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第卅八 显王十八年(魏纪梁惠王十九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十六年,王以韓師敗諸侯師于襄陵。齊侯使楚景舍來求成。邯鄲之師敗我師于桂陵。

十七年,燕伐趙,圍濁鹿。趙靈王及代人救濁鹿,敗燕師于勺。晉取玄武、濩澤。

十八年,齊築防以為長城。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所纪显王年世,列于魏纪。

梁惠王

十七年①,宋景敾②、卫公孙仓③会齐师,围我襄陵③

①魏惠成王十七年,周显王十六年,西元前353年。

②景敾,宋将。

③公孙仓,卫将。

④襄陵,古地名,春秋时宋襄公葬此,故名。战国为魏地,在今河南。

【译】魏惠王十七年,宋国的景、卫国的公孙仓会合齐国军队,围攻我指魏国襄陵城。

【案】引【水经·淮水注】。

【比义】【战国策·齐策】:『邯郸之难,赵求救于齐,……乃起兵南攻襄陵,七月,邯郸拔,齐因乘魏之弊,大破之桂陵。』记事与【纪年】同。

齐田期①伐我东鄙②,战于桂阳③,我师败逋④。

①田期,雷学淇【义证】卷三七:『田期即田忌。……【田齐世家】【索隐】于「田臣思」下注云:「【战国策】田期思,【纪年】谓之徐州子期,盖即田忌也。」……盖名忌字期,邑于徐州,故云然也。』

②鄙,边疆。

③桂阳,古地名,也叫桂陵,地在今河南长垣西,或说在山东菏泽北。另【辑证】谓『桂阳』即『桂城』,非桂陵。

④逋音晡,逃亡,逃跑。

【译】齐国的田忌率领军队进攻我魏国东部边界,在桂阳混战,我国的军队战败而逃。

【案】引【水经·注】。类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索隐】。

【比义】【孙膑兵法·擒庞涓】:『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肢,大破梁军。』事于【纪年】同。又【史记·魏世家】:『十九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年代与【纪年】异。

东周①与②郑③高都④、利⑤。

①东周,西元前440年,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今河南洛阳西,是为『西周』;西元前367年,西周威公死,内乱,分成东西两国,东周都巩今河南巩县。见魏惠王十一年『东周惠公』条。

②与音羽,给予,授予。

③郑,韩哀侯二年西元前375年灭郑,迁都于郑,因徙都于此,故改号称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境。说见魏武侯二十一年,『韩灭郑』条。

④高都,古名,【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高都故城一名郜都城,在洛州伊阙县北三十五里。』即今河南洛阳市南。

⑤利,战国东周地,地近伊水。

【译】东周把高都、利两地给了韩国。

【案】引【水注·伊水注】。

宋剔城肝①废其君璧②而自立也。

①剔城肝,即【韩非子】等所云之『子罕』、『皇喜』、『戴氏』、『司城子罕』等。【辑证】:『司城、剔成一声之转,罕与肝同声通假。司城子罕、皇喜即剔城肝。』

②璧,或作辟、辟兵、璧兵等,桓宋侯之名。注见『桓宋侯璧兵』条。

【译】宋国的剔城肝即司城子罕废弃其君主宋桓侯壁兵,自己代作君侯。

【案】引【史记·宋世家】【索隐】。洪颐煊【校正竹书纪年】卷下系于烈王六年,赧懿行【竹书纪年校正】卷一三补于『烈王七年』,【存真】列于惠成王十七年,【辑校】附于『无年世可系者』。此从【存真】。

【比义】【史记·米世家】:『辟公三年卒,子剔成立。』与【纪年】异。【韩非子·二栖】:『田常徒用德而简公弑,子罕徒用刑而宋君劫。』【内储说下】:『皇喜遂杀宋君而夺其政。』【外储说右下】:『子罕为出彘,田恒为圃地,故宋君简公弑。』另【韩诗】、【淮南子】、【说苑】等书所记与【纪年】同。

郑釐侯①来朝,中阳②。

①郑釐侯,即韩昭侯、注见『梁惠成王九年』条。

②中阳,战国魏地,在今河南郑州东南。

【译】韩昭侯到中阳邑来会见梁惠王

【案】引【水经·渠水注】。

【比义】【战国策·韩策三】:『申不害与昭釐侯,执珪而见梁君。』即指中阳朝见之事。

惠成王十七年,有一鹤三翔①于郢②市。

①翔音详,盘旋地飞。

②郢,楚都之称。春秋楚文王元年前689年始都纪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楚昭王十二年前504都鄀今湖北宜城东南战国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迁都陈今河南淮阳、考烈王十年公元253年迁钜阳今安徽阜阳北、二十二年前241迁寿春,皆称郢。此郢都盖为鄀郢。

【译】魏惠王十七年,有一只鹤在郢市上空多次盘旋。

【案】引唐写本【修文殿御览】残卷。

韩玘①弑②其君悼公③

①韩玘,【史记·韩世家】作『韩姬』,韩国大夫。

②弑音式 , 古子杀父、臣杀君之称谓。

③悼公,【史记·韩世家】【索隐】:『王劭亦云,不知悼公何君也。』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九谓『晋静公』、陈逢衡【集证】谓『韩昭侯』。

