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什么可看的

不稀奇,反复上演的戏码。

一篇把限电说成金融战的阴谋论文章刷爆互联网,这种文章在过去很难出现在大众视野,而且是如此巨大的曝光量。很多人看了,信了,分享了。再一次,“下一盘的大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效果是那几个公众号意料之中的。只是一种情绪。其中的原因解释,相信我,分享的没几个人看懂了。我反正没看懂,不知道在说啥,全是阴谋论。

仔细想想,过去的杂志就是碎片化的文字。有些人不喜欢看书,但愿意看杂志。因为资讯相对前沿,篇幅较小,排版讲究,图文并茂。

纸媒时代由于编辑制以及创作动机不同,整体的水平都在线。当然在丰富性层面跟今天是没法比的,虽然如今泥沙俱下,垃圾谣言也只多不少。

并非怀念过去,已经回不去了。只是想到这样一个时代,在信息用“海量”已经不足以形容的时代,学会寻找更加靠谱的内容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能力。

阴谋论的文章屡试不爽,流量收割尽在作者掌握。

这就是问题。多数人都在阅读时极少思考,极少极少。文章的分析过程是否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就两点:

第一,哇哦~真是好大的一盘棋啊。被绕晕了没关系,看不太懂也没事,但记住了结论,是一盘大棋!深谋远虑的氛围感这就出来了。了不起。骄傲。有时虽然可能得忍一忍,但值得。

第二,我们和他们。果然,就是有敌对势力想搞我们!

人们热爱阴谋论的一个深层次的心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无法接受浅显的解释。

世界非常复杂,因为无数个人和组织的行动交织在一起。但具体到个人或组织(组织也是由人组成)的行动逻辑,并不难理解。

稍微思考一下,就反过来想。为什么拉闸限电?图什么?动机是什么?因为是政府部门的行为,就可以猜测大概率是有任务指标吧。什么任务指标?为什么?大概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吧。至于对不对呢,那就另说了,也可能是不能说的。

是不是过于浅显易懂了,一点意思也没有?显得水平一般,高度不够。必定是在下一盘大棋!想到自己有幸参与到这场大局里,不知不觉,自我价值感就提升了。所以某些时候“阴谋论”能带来满足感。

市场敏锐。什么内容更受欢迎,背后是一堆人在不停地测试,从数据反馈,从其他热门视频和文章的数据参考。这就是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最大的一种创作动机。也诞生了一些好创意好作品。其实我一直都相信如果创作环境更加友好更加宽松,人们群众也更宽容一点,凭借如此庞大的统一市场,无论观念的还是文艺的,好作品必定层出不穷。从而达到文化输出只是水到渠成。

手机早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生活。娱乐资讯,游戏,沟通交流。从外部看,人只是坐着一动不动,但本人可能已经接收和发出了无数信息。个人意识通过屏幕传输波动。如果解决了吃和睡的问题,理论上人可以彻底活在线上了。放眼望去,人群中全是互不搭理的幽灵。

但线上的交流和面对面完全不是一回事。文字是被剥离的更加纯粹的信息直给。刺激,上脑,方便,上瘾。不少人可能也意识到自己越来越不懂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与人聊天了。线上的交流牺牲了很多珍贵的感受。若感觉不对劲,可以试着放下手机,多跟活人面对面交流。

现实生活已经离不开智能手机了,至少现阶段是不可以,但我自己是在尽量一点点控制时间。目前能做到的是短视频几乎不看,偶尔看到也是因为被传播到眼前了才看看。

想象一下过去几年发生过的上千万个热点新闻,你全都错过了,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会,生活会更健康。当然这是后视镜的观点,有些苛刻了。那些现在几乎被遗忘干净的曾经的热点,其实有它的作用,如同娱乐节目,就是日常的消遣和话题供给,属于一种陪伴。

之前也真不是挖苦嘲讽,我觉得那些动不动就自豪高潮的人真挺幸福的。想想看,你无感的某些事件,你认为是阴谋论,但人家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感。皈依了,就是幸福。

都没什么可看的,可看可不看,所以我知道这个公众号的定位,就是没有定位,碎碎念的,散的文,就是闲聊。有什么聊什么,聊到哪儿算哪儿。

瞧,结果就是这样,日常的感受总在意义和虚无之间摇摆,在有序和无序之间来回。这种波动是你我需要面对的,要对自己的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负责任,要花时间学习思考,学会判断重要不重要的,看什么不看什么。

最后,推荐三本我最近比较喜欢的书(特别好),供各位国庆期间闲着没事看看。

各位假期快乐,国庆后见:)

上篇:聪明人虽然你学不会

推荐:人可以变,但最好还是有点底线

——下面这本是凑单需要时扶贫建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