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不吃糖的童年?宝宝吃糖宝典:3种糖宜吃, 3种糖少吃,还有1种对症吃

甜,是世界赠与孩子的见面礼。

母乳、配方奶是小婴儿们第一口品尝到的食物,其中富含的乳糖有股淡淡的甜味,足以点亮他们的味蕾,令他们从此记忆深刻。

但宝宝噬甜的小习惯,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不少隐患。最常见的就是宝宝吃糖后就不太肯吃饭了。

清代医师张琦认为:“食甘则中气缓而善留,故中满”。

糖会使气血运行的速度减缓,而气血是五脏六腑各司其职的“能量汽油”。脾胃一旦得不到足够供给,运转得慢了,宝宝就会食欲不振、挑食、厌食。

而且,家长们都知道,糖会带来脂肪囤积,对牙齿、骨骼、体质等都有负面影响。儿童肥胖、龋齿的人数逐年攀升,和日常喂养中摄糖过多有很大关系。

那家长是不是就要避糖果如蛇蝎,完全杜绝杜绝宝宝吃零嘴、糖果、巧克力呢?

其实,科学来讲,少量、正确地给宝宝吃糖未尝不可,关键是学会选择不损害身体的“益糖”,拒绝不适合吃的“坏糖”。

如何帮宝宝选“益”糖

3种有益的糖:麦芽糖、黄糖、蜂蜜

麦芽糖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暖脾胃,润肺生津

过去在街边常看到的吹糖人,用的就是麦芽糖。如果要给宝宝选比较好的糖吃,麦芽糖会合适一些。

和加工出来的蔗糖、食糖不一样,麦芽糖是麦芽、糯米、玉米发酵做成的糖,吃起来不会甜得腻口,还会掺杂一点粮食的清甘与微苦。

如果宝宝脾胃偏虚寒,常常因为肚子受凉而腹痛、腹泻,可以少量吃一些麦芽糖。

麦芽糖的甘能健脾,苦能健胃,可以把凉冰冰的脾胃暖一暖。

如果孩子发高烧一场,津液会亏损,可以在温开水中加点盐和麦芽糖,冲出来的糖盐水比白开水更能补充津液。

▶ 注意,宝宝上火的时候不适宜吃麦芽糖。

蜂蜜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肺、大肠经

功效:养脾胃,清肺热,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选择蜂蜜时,最好选择新鲜蜂蜜。在植物花蜜的基础上,经过天然的加工转化,变得更滋润,营养也更容易被身体吸收。

3、4月份是买新鲜蜂蜜的好时节。

但要注意,对于市面上一些掺了糖的蜂蜜,要谨慎选择。

蜂蜜性平,有热证、口腔溃疡、喉咙肿痛的宝宝,可以喝点蜂蜜水缓解症状。

蜂蜜还能起到“保护阻隔”作用,减少外界对喉部的刺激缓解咳嗽;还可以用蜂蜜水润肠燥,对证缓解便秘。

▶ 需要注意的是,1岁以下宝宝免疫系统未健全,吃蜂蜜易患肉毒杆菌中毒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因此1岁以下不可食用蜂蜜。

