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昨天看到徐辉老师的一个小文章,很有意思,我引过来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最早时候我发现过这种舌象,一半有苔,一半没有苔,当时都懵了,不知道什么意思。舌象如下
这种舌象比较奇怪,一半有苔,一半没有苔。而且是以舌中为界对称分开。一直不得其解,当有一天看敖氏伤寒金镜录的时候发现了这种舌苔。上面讲到白苔见于一边,无论左右,皆舒半表半里,并以小柴胡汤。左加葛根,右加茯苓。不知道大家看了下面这个舌像有没有思考到,为什么她的白苔只有左边(患者本身的左侧)的2/3的部分。我们讲舌苔在舌面分布的时候和大家分享过。肝胆两侧,舌尖为肝木和心火区,木火都是比较热的,我们经常讲心肝之火。所以肝胆两侧和舌尖舌苔相对比较薄或者没有胎。舌根属肾,属水所以舌根相对来说苔比别的区域能厚一点。所以就出现这种舌苔只占左侧2/3部分的白苔。
《舌鉴》云∶白苔见于一边,无论左右,皆属半表半里,并宜小柴胡汤,左加葛根,右加茯苓。有咳嗽引胁下痛,而见此舌,小青龙汤;夏月多汗,自利,人参白虎。
下面这个医案是我找到的也是关于半边舌的,也是应用小柴胡汤,互为印证吧!舌苔是舌诊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多数医者只注意观寒苔的颜色、薄厚和干润,注意苔的偏正者甚少,根据偏正情况辨证施治者更少。然而偏苔辨证早有记载,如《辨舌指南》:“偏苔者,其苔半布也,有偏内、偏外、偏左、偏右之分。”笔者30年前侍诊于广州伤寒名家黎少庇老师时,曾见一特殊类型的偏苔,以舌部为界,一侧为白苔,一侧为淡黄苔,境地清晰。黎师教诲云:“凡遇此苔当以半表半里论治,因白苔主表,黄苔主里,舌两侧属肝胆部位,今一侧白苔、一侧黄苔,邪在少阳之枢,按少阳病治之。”投柴胡汤果然效若桴鼓。余临证20余年,遇此类偏苔近百例,牢记黎师经验,均以柴胡汤治而获良效。如治一老妇,胃脘痛4个月有余,并左侧腰背牵引作痛,曾服六味地黄丸、壮腰健肾丸,六君子汤等均未奏效。近日夜间腰痛增剧,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舌苔以舌中部为界、右黄而左白,脉弦。乃按黎师经验,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法半夏各10g,党参、川续断、菟丝子各12g,白芍12g,大枣10g,炙甘草6g,生姜9g。3剂,日1剂,水煎服。药后胃脘及腰背疼痛明显减轻。复诊时余未应诊,他医改投一贯煎加味服后胃脘痛反剧,不得眠,又复诊于余。见其偏苔依然如故,仍守上诊之小柴胡汤加味,治疗7天后,苔转薄白,偏苔消失,诸症悉除。本例病者治疗中虽有周折,但最终仍以小柴胡汤收效,可见偏苔在临床辨证施治中的重要作用。其实除了这种半边苔的小柴胡舌,还有一种比较白润的柴胡舌:组方: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按:症状、体征和脉象,在小柴胡汤证的诊断中,比舌象更重要。临床使用柴胡和柴胡类方的主要指征有:
胆经循行部位——侧头部、肩颈部、胸胁部、腰胯、少腹部、腹股沟、下肢外侧等部位出现胀闷、疼痛、牵掣感、感觉异常、肿块、结核等;
情绪波动大,常感郁闷,情绪低落;
脉弦细,或沉弦细。
如果说看了小柴胡舌不过瘾的话,那么再给大家奉上干货:李赛美教授:三句话总结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在临床上的运用非常多,应该说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原文中讲了“往来寒热,休作有时”,所以在临床上治疗各种各样的发热不退,小柴胡汤都有效。现在的柴胡注射液也有非常好的退烧作用,类似于氨基比林,单味的柴胡就有很好的退热作用,但柴胡的功效应该不仅仅是退烧,可能有更广泛的药理作用在其中。小柴胡汤里柴胡的用量很大,原文中用到了半斤,按现在的量是125克,那么一服量应该就是40克。有的同学就会问我临床上是不是也用这么大量,我一般不会用这么大量,一般最多用到20克,柴胡用来解表是要重用的,我看黄煌教授用柴胡40、50克都是有的,但剂数不多,常常用1~3剂,病好了就不再用了,所以量用得比较大,但是遵守了仲景的量。