿看文章的你,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一路上,有良人相伴!喜欢就点个赞吧,欢迎评论.吐槽. 在宇宙中有着 ...

  • ​程乐松 | 从书写理解差异——跨语际哲学思想对比中的汉语特质

    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使得世界在语言中得到刻画.澄清和敞开的同时,又让哲学反思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与世界的直接关联.面向世界时,语言对于哲学家而言,似乎既是无所不能的通路,又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当然,如果回到 ...

  • 【中国茶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范本网

    唐黎标 中国百姓自诩为天下最会吃的民族,作为茶叶的发源地,我们中国人又何尝不是最会喝茶的民族呢?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十分耀眼的一颗明星,伴随着茶叶的发展与对外传播,茶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也成为世界各 ...

  • 《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简介:人应该懂得功成身退和明哲保身

    如果要找出一本代表中国哲学的书籍,那非<道德经>莫属.古希腊人认为"哲学"就是"爱智慧".我认为哲学是一门理论学,是对宇宙万物.人类社会.心理活动等 ...

  • 论哲学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指导作用

    李祥德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目标的落实.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都要靠具体的班级去落实和体现,都离不开班主任对班级的认真细致.科学正确的管理. 马克 ...

  • 辽宁大学哲学(马哲中哲外哲等)考研笔记使用方法

    前言: 辽宁大学哲学考研背诵笔记,是根据考研大纲,依据参考书,以历年真题为导向,整理而成的哲学笔记.其内容涵盖了绝大部分考点,整体将参考书内容精简掉2/3,大大降低了考研的难度.本期内容主要针对背诵笔 ...

  • 哲学思想在作文中的应用

    哲学思想在作文中的应用

  • 数学思维中的哲学思想浅见

    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的语言,规则和方法研究数学问题,又可重复的将用数学方法研究问题得出的结论又去给实际生活提供理论指导和提供方法论. 我感觉数学是很朴素的真理 把很多复杂的事情,通过边界限制条件,都 ...

  • 太极图中常体现出的哲学思想

    阳阴相互之间依存.(孤阴不生),(孤阳不久 ). 阳阴相互之间对立面.(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 阳阴相融滋长天地万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拳是相对性的.以人为因素企业,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