1岁~3岁的宝宝也要控制蜂蜜的食用量,可以每次用1/3~1/2勺蜂蜜泡温水喝。

黄糖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健脾暖胃,补血行气,润心肺,疏肝气。

黄糖比较温和,十分适合给宝宝吃,家长熬煮糖水时的首选。

经常留意我的食疗方的家长一定知道,我经常提醒,如果中药太苦、宝宝不愿意喝的时候,可以放一点黄糖调味。

▶ 注意,由于黄糖偏温性,宝宝体内有热的时候,暂时不要食用黄糖。

红糖:对症驱寒效果好

红糖

性味:甘温。

归经:归脾、胃、肝经。

功效:补中缓急,活血行瘀,御寒暖胃。

市面上的红糖也很多见。女性朋友宫寒或生理期的时候,一般也爱喝点红糖水。

对宝宝来讲,温和的黄糖比红糖更合适。但在对证的情况下,宝宝少量食用红糖也有益处。

红糖驱寒的效果十分明显。当宝宝伤风受寒,开始怕冷、流清鼻涕,出现即将感冒的征兆时,喝生姜红糖水、葱白红糖饮驱寒,就能很快暖和过来。

如果孩子一直脾胃虚寒,日常烹煮三餐的时候,可以使用红糖代替白糖。

也可以在制作糕点、馒头、小面饼的时候,稍微放一点红糖,给“面色少华”的宝宝食用,能活络气血。

▶ 注意:虽然都是性温,但红糖比黄糖更燥一些,有热证的宝宝尤其不能食用。

此外,市面上常有用冰糖伪造的假红糖,家长要学会辨别:假红糖侧面有明显的3层分层,有白色的结晶体。

不建议用赤砂糖代替红糖,不是一回事。

3种糖要少用:白糖、冰糖、黑糖

古时候白糖、冰糖是可以入药的。

按照医书记载,白糖甘平偏凉,可以清热去火,润肺生津;冰糖甘平,可以和胃润肺,补中益气。

但现代制糖工业一般会在白糖、冰糖中加入连二亚硫酸钠等化学物质,使它们看起来更加“白细”“晶莹”。

所以我很少再用白糖、冰糖治疗咳嗽等疾病了。

日常炒菜的时候,家长可能会放少量白糖、冰糖调味、提鲜。宝宝可以偶尔吃点甘腻的食物开荤,但日常饮食还是要以清淡为主。

吃了些甘腻物,第二天可以给孩子用素食+三星汤助消化。如果出现积食积滞,就要及时消食导滞。

● 推荐课程

黑糖比红糖滋补的功效更猛,也是不太适合宝宝食用的。

除了这三种糖,还有一些家长容易忽略的宝宝摄糖“元凶”。比如:

① 超市中的盒装酸奶,要做出酸酸甜甜的口感都会加入大量甜味剂。酸奶凉性,宝宝喝了还容易腹泻,所以我一直不主张宝宝多喝。

② 每天吃过多高糖水果,也是不可取的。吃水果,要选择合适的,注意寒热性味,少量即可。复习如何给孩子吃水果:☞ 吃水果

许教授小贴士

甜和甘,不是一回事

甜和甘是两个概念。

中医所说的“甘”,是指淡淡的清甘——慢慢嚼一口米饭,舌尖上隐隐的谷物甜味即是甘。

麦芽糖从谷物中来,它的甜味也属于清甘。

甜却是厚腻的,入嘴后让人不断咽口水,有时吃完好久嗓子还感觉齁甜齁甜的。

这种甜和甘是有区别的,吃多了容易堵住脾胃运化。

不过,即使是甘的摄入,也一样要帮宝宝控制好量。

如何养成

宝宝正确吃糖的习惯?

哪有不吃糖的童年呢?那也太苛刻了。

家长只要把握宝宝对糖的正确、少量摄入原则就好:

日常三餐饮食外,宝宝额外摄入的糖分,最好不要超过40g。

对于天生嗜甜的宝宝,家长可以从以下3方面,这样帮宝宝少吃糖:

 1,循序渐进地戒糖

对于糖果、巧克力、小饼干不离手的宝宝,家长可以逐渐把这些换成山楂条、坚果、葡萄干等相对健康的零食。

适量选择低糖水果,实在嘴馋,可以用勺子沾少量麦芽糖、蜂蜜给宝宝尝尝。

对于哭闹着要吃糖的宝宝,家长可以学会和宝宝约定,每周只安排一天“吃糖日”,少量吃几颗。

硬糖会比粘牙的软糖好一些,注意不要呛噎。

 2,用茶代替饮料,戒掉夜奶

你知道吗?含糖饮料是宝宝过量摄糖的“重灾区”,一瓶可乐的含糖量就达37g。

家长可以给宝宝泡茶代替饮料。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菊普等发酵老茶,茉莉花茶、大麦茶、青稞茶都比较适合宝宝体质。

此外,宝宝喝完夜奶不漱口,乳糖对牙齿也有一定的破坏力,很容易出现“奶龋齿”。6月龄以上的宝宝,要逐渐戒掉夜奶。

3,不让糖水影响三餐

甜味会影响宝宝的食欲。

如果想给宝宝煲点糖水、甜汤喝,最好选择中餐、晚餐之间的下午,前后都相距2小时以上,在滋补的同时也起到“加餐”的作用。

本期推送就到这儿啦!

关于宝宝正确吃糖

您都有哪些经验和感受?

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

一起来交流育儿经吧!

有任何问题,或者想进入家长群交流,都可以加许尤佳育儿堂的小助手【立春】的微信咨询哦:xyjyet_lichun

全国著名儿科医生许尤佳

与广东科技出版社

联袂打造的

唯一官方育儿平台

百万家庭身边的育儿专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