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孔子
第一章 人生地图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描绘着自己的“人生地图”。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清晰地画出了他的人生路线图,对此,我们该如何解读呢……
一问
二龙五老图(清代)
图中二龙游戏于云端,下有宫殿宝座,五老神君驾云而降。作者依晋代王嘉《拾遗记》有关孔子“生时天降瑞征”记载而绘。此说法乃汉代方士谶(chèn)纬之言,当然不足为信。
现在有些史学著作上,称您出生在一个“贵族平民”之家。这就使我们感到迷惑不解了,贵族之家就是贵族之家,平民之家就是平民之家,怎么会是“贵族平民”呢?“贵族平民”是否代表了一个家族的发展历程呢?
西周中期史墙盘及铭文拓片
盘内铭文二百八十四字。墙为赞颂文、武、成、康、昭、穆、共七王的业绩,并祈求多福而作盘纪念(陕西扶风出土)。这些明君正是孔子所推崇的。
孔答:各位有所不知。我的先世是商代的王室。周灭商,封微子启于宋,遂从王室降为诸侯。从微子启到我这一辈,大约传了十六代,其中最值得一提的重要人物是弗父何,他是微子启的第五代子孙。当时宋室矛盾犬牙交错,弗父何是长子,按“父子相传”的惯例他本该当政,可是他偏不,他让位给了自己的弟弟,自己当臣下。这样,我家又从诸侯下降为卿。到我的六代祖孔父嘉时,宋国发生内乱,孔父嘉被杀,孔氏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我的三代祖孔防叔,始奔鲁,为防大夫,地位又降为大夫。到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我的父亲时,已经无权无势也无财,只是一名以勇敢著称的一介平民了。
“贵族平民”这一提法不错,它生动地反映了我的家族从贵族往平民下滑的过程。这与后世不断“坠入困顿”的鲁迅差不多。鲁迅说:“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是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的。”也许是因为我看见了世人的真面目,让我具有锐利的目光,我才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去变革社会。
麟吐玉书(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图说孔子出生之前,有麒麟降落在孔家庭院,口吐玉书,书中写着“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十字。孔子母亲颜征在甚感惊异,便以绣有花边之布系在麒麟角上。次日麒麟离去。
二问
司母戊鼎及司母戊鼎铭文
司商王为纪念他死去的母亲“戊”而制作。倡导孝道的孔子若见此物,有何感慨?想必会说,我先民殷人乃崇尚先祖者也。
据《左传》记述,鲁大夫孟僖子曾说:“孔丘,圣人之后。”您自己也一直以“圣人之后”自谓。请问:这是一句客套话,还是一种实指?
孔答:这应该是实指。我祖上的那位圣人指的是正父考,是我的七世祖。他曾辅佐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代君主,功业卓著,被封为上卿。但是,他很懂得自律,三次受命辅政,都表现得十分谦恭。第一次受命时,“曲身而受”;第二次受命时,“折腰而受”;第三次受命时,“俯身而受”。他地位越尊,态度越谦,走路时循着墙边走,对谁也不敢怠慢;常常只喝粥,不追求什么享受。这位先祖“圣人”对我的影响太大了。他的谦恭,他的自律,他的敬重众人,他的节俭,不时出现在我眼前,对我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尼山致祷(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图说鲁国陬邑大夫叔梁纥与夫人颜征在到尼山祈祷山神赐予儿子,第二年孔子出生。因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史记·孔子世家》),宛若尼丘山,故取名孔丘。又因排行第二,取字仲尼,后人俗称其“孔老二”。
二龙五老(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图说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那天早晨,有两条龙在空中盘旋起舞,且有五位仙人降于庭院。
三问
被孔子称为“大孝”的舜帝
舜帝继尧帝而立,是中国上古社会“五帝”中的第四帝。
如果有人问:孔子姓什么?人们会以为他是在开玩笑,甚至怀疑他精神是否正常。孔子当然姓“孔”,还用怀疑吗?可是,有学者偏要怀疑,偏要考证,说孔门一族原先本不姓孔,以孔为姓是后来的事,您觉得这样的考证有意义吗?
孔答:意义是有的,从姓氏之变化可以追寻出一个家族的演变史来。追溯姓氏,说来话长了。我常说自己是殷商之人,殷商的始祖是契。这契可是让我感到荣耀得不得了的千年远祖。契帮助大舜治理国家,辅佐大禹治水,劳苦功高。于是,契被封于商,赐姓“子”。“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子”姓寓义这一族是“玄鸟”之后代。
这样看来,我家祖上该姓“子”。漫长岁月,世事变迁,“子”姓家族也由盛而衰,由衰而盛,几度夕阳红。周武王把微子启封于宋。这是我更直接一点的祖先。这时的孔门家族该姓“宋”。
我的一位远祖正考父晚年得子,生下玲珑乖巧的一个大胖儿子。这使宋君很高兴,热热闹闹地为孩子举行了一个“赐族之典”,赐孩子为“孔父嘉”——当时“孔父”是字,“嘉”是名。
孔子家族的这个“孔”字第一次浮出水面。
中国历史上有个传统说法,叫做“五世乃迁”,意思是经历五代就可以另立新姓了。从弗父何到孔父嘉刚好五世,于是这个家族的这一支就将“孔父嘉”这个名字的第一个字“孔”定为姓了。这姓一定下来就是数千年,再也不愿“迁”了。
命名荣贶(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图说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孔子儿子出生之时,鲁昭公赐赠鲤鱼以表祝贺。孔子就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以感国君之宠信。此事载于《孔子家语》。
四问
孔子极为推崇的周武王
周武王是周代的创建者,是中国传统社会道统中的最重要人物之一。
一般人认为,“孔”有深远、盛大之意,赐之以“孔”姓,是寄托了前辈对后辈的一种希望,祝愿后代能光大祖宗之德泽,成就世代之事业。可是,我们在孔子后裔编的《孔子家族全书》中看到了另一种说法,把“孔”姓与“龙文化”联系了起来。这样说,妥吗?