柴胡如果用于疏肝解郁的话,就是用平常量,一般10~15克。如果用于升阳举陷,比如在补中益气汤中应用,几克就够了,一般3~6克就可以。我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病人,尤其是更年期的女性很多都有肝郁,而更年期常表现为潮热、多汗,给这些病人一用柴胡,病人就会反馈药用得不对,汗出会增多,我觉得10克柴胡应该没太大问题,但有些病人的确就会出现服药后汗比较多,后来我把剂量减到8克,就是一二克的差别,效果却有明显的不同,既能达到疏肝解郁的效果,又不会导致病人多汗。后世提到了柴胡劫肝阴的问题,尤其是温病学家提出来这个问题,这种认识在明清时期很流行。我觉得柴胡劫肝阴的问题也不需要看得太重,实际上也要看怎么用、用多少,剂量不同,功效不同,鳖血拌炒当然也是一个运用的技巧,既发挥了柴胡的作用,又防止过于耗散伤阴。所以,我们在临床中柴胡是可以用的,只是用量上要因人而异。原文中讲到病人“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不想吃东西,想吐。在或然症里边还有“或腹中痛”,加减法中加上芍药。肝与脾关系密切,五行上是木和土的关系,肝木太旺乘脾土,所以临床上很多消化系统的疾病也要去肝胆上找原因。古人讲木郁乘土,一点都不假,消化系统的疾病的确跟情志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现在说的肝胆系统的疾病,常常第一表现就是消化道的症状,比如肝病的病人,很多都表现为或腹泻,或呕吐,厌油腻,不想吃东西,但是病位是在肝胆。所以说两者是息息相关的,很多肠胃的疾病都跟肝郁有关,都需要疏肝解郁。所以,小柴胡汤可以用于肝胆系统或者消化系统的疾病,包括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胃肠疾病、肠预激综合征等。原文讲“嘿嘿不欲饮食”,其中的“嘿”通“默”字,反映病人的一种情绪状态,很忧郁,对什么都没兴趣,不想动,不想吃,人可能变得消瘦,很多东西想不开,甚至还可能有自杀倾向。小柴胡汤在这里也大有可为,能够疏肝解郁,服用以后使人很愉快、很舒服。逍遥散也有这样的作用,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来,它是四逆散的一个变方,也跟柴胡剂有关。我记得有一个学生来找我看病,什么问题呢?一到考试就紧张,紧张到什么程度?有一次考试,试卷还没发,这个同学扑通一下倒下去了。是由于要考试紧张到三四夜没有睡觉。紧张到这种程度,怎么样治疗呢?我还是用了小柴胡汤作底方。我有个病人是女孩子,平时乳腺增生,最近做了几次检查,怀疑有乳癌,看了几家医院,意见都不一样。虽然她说自己不紧张,但我知道她很紧张。现在得乳腺增生的人太多了,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极少数是恶性的,等到穿刺确诊,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现在首要的是放下包袱。精神紧张,乳房胀痛,胁肋部有肿块,淋巴结肿大,胁肋也痛,消化不好,这个开什么方呢?当然是“清清楚楚小柴胡”了。最近又遇到一位男性患者,小三阳,睾丸炎,看过好多医生,效果不好,所以病人表现得很烦躁。这种病人不太好处理,需要特别小心。因为已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治疗,吃了很多种抗生素,用了大量的清热解毒药,我就想可能需要用点温药。但是当病人把舌头伸出来后,思路马上就变了,舌红苔黄腻,同时小便淋沥不尽,白浊,有很多黏液。所以开了柴胡温胆汤,仍然是柴胡剂。他不舒服的部位都在少阳经脉,厥阴肝经也在人身之侧,与少阳是表里关系,疏肝也是调胆,气机以畅达为顺。所以,如果抛开《伤寒论》来说,少阳病不一定就是外感病,有很多是与情绪有关,跟人的体质有关。这类少阳体质的人真的太多了,所以柴胡剂也开得太多了。以上这三类,发热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小柴胡汤应用最多的,是根据原文所提炼出来的适应证。当然小柴胡汤肯定还能治疗肝胆疾病,尤其治疗肝病,其抗乙肝病毒的疗效比较好。
文源:一个种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