【译】韩玘杀掉了他的君主悼公。

【案】【史记·韩世家】:『昭侯十年,韩姬杀其君悼公。』【索隐】:『【纪年】「姬」亦作「玘」。』【集证】卷五〇据此补遗,诸家从之,其年代【史记·六国年表】与魏惠王二十二年同时,【订补】谓『十八年』,误。【辑证】:『韩昭侯十年,当魏惠王十七年』,从之。

十八年①,惠成王以韩师败诸侯师于襄陵②。齐侯③使楚景舍④来求成⑤。公⑥会齐、宋之围。

①魏惠王十八年,周显王十七年,西元前352年。

②襄陵,今河南睢县。

③齐侯,指齐威王。

④景舍,战国楚将。

⑤成,和解。

⑥公,【存真】、【辑校】改为『王』。

【译】魏惠王十八年,惠王借助韩国军队在襄陵大败诸侯军队,齐威王派楚将景舍前来求和。惠王在齐、宋的包围中会见景舍。

【案】引【水经·淮水注】。

梁惠成王十九年③,晋②取玄武3、濩泽④。

①魏惠王十九年,当周显王十八年,西元前351年。

②晋,赵成侯六年前369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封晋君以端氏今山西沁水境,又迁屯留今山西长子境

③玄武,陈逢衡【集证】卷五O:『盖「泫」以脱去水旁而为「玄」,「武」与「氏」又以形近相似而误。』因此『玄武』即『泫氏』,地在今山西高平境。

④濩泽,地在今山西阳城西北。

【译】魏惠王十九年,晋王取得泫氏、濩泽二地。

【案】引【水经·沁水注】。

(0)

相关推荐

  • 战国纪(冬)二十五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 廉颇围燕.以乐乘为武襄君.[史记.赵世家].[史记.乐毅列传] 廉颇逐之五百馀里,围其国.燕人请和,赵人不许,必令将渠处和.燕相将渠以处和.赵听将渠,解燕围.[史记.燕 ...

  • 魏国迁都大梁年代之争

    战国前期,魏国原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禹王城).魏惠王在位期间(前369-前319),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关于魏国迁都的具体年份,因不同史籍记载各异,历来争议不断,迄今未有定论. 魏惠王六年 ...

  • 战国纪(冬)二十

    周赧王五十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 秦王使张唐为大将,伐韩,欲先取阳城,以通三川之路.[东周列国志.101] 五十一年,攻阳城.[秦简编年记] 秦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 ...

  • 《古本竹书纪年》选文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发现,亦称<汲冢纪 ...

  • 95.第卅六 显王十三年(魏纪梁惠王十四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十一年,鄭釐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戶牖.首垣諸邑及鄭馳道.我取枳道,與鄭鹿.王及鄭釐侯盟于巫沙,以釋宅陽之圍,歸釐于鄭. 十二年,魯恭侯.宋桓侯.衞 ...

  • 94.第卅五 显王十年(魏纪梁惠王十一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八年,入河水于圃田,又為大溝而引圃水.瑕陽人自秦導岷山青衣水來歸. 九年,秦師伐鄭,次于懷,城殷. 十年,楚師出河水以水長垣之外.龍賈帥師築長城于西 ...

  • 96.第卅七 显王十五年(魏纪梁惠王十六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十四年,秦公孫壯伐鄭,圍焦城,不克.秦公孫壯帥師城上枳.安陵.山民.邯鄲伐衞,取漆富丘,城之.齊師及燕戰于泃水,齊師遁. 十五年,齊田期伐我東鄙,戰 ...

  • 98.第卅九 显王廿三年(魏纪梁惠王廿四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十九年,王如衞,命公子南為侯. 二十年. 二十一年,魏殷臣.趙公孫裒伐燕,還取夏屋,城曲逆. 二十二年壬寅,孫何侵楚,入三戶郛.楚伐徐州. 二十三年 ...

  • 99.第四十 显王廿八年(魏纪梁惠王廿九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二十四年,魏敗韓馬陵.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穰庛帥師及鄭孔夜戰于梁赫,鄭師敗逋.與齊田盼戰于馬陵. 二十七年五月,齊田盼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九 ...

  • 74.第十五 桓王(晋纪武公元年~十六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桓王西元前719-697年 名林. 元年壬戌十月,莊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萬救翼,荀叔軫追之,至于家谷.翼侯焚曲沃之禾而還,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請成于翼,至相而還. 二年,王使虢公伐 ...

  • 92.第卅三 显王四年(魏纪梁惠王五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元年癸丑,鄭城邢丘.自此韓改稱曰鄭.秦子向命為藍君. 二年,河水赤于龍門三日. 三年,公子景賈帥師伐鄭,韓明戰于韓,我師敗逋. 四年夏四月甲寅,徙邦 ...

  • 93.第卅四 显王七年(魏纪梁惠王八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五年,雨碧于郢.地忽長十丈有餘,高尺半. 六年,我師伐邯鄲,取列人:我師伐邯鄲,取肥.雨黍于齊. 七年,我與邯鄲榆次.陽邑.王會鄭釐侯于巫沙. 古本 ...

  • 76.第十七 釐王(晋纪武公卅九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釐王西元前682-677年 名胡齊. 元年庚子春,齊桓公會諸侯于北杏,以平宋亂. 三年,曲沃武公滅晉侯緡,以寶獻王,王命武公以一軍為晉侯. 四年,晉武公三十八年.晉猶不與齊桓公之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