孔答:后世的书籍中,常把“孔”姓与“龙文化”联系起来,以体现“孔”姓含义之深刻。“孔”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左边是一个“子”字,右边是一个“乙”字。“子”,很清楚,是我孔子远古家族的姓。“乙”是什么呢?我们的民族是富于想象力的,说那是一只迎着朝阳展翅而飞的燕子,也就是《诗经》中说的“玄鸟”。后来,社会发展了,进而视为“龙”。看,“乙”字的字形曲曲弯弯的,上为首,下为尾,不就是一条活灵活现的“中华龙”吗?以“乙”配“子”,不正好应了“龙的传人”的说法吗?我认为,这样联系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样读解,也是挺有诗意的!
孔子之父叔梁纥墓
元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始立墓碑
孔宅故井
五问
至圣庙牌匾
您的父亲叔梁纥,是位平民身份的武士,在战乱频仍的春秋时代,武士以千万计,一般都活不成名,死不传世,为何唯独您的父亲事迹昭于史乘、英名传之后世呢?
孔答:我父亲在世时大约是我孔族迁鲁的第三或第四代,没有什么根基。《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生鲁昌平乡陬(zōu)邑。”这“陬”是山脚、山的角落的意思,说明当时孔家居住的地方不一定是穷乡,但肯定是僻壤。我父亲叔梁纥当了陬邑的大夫,相当于一个大村庄的保卫干事。
据《左传·襄公十年》记载,在一次逼阳人与晋人的战斗中,叔梁纥大显身手。逼阳城有两重门,一为晨夕开关出入之门,一为战时用的重门。晋人攻来,逼阳人先是开晨夕之门诱对方入内,当晋人部队进入一半时,逼阳城的重门突然放下,将已入城的与未入城的部队一切为二,欲分而歼之。这时,随晋军而至的叔梁纥挺身而出,双手托起重门,让进城的队伍顺利退出。这一事迹使原先没有多少名气的叔梁纥一下成了力大无比的英雄,连《左传》也记述了。这对我后来形成“知、勇、仁”的道德观大有助益。
尼山鸟瞰
六问
下马碑
金代明昌二年(1191年)孔庙始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石碑,今碑为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重刻。此碑是尊孔的生动体现。
关于您的出生,从来语焉不详。从各种史料看,大致有“野合”说、祈祷而生说、梦生说、私生子说,种种说法都有一些因由。在您看来,哪种说法更符合实际呢?
孔答:“私生子说”的根据是说我自称“吾少也贱”一语,把“贱”解释为身份低贱的“贱”了。其实,此“贱”是说贫贱,是指社会身份的卑贱,不能入属于贵族阶层的士君子之林,与私生的“贱人”无涉。至于“祈祷而生说”和“梦生说”,都是一种颇具神话色彩的荒诞之说,说我的父亲和母亲祈祷于尼丘山,感受黑龙的精灵而生我。此说见于东汉郑玄《礼记·檀弓正义》所引《论语撰考谶》。《春秋演孔图》中说我:“母征在梦感黑帝而生”。这种荒诞的说法,实在玄虚至极。不过,在原始宗教还有市场之时,将出生附会于神话,是不足为奇的。
说实在的,关于我的身世,还是司马迁说得比较符合实际。他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对于“野合”,后人又作了随意的解释和附会。唐朝人作过一个解释,认为这是叔梁纥年老而颜征在年少,两人的结合不符合礼仪。如唐朝司马贞所撰《史记索隐》便说:“今此云野合者,盖谓梁纥老而征在少,非当壮室初笄之礼,故云野合,谓不合礼仪。”
孔子故宅门
七问
曲阜城鼓楼
这就向我们透出一个信息:总体上看,唐朝是一个极为开放的社会,但在婚姻问题上又是相当保守的,保守得有点儿拘谨,认为只有“壮室初笄”的结合才符合礼仪,孔父孔母之合就不合礼仪。对吗?
孔答:我父亲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他先娶了鲁国的施氏,生了九个女儿,但是没有儿子。在男尊女卑的社会,没有儿子是备受歧视的。于是我父亲又纳了一名小妾,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孟皮,但又是残疾。于是我父亲娶了我的生身母亲颜征在。当时我父亲已经66岁,而我母亲还不到20岁。须知,我父亲的一娶再娶,正是为了符合当时的传宗之礼,唐代人所说不合礼仪论,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观川亭
相传为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处,金代建亭纪念。观川亭位于尼山孔庙东南角,下方就是夫子洞。
野合图
八问
曲阜城钟楼
《史记》有载,您母亲颜征在十分忌讳你父亲墓之所在,在生前从没告诉过你是谁的儿子,因此您才不知道父亲叔梁纥葬在哪里。您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有人猜测那是因为他们的结合不光彩之故。您认为是这样吗?
孔答:这完全是一种想象和猜测。把“野合”解释为“男女苟合”,主要是后代人的说法。春秋时期保留着许多原始的婚俗遗风,“野合”并非像现在这样被人嗤之以鼻,墓砖、岩画、绘画、雕刻中常有“野合图”,野合之风沿袭甚久。当时,我的父母“祷于尼丘”,尼山上的“夫子洞”,很可能就是他们谈情说爱的地方。
尼山上的“夫子洞”
九问
圣人之门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贫且贱。”您自己也一再说“吾少也贱”。这样一种生活境况,具体表现如何?
孔答:可以说,《史记》中说的“贫且贱”和我自己说的“吾少也贱”是一回事。“贫”是讲家庭的经济状况,“贱”是讲家庭的社会地位。“贱”则必“贫”,“贫”而益“贱”,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春秋时期,曲阜也不算小去处。自从周公旦受周武王封于鲁后,就建都于此,城市也就热闹起来了。除了本地土居的之外,还有许多来自南北东西的外乡人。历史地看,我也算个外来户,属于“贱”的家族。三岁时,父亲过世了,家道越发败落,我这个小家不只社会地位“贱”,在家族中的地位更“贱”。为了躲避族中有权势者的白眼,也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母亲带着我搬到了曲阜城中稍为僻静一点的阙里。
我少时的“贱”,张居正在《论语别裁》中释为“既无官守,又无言责”,其实更主要的是“贱”在大部分时间与那些“贱人”混迹在一起,与坊间称不争气的孩儿为“贱骨头”近似。吹吹打打的“儒术”就是我在少时学会的。此外,我还学会了钓鱼,学会了打猎,学会了赶牛车,学会了做家务。我把“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连在一起说,就是这个意思。
俎豆礼容(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年少好礼”(《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五六岁就摆祭器,模仿周朝各种礼仪,远胜其他一起游戏的同龄儿童,不用学习就心领神会,此为天赋秉性,所以孔子从小聪颖,名闻列国。
十问
鲁司寇像
传晋代顾恺之绘,也有说为唐代吴道子所绘。
家境低“贱”问题,您多处说到了,而“贫”的问题,您却闭口不谈,至少没有直接讲到这个问题。那是因为不想谈呢,还是耻于言及?
明代木刻孔子像
图写孔子幅巾束首,身着素袍,长眉垂视,容貌安详肃穆。上题“先圣别像”,“别像”是对正像而言的。因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图像已定型,衣冠皆按历代敕封圣号之制而绘,此图非庙堂敬奉祀拜之圣像,故称“别像”,以示敬重。
孔答:的确没直接讲,但是,如果是细心的读者,一定可以在我的一些言行中隐约察觉到。我在《论语·述而》中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把当时的生活场景写活了:吃着野菜饭,喝一口白开水,把一天的日子打发过去了。晚上,连个枕头都没有,手臂一弯枕在头下就睡着了。那样的生活不是也很快乐吗?我那是在自嘲,自我作乐。我还在《论语·宪问》中发了一句感叹语:“贫而无冤难!”那贫困潦倒的滋味,是怎么也忘不了的。我闭口不谈家境之清贫,也算是一种修炼吧!
孔子像
此为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的木刻版画,选自《历代古人像赞》。孔子头戴冠弁,穿袍佩剑,寿眉苍髯,拇指相印。
十一问
孔子为鲁司寇像
明佚名者摹唐吴道子画,并书宋高宗制孔子赞诗。
有的人面对“贫且贱”的家境,苦恼着,甚至消沉了,而您不是这样的人。这种家境对您一生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孔答:影响可说是至深至大。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让我接触了社会底层,走上了一条与当时的一般士人完全不同的人生之途。我这个人比较懂得“人”,懂得“人性”,懂得“爱”的重要性。
二是让我懂得了“富”的意义和价值。这对个人与社会都是一样的。我在《论语·述而》中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我不讳言“富”,但不是要那种坐享其成的“富”,而是要通过劳作“自求”的富。
三是“贫且贱”成了我不倦学习的巨大驱力,这一点更为重要。母亲为我迁居曲阜城西南隅的阙里。那里是文人学士聚居的地方,典籍丰富,学者众多,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除了读书本上的知识外,我还学习礼仪,弄些泥捏的盘盘碗碗,练习磕头等礼仪。我还一有机会就出入于太庙,问个没完没了。我在民间学到的种种“鄙事”,对我一生发展的影响,是怎么估计也不过分的。
孔子落凡(清代杨柳青年画)
图说孔子在母亲怀里,空中有仙女吹笙,左边有麒麟口吐玉书飞天。此图意在刻画孔子降生不凡。
十二问
孔庙同文门
一面是长知识,一面又是长身体。到十五六岁时,您就长得明显比一般人高。您喜欢走动,常到市中心去走走,结果引起了轰动。有那么回事吗?
孔答:确有那么回事。《史记·孔子世家》有那么一段话:“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但把我的身高和我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了。东周时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三点一厘米,《史记》说的九点六尺,合现在的二点二一米,那不是十足的小巨人吗?这样一个小巨人一旦在公众场合出现,不引起轰动才怪呢!人们大呼“长人!长人!”也是情理中的事。
孔子行教像(清代纸本笔绘)
十三问
入平仲学图(清代木刻)
图中屏风下晏平仲坐于几案前教儿童们读书。孔子作为学龄儿童躬身袖手于桌前,向老师鞠躬,平仲拱手还礼。此图刻画孔子七岁时入晏平仲乡学读书,足见圣人学问并非生而知之。
您对自己的“人生地图”作了极为清晰的描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人生地图”重彩浓墨的第一笔就是“十五而志于学”。对这个“学”字,人言人殊,先生的意见如何?
孔答:两千五百年来,对这句话的解释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朱熹认为:“古者十五而入大学,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朱子集注》)张居正则进一步加以发挥,认为志于学就是“志于圣贤大学之道”(《论语别裁》)。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则认为:“孔子十有五而始志于学,不过晚乎?”由此推断,“志于学”实质就是“志于道”。李泽厚则在《论语今读》中说,十五而志于学,就是“十五岁下决心学习”。
以上这些说法都有些道理,但都没有结合我幼年时的经历去考察。前面说了,我幼时“贫且贱”,虽说在与下层民众接触过程中学了不少知识、技能,被公认为“多能”的人、“知礼”的人。但是,因为家境的原因,十五岁之前我还没有系统地学过《诗》《书》《礼》《易》等书,而这些对一个真正的文化人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到十五岁时,我懂事了,就决心专心致志地学习这些中华原典了。到了晚年,我整理原典可以看作是“十五而志于学”的继续和必然结果。
载官乘田图(明代木刻)
图中桌上有笔墨纸砚,孔子坐在桌前,旁有少年牧童两人,下有牛羊羔犊。此图刻画了孔子曾为鲁国正卿季氏家主管牲畜之事。孔子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这里既反映了孔子的谦逊,又不避讳管理畜牧的经历。
十四问
大中门石柱础
“大中门”位于孔庙第四进院内,始建于宋代。“大中”之意源于孔子倡导的“中和”思想。
在您十五岁至三十岁之间,可记之事似乎不多。是的确无事可记呢,还是不想多所赘述?
孔答:也不能说是完全无事可记。比如,我十七岁时失去了母亲,我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儿。十九岁时我结了婚,第二年有了儿子伯鱼。在此期间,我还当过仓库管理员,当过会计,为人看管过牛羊,有人释此为“初仕”,显然是不准确的。我家境困顿,不寻点这样那样的事做做,生计如何解决?怎么可以称为“仕”呢?
这十多年间,应该说我把主要精力都花在读书上了。“志于学”不会只是十五岁那年的事,尔后多年我都在苦读,真可谓十年寒窗。《论语》首篇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句,是我毕生学习的心得。如果十五岁至三十岁这段时间算是我对中华原典的“学”的话,尔后毕生就是“习”了。
除了闭门苦读外,我也一如既往地走实践中学习之途。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我二十七岁。大学问家郯子到鲁国讲学,我马上前往求教,他可是我学术上真正的启蒙之师。此期间我还向师襄学琴,这对我的影响也是至大至深的。我还学了射御之术,《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j ué)相之圃,盖观者如堵。”表明我学得还不错。“学无常师”,主要指的是这段时间。
陈设俎豆图(清代木刻)
图中松下案上,陈设俎豆瓶炉等祭器,幼年的孔子双手揖拜于前,三童跟后吹奏祭礼之乐,意在说明孔子从小好礼、学礼。
十五问
至圣林
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
您说自己是“三十而立”,此言后世视为人生隽语,但对它的释义是很不相同的,大多数学者谓之为“立于礼”。您认为是这样吗?
清代玉石浮雕《孔圣弦颂图》
原石刻于康熙年间。图上有题赞,歌颂孔子的忠恕之道,贤于尧舜,令历代帝王起敬,为古今学者之师尊。
孔答:有人引述《左传》上说的“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这段话,断定我的“三十而立”就是“立于礼”。我觉得此言对但不全对。
说其对,是因为到三十岁上下时,我在礼的学习上的确是很有心得了,在这方面的名声也比较大了。
说其不全对,是因为那样说是以偏概全的。三十岁时我“立”得起来的,不只是礼,在诗学上,在春秋学上,我都“立”得起来了。三十岁是我学术上自立门户、自成一家的时期。学者们往往忘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我聚徒讲学、创立私学,正是以三十岁那年起始的啊!这不正好为“三十而立”作了最好的注释吗?因此,与其说“立于礼”,还不如说“立于学”更妥当。
十六问
汉魏碑林
孔庙内存汉魏六朝石碑二十余通
这可是个大问题。请您说清楚,您开创私学真的是在三十岁前后的事吗?招徒讲学,在古代是件挺大的事,您三十岁时创立私学的条件真的成熟了吗?
孔答:我在三十岁前后已招徒讲学,是铁板钉钉的事。《左传》上有记载:“琴张闻宗鲁死,将往吊之。仲尼曰:'齐豹之盗,而孟絷(zhí)之贼,女何吊焉?’”齐豹是卫国的司寇,孟絷是卫灵公的兄长,他们在内部的争权夺利中为“盗”为“贼”,而背后离间的就是宗鲁。宗鲁被杀后,看重朋友情谊之道的琴张想去吊唁他,作为琴张之师的我就出来说了一番话,劝阻了他。这段话记述在鲁昭公二十年的史事中,那年我刚好是三十岁。
《左传》里还记述了一件事: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我当时三十四岁,将要死去的鲁大夫孟僖子对大夫们说:“孔丘,圣人之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孟僖子死后把两个儿子交给我当学生,后来都成了我的早期著名弟子。
这说明,“三十而立”对我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这里的“立”,标志着我开始招徒讲学,也标志着中国私学的创立。
孔子讲学图(明代绘图)
图绘孔子手执如意,坐于磐石讲学,身旁四弟子侍陪。山下有弟子捧竹简、琴瑟等,三五成群纷纷往谒,说明孔子弟子众多。
十七问
西庑(局部)
孔庙奉祀孔子弟子及历代先贤先儒的地方称为东西庑。今存建筑为雍正二年(1724年)重建。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了大的变故,三桓联合起来击败鲁君昭公,昭公被迫逃到齐国去,此后鲁国七年无君。您以一个著名学人的身份随君去齐。这七年,正是您三十五至四十二岁的年龄阶段。您说的“四十而不惑”,可与上面那事件有关?
孔答:不少学者喜欢离开我的生活实际来议论“四十而不惑”,说什么“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则知之明而无所事守矣”(《朱子集注》),认为“不惑”就是“无所疑”,就是“知之明”。此说太复杂了。如果将“不惑”与我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看,就一切都清楚了。
我在齐国,齐景公接见了我这位文化人,说要给我尼谷作封地。后来他听信了属下的话,渐渐疏远我,但还是要“以季孟之间”的待遇优待我。再后来,在齐君的默许下,有人要加害于我了。这样的一变再变,使我大彻大悟——不惑了。一是不惑于齐景公这样的国君的花言巧语,二是不惑于金钱地位。
不惑,是一种自我的觉醒。这时想得更多的是以自我之力改造社会。从齐国返鲁和此后的一段时间,是我的私学大发展的时期。这第一次出国,使我成了一个国际化人物,弟子“至自远方”,各国的都有了。
先圣像(明代木刻)
画中孔子头顶云头形式的蓬冠,穿裙裳深衣,腰间系带佩剑,正是“义诛正卯”之威严写照。
十八问
孔林一角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您四十八岁,季氏家臣阳虎(又名阳货)权势日大,形成了“家臣执国命”之势。阳虎为了追求名人效应,多次求见您,您就是不见。这也是一种“不惑”的表现吗?
孔答:当然是。这事都记录在《论语·阳货》中。说的是,阳货多次求见,都被我婉拒了。后来,阳货送来一只上好的火腿(即所谓“归孔子豕”)。阳货的如意算盘是:礼仪规定,大夫对士有所赠,士必登门拜谢。我想了想,去还是得去的,但我挑个你不在家的时候去致谢,不就既不失礼又不见面了吗?不巧,在去的路上碰见了阳货。阳货逼我出山,我虚与周旋,说:“好好,我将会出仕的。”我料定阳货的日子不会太长的,过后必是“吾将仕矣”的景况了。在这场斗争中,我的“不惑”之态表现得很清晰。
晏婴阻封(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甚为高兴,欲将尼溪封给孔子,遭到晏婴阻拦。其理由是,孔子效法古人的主张不能实行,让他来改变齐国风俗不合先王之遗愿。齐景公只得听从晏婴的意见,对孔子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遂离齐国。
十九问
司寇像(明代)
摹唐代吴道子孔子像而成
不愿与阳虎同流,的确很明晰,但在不久后季氏私邑费之宰(费县的县长)公山弗扰想让您一起去起兵反季氏时,您就想去了。这与“不惑”又有什么关系呢?
孔答:此事在我与弟子子路之间还引起了一场争论呢!子路说:“什么地方不好去呢?偏要到这个坏东西那里去?”我回答道:“我难道会白去吗?我是想利用他在东方复兴西周文化呢!”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不惑”,而且是更高层次的“不惑”。
诛少正卯(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任大司寇摄行相事第七天诛杀少正卯。子贡问其罪行,孔子说:“天下有五恶,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赦免!”操政大事三个月,就出现大治景象:路不拾遗,男女有别,货物不虚价,四方之客纷至沓来。此事《史记·孔子世家》有载。
二十问
钧天降圣(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孔子出生前,其母颜征在听到室外奏起优美的钧天之乐,伴随音乐还传来“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的声音。据载,孔子出生后有“日角月准,河目海口”等异相四十九处之多,可谓“器宇不凡”。
最有意思的是《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段话:“定公九年,阳虎不胜奔于齐。”“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这可能是您一生中官运最亨通的一年。您欣然应命,走上历史前台,这与您说的“五十而知天命”又有何关联呢?
孔答:当然是有关联的。我在前面说到“吾将仕矣”、“吾其为东周乎”,都强调了一个“吾”字。我简直有点儿跃跃欲试了。三桓靠不住,阳虎靠不住,公山弗扰靠不住,那些据说是友邦的齐君之类也靠不住,我觉得只有靠“吾”了。刚巧阳虎败亡,三桓弱势,鲁君复国,我就自然而然地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了。当时,我是想大干一番事业的。
化行中都图(清代木刻)
图中以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描绘孔子坐于宰署、牵驴者赶路、商贩提秤衡物、女子交谈、路中遗物等情景,意在歌颂孔子为中都宰时买卖公平、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
二十一问
顾炎武像
顾炎武对孔孟的“亡国论”作了新解:“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日知录·正始》)
您当上了司寇以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参与“夹谷盟会”。这次盟会中,您使鲁国取得了全胜。您的外交经验有那么丰富吗?
孔答: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我以相礼的资格参加齐鲁两国的“夹谷盟会”。这次盟会的成功主要不是靠外交经验,而是靠一种精神气质。在盟会前,鲁定公没有做任何的准备,我要求一定要有文武官员相随,以防不测。会上,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我处处“以君子之道辅其君”,完全按照礼仪办事,使齐景公深感惭愧,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归还了鲁国的郓、汶阳、龟阴三个城池,创造了鲁国外交史上多年未有的胜绩。
夹谷会齐(一)(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鲁定公十年,齐鲁两国会盟于夹谷,孔子相礼。齐奏乐羞辱鲁国君,孔子愤怒地说:“在两国结盟永世和睦之时,羞辱国君者当以斩首!”齐景公惭愧又惧怕。此事在《史记·孔子世家》有载。
夹谷会齐(二)(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夹谷会盟之后,齐景公深为失礼而悔。史载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根据齐鲁两国签订的盟约,便将齐国侵占的郓、汶阳、龟阴归还鲁国,以表“谢过”(《史记·孔子世家》)。此为孔子之功。
二十二问
圣府门
您为鲁定公制定了“堕三都”的规划,而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施。请问,您这样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孔答:外交上取得胜利后,我就和鲁定公谈论治国方略。我说:“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任命仲由(子路)为季氏宰,对三桓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即“堕三都”。大夫的专横,这可说是百年积弊,为此,我是下了最大的决心的。鲁定公的军队攻下了叔孙氏的封邑郈和季孙氏的封邑费,欲攻孟孙氏的封邑成,未成功。总体而言,是“三都堕其二”,成果是不小的。三桓势力受到打击后,鲁国的整体面貌有了改变。但是,我“堕三都”原先设定的目标没有实现。我是想借此强公室、弱私家、尊君卑臣,这些,在当时尽管没有做到,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归田谢过图(朝鲜木刻)
其意是歌颂孔子在夹谷会齐中所起的作用
清康熙年间木刻《夹谷会齐图》
同选自明代彩绘绢本《圣迹之图》大同小异。孔子在台阶上拱手行礼,请命有司处分那些以声色迷惑诸侯者,使得齐景公深感失礼,并对鲁国有点畏惧,随后就遣使者把以前强占的鲁国三地归还给鲁定公。
二十三问
奎文阁重檐殿角
据史书记述,您后来又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三个月间鲁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男女行者别于途,途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您的本领真有那么大吗?
孔答:这一问题问得好!我哪有那么大的本领,把鲁国治理得“途不拾遗”。“途不拾遗”是我在《礼记·礼运》篇中设定的大同境界,是要几十、几百代人奋斗才能达到的,我花三个月怎能达到这一步?在我当政的数月间,鲁国的面貌有点改变,但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史书上说我有那么大的本领,那是溢美之辞。
奎文阁
孔庙藏书楼,北宋始建,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扩建,是著名的木构楼阁之一。
二十四问
齐赠美女
您说得完全有道理,这个问题以前学者们都没提出过。这里要问的是,那后来的“齐人归女乐”又是怎么回事呢?
孔答:齐国是运用两种手法来对付鲁国的变化的。一手是放出风声,人为夸大鲁的强大,大叫大喊:鲁国强大了,不得了了,对邻国是个威胁啊!另一手是采取拉拢腐蚀的手段。齐君从齐国选了八十名美女,送给鲁国的当政者,还送了披彩衣的马车三十驾。齐人将女乐、文马陈列在鲁城南高门外。当政的季桓子看了三日,乐此不疲。鲁君以外巡为名,也去一饱眼福。最后,季桓子接受了女乐,三日不理朝政。我觉得这些为臣为君者都是没有希望的,就下定决心外出周游。
女乐文马(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图说孔子执政,鲁国日盛。齐国害怕鲁国称霸,便采黎鉏之计,赠送鲁定公女乐八十人,文马三十驷,企图使鲁国君臣玩物丧志。鲁君接纳中计。孔子闻之,甚为不满。此事《史记·孔子世家》有载。
二十五问
孔子跽坐像(明代拓本)
刻画孔子跽坐状,华冠如莲,口微张,似在宣讲“恕道”。其像纹线流畅,人物传神。
关于您离鲁周游之事,有种种说法。有的说是不得已的流亡出走,有的说您早有去意,此次只是借“齐人归女乐”事件为由头出走而已。对您出走时的心境,人们也特别关注。有人说,那时您的心情一定是很悲观的。是这样吗?
孔答:我那时的心情如何?你们以为我悲观吗?错了。历史已经给我作出了定评,说我是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我遇事从来不会悲观,我还要走我的路,行我的道。
我再说一遍,我不会悲观,但我感到悲哀,那就是鲁公、季桓子这些人会被几个美女打倒,全不顾国家社稷。“哀莫大于心死”啊!我与这些人是不可能合作的。我的出游,是为了寻找一条拯救生民的新路。
因膰去鲁(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图说鲁君上了齐人的当,“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史记·孔子世家》),整天沉湎于女色而不事朝政,连祭祀后的胙肉也不按规定分送大臣。孔子深感国君无救,只好辞官离开鲁国周游列国。
二十六问
碑林一侧
据说您出游时说了两句话。一句是:“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另一句是:“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说的是什么意思?
孔答:这是我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时说的。前一句的意思是:我这个人是为道而生、为道而作的。如果这个国家当政的是有道之君,我当官拿俸禄心安理得;而如果当政的是无道之君,当官拿俸禄我觉得是一种可耻。这就把我离开父母之邦鲁国的意思表达清楚了:我不愿为了生计低头哈腰地去服侍一个无道之君。后一句话是说:道是否能实行,是一种天命,个人是强求不得的。这表示我对行道的认识上了一个台阶。人应循道而行。我的决然离去,也是为了寻找一种更合适的行道方式。我所说的“六十而耳顺”,也可以解释成顺道而行。
元代木刻《鲁司寇像》
图中孔子头戴冠弁,穿斜领素服,长眉乌须。图上书“鲁司寇像”,下有“玉纽、色绿、簪黄、缨紫、褐裘”小字。孔子于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时为司空,又为大司寇。
二十七问
董仲舒像
西汉大思想家董仲舒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先后上书给汉武帝三封对策书,后世称为“天人三策”。他在第三策中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的著名论点,提出统一全国思想于儒家学说。他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您一去就是十四年,离开时五十五岁,重归故国时,已是近七十的人了。在这十多年中,您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孔答:我想得最多的是两件事:
一是“追迹三代之礼”。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代”在我心目中是理想社会,追迹“三代”,就是要把“三代”治世的经验发掘出来,那比花那么大气力解决一国一地的治乱问题意义要大得多。
二是“后百世可知也”。前面讲到,中国传统意义上,一世为三十年,百世则是三千年。我不是追求现今怎样怎样,而是追求造福于三千年后的子孙后代。这样一想,还有什么想不通的?
答弟子问图(明代木刻)
图中孔子坐中间,七位弟子立于身边聆听,前方有三位弟子似在提问,每人的眼神都显得很专注。
二十八问
董仲舒墓
董仲舒的上书,加快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步伐。此后孔子被抬上“教主”的高位,董仲舒也作为经学大师而被尊崇。明正德年间,陕西巡抚王诩修建陵园,称“董子祠”。清康熙六年(1667年),重建祠堂三间,并于大门前立石,上刻“下马陵”三字,后又重加修缮。
史载:“孔子西行不到秦。”周游列国,走了那么多国家,为什么不到秦国走一走、看一看?是不是因为对秦这个国家不了解?
孔答:不是。我对秦这个“虎狼之国”还是有相当了解的,我在《论语》中也一再提到秦国。但是,话还是要说回来,我的出巡西行,完全是一次寻访“三代之迹”的文化苦旅,是一次中原地区的访古之行。因此,访秦也就不在我的计划之中了。
职司委吏(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孔子“为季氏史,料量平”(《史记·孔子世家》),在担任季孙氏管理仓库的委吏,尽责尽力,做到仓库充盈,账目清楚。其政绩为后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九问
汉明帝像
在中国古代,共有十二位皇帝亲赴阙里祭孔,而东汉时期就有光武帝、明帝、章帝、安帝四帝去曲阜亲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明帝祭孔时,将孔子与其他七十二贤一并祭祀,规格明显提高了一大截。
十四年后的归国,是因为“追迹三代之礼”已小有成就,还是听到了鲁国的某种归国召唤?
孔答:十四年对一个人来说,是不短的时光。十四年后的决然归国,当然与“追迹三代之礼”取得相当的成就有关,也与来自鲁国的某种召唤有关。大约在我离开鲁国的第六个年头,我就听到鲁国国内的呼唤之声了。季桓子临死前对他的儿子说过,过去我们这个国家由于有了孔子而兴盛起来过。以后你继位后,一定要把孔子请回来。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我的耳朵里。
同时,我又听到了尚在鲁国国内的我的弟子们的呼唤。他们思念我这位老师。我也思念他们,曾叹道:“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论语·公冶长》)我是说,还是回去吧,还是回去吧,在我老家的那批学生又有志向,又有才气,他们没有了我真不知怎么进一步发展自己呢!
为了鲁国,也为了我的三千弟子,我决定回故国。
作歌丘陵(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鲁哀公十一年,鲁国执政季康子派人携带礼物,将年已六十八岁、周游列国十四年的孔子迎请回鲁。孔子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国,感慨万千,作丘陵之歌,抒发自己的情怀。
三十问
汉章帝像
汉章帝曾亲自命儒者讲《论语》。由此,《论语》一步登上了经学的高位。
另外,我们想问问:您选择在六十八岁时回国,这与您已年迈体衰是否有关?史书上没有明言,但隐隐可以察觉到。在陈蔡间绝粮时,“从者病,莫能兴”,年轻人都病倒了,您老人家能不生病吗?在蔡这样的小国,一住就是三年,不是病了,是什么呢?在楚国,大部队前行了,您与几个贴身弟子落在后面,这也暗示您病了。说您身体欠佳,匆匆然回来,是说得通的吧?
孔答:当然可以这样说。当时的人一般能活到五十来岁就算不错的了,我回鲁时已是近“古稀”之年的人了,再要四处奔波,实在有点力不从心了。但是,这只是一个因素,更为主要的是经过十四年的实地考察、访问,我掌握了夏、商、周三代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追迹三代之礼”的目标已大体达到。要知道,十四年,占据了我成年人生的四分之一。那是多么宝贵的时光啊!我得赶紧回去,利用我的余生,与弟子们一起将“追迹”的心得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我还得回去把《诗》《书》《春秋》《易》等古籍整理出来呢!
杏坛礼乐(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孔子回到鲁国,然而鲁国仍不重用。孔子自己也不求出仕为官,每日在杏坛弹琴,与弟子叙《书》、传《礼》、删《诗》、正《乐》、赞《易》。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后来,杏坛成了“万世立教”的首圣之地。
三十一问
孔庙棂星门,喻尊孔如同尊天。“棂星门”三字,系清代高宗弘历题写。
十四年前,您离鲁而去的时候有点凄凉,无人送行,带着一批贴身弟子,坐上牛车就远行了。十四年后,您的归来就比较风光和体面了。这对您来说是个不小的安慰吧!
孔答:归国时,鲁国的确表现了高度的热情。先是当政的季康子向我的学生冉有打通关节,透出一个消息:“我欲召之。”冉有告诉他,“欲召之,则毋以小人固之”,也就是不要让小人从中作梗。两人达成默契后,就付诸实施了。季康子把公华、公宾、公林这些小人赶跑了,我的归国之路也就畅通了。季康子知道我讲究礼仪,就以重礼相迎,表示对我的敬重。
授课图(明代木刻版画)
图中众弟子或立或坐,或聆听或切磋,洋溢着学术争鸣之景象。
三十二问
七十二贤之一:颜渊
孔门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这是孔子门生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
我们想问一个也许会让您不太高兴的问题:您回国后,鲁国的当政者只是把您当作一种古玩式的摆设呢,还是真心实意想用您,想通过您的道术把国家治理好?
孔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回答不可能是非此即彼的。比如说对我的尊重吧,的确是有的。我回国后不久,就被册封为“国老”,这是《左传》上有记载的。国老者,国之大老也,算是最受尊崇的人了。但是,这“国老”云云仅是虚职,除了供吃供穿供住外,没多少实际的意义。他们又时不时来“访诸仲尼”,算是“问政”,但我说了又不听,根本不算数。我就是处于这样一种状况中。但是,这样一种状况倒是最有利于我的古籍整理工作的。
孔子讲学图(南宋木刻版画)
左右听讲弟子共有十人
三十三问
何晏像
从读《论语》到研究“论语学”的转折的代表作是魏晋时期何晏的《论语集解》。何晏在该书序言中说:“集诸家之善说,记其姓名。有不安(妥)者,颇为改易,名为《论语集解》。”该书首创了古籍注释中的集解体例,对后世影响极大。
您归国后,花了极大的精力来整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请问,您从何着手呢?也就是说,您整理古代文化的切入点在哪里?
孔答:问得好!中华文化洋洋大观,不找准切入点,简直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我思索再三后,决定以“乐”为切入点。为何如此呢?理由有三:其一,“乐”与民众最接近,最近于中华文化的源头。源头把握住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其二,就我个人而言,对“乐”最有学养,我在齐国、卫国等国时,都着重研究了中华古乐。以此为切入点,比较顺手。其三,从“乐”开始,就可以进而研究《诗》,研究《易》,研究《春秋》,等等。我曾对弟子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这是讲从整理《乐》到整理《诗》的过程。
退修诗书(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孔子四十二岁时,鲁昭公去世,鲁定公立,大夫季孙氏凌驾国君之上,而他的家臣又掌握鲁国的实权。对此,孔子甚为不满,又不愿出仕为官,于是潜心修订《诗》《书》《礼》《乐》,教授弟子,众至三千,“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史记·孔子世家》)。
三十四问
朱熹像
朱熹在《中庸章句》中,把道统说进一步完善了。他的道统说是这样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颜回、曾参—子思—孟子—二程。这被认为是对道统的经典性归纳,一是以古今圣人为传承,二是以孔孟学说为主干,三是以思孟学派为正宗,其他都被视为“杂统”、“异统”。
我们注意到:生活上的种种打击,尤其是颜渊之死,对您的晚年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是不是这样?
孔答:是的。风烛之年,不只自己的身体不怎么好,更为重要的是不忍看到身边比自己年轻的人逝去。哀公十二年,我心爱的儿子孔鲤不幸去世,那时孔鲤五十岁,我六十九岁。哀公十四年,我的大弟子颜渊去世,那年我七十又一,而颜渊只有四十一岁。白发人送黑发人,哀痛莫过于此。
但是,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尽管不断地遭受打击,身体也一点点衰老,但我还是利用这最后有限的时日,完成了中华古典的整理工作,其中的艰辛唯有自知!
孔鲤聆训图(明代木刻版画)
此图依《论语·季氏》孔鲤“趋而过庭”而作。孔子在前,似有所悟。孔鲤紧跟,作聆训状。
三十五问
至圣庙
鲁哀公十七年,鲁哀公下令将孔子生前居住的三间房子改为孔子祀庙。按周礼,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平民不得立庙。孔子此时的身分为平民,原不能立庙,但鲁哀公似乎已看出孔子的价值,强为之立庙,后人称哀公的这一作为是明智而又有远见的非常之举。庙中立有孔母、孔子夫妇的神位,还收藏孔子的衣、琴、书、车。这些物品一直到汉代还留存在那里,司马迁参观孔庙时还看到了。
您是活到七十三岁高龄辞世的,在您那个时代,实在算是高寿的了。据说,您临终时,还是说自己是个殷人,是这样吗?
孔答:我觉得我的血脉中流淌的是殷人的血统。这种情感是怎么也抹不去的。临终前,我对子贡说:我记得,夏人死了,棺木停放在东厢台阶;周人死了,棺木停放在西厢台阶;殷人死了,棺木停放在东西两柱之间。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我自己坐在两柱之间受人祭奠,那是因为我是殷人之后啊!
不灭的“殷人情结”,永恒不变!
梦奠两楹(选自明彩绘绢本《圣迹之图》)
图说孔子重病在身,拄杖走到大门,抱拳立迎子贡说:昨天梦中坐在祭奠亡人的两柱之间,像是殷商殡丧的祀礼之制。一对仙鹤不知主人命运将终,引颈高鸣于阶前空庭之中,显得一片凄凉。子贡走后七天,孔子辞世,时年七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