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抗争
前几次聊的都是古代名人,今天我们将时间线稍微拉近一些,讲一个20世纪的故事。
每年八月,我们都会组织一次英国经典深度之旅。选择这个时间的原因,是因为那时候的伦敦会进行一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狂欢节,我们希望藉此机会,带大家了解一下英国的另一种文化。
为什么,在以老派、内敛、含蓄著称的英国,会有这么大胆奔放的节日呢?
这就要牵出我们今天的故事主角了,拉美裔黑人克劳迪娅·琼斯(Claudia Jones)。
1915年2月21日,琼斯出生于美丽的加勒比海岸、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9岁时,特立尼达经济崩溃,他们全家迁往美国纽约。
20世纪20年代,一户黑人移民家庭,在美国的生活会如何我们可以想象。
但不管怎样,一家人有吃住,孩子也有学上,算是稳定下来了。事实上琼斯是个很聪明的学生,在初中时就得过“罗斯福好市民奖章”。
然而,书读得好并不足以改变命运,由于生活条件太差,琼斯母亲早早离世,琼斯自己也染上折磨了她一生的肺结核病。
高中毕业时,因为太穷,他们家甚至没能出席毕业典礼。
这样家庭的孩子,上完高中只能去做工了。
虽然在那个年代,高中已经是可以找到不错工作的好学历,可由于她的移民身份,她最终获得在大学洗衣的活计。
— — — — — —
在寸土寸金、光彩耀人的纽约曼哈顿,却有叫哈莱姆(Harlem)的区,这里一直以犯罪率高著称,更是各大帮派曾上演无数江湖故事的舞台。
琼斯告别了洗衣妹生涯,来到哈莱姆做售货员。怎么讲呢,哈莱姆仿佛是黑人的一个家。
从20世纪开始,大量黑人移民进入哈莱姆;二、三十年代的哈莱姆,是黑人艺术的爆发期,被称为哈莱姆文艺复兴。
琼斯与其他充满了理想和抱负的黑人青年一样,加入话剧社、接触新思想;就在这段时间,她开始了专栏写作。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琼斯正式踏上做为记者与社会活动家的道路。
那个时候的美国,许多黑人青年都被马克思主义思想吸引,琼斯也不例外,她加入共产主义团体,不停为弱势群体发声。
琼斯是黑人移民,还是一名女性黑人移民,大概没有人能比她更好地感受什么叫弱势群体了。她指出压在黑人女性头上的三座大山——阶层歧视、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
琼斯被认为比马克思还要激进,因为琼斯是个女人,她不认为资本是导致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的唯一因素。
1949年,琼斯在马克思主义杂志Political Affairs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文章"An End to the Neglect of the Problems of the Negro Woman!” (是时候结束对黑人女性问题的忽视了!)
冷战期间,麦卡锡主义盛行,美国政府对共产主义分子开始清查行动;与此同时,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也在到处“制造矛盾”。
克劳迪娅·琼斯被指控触犯《麦卡伦国内安全法》,驱逐出境、遣返原籍多米尼加;而此时的琼斯,已经因为进行社会活动被逮捕在监狱中。
1951年,36岁的琼斯在狱中第一次心脏病发。到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她却愈发勇敢,她说服其他11位与她一样被驱逐的人提出异议。
但最高法院驳回她的上诉。
不过滑稽的是,她的祖国多米尼加并不接受她,时任多米尼加的英国总督认为她是个麻烦制造者。
最终,基于人道主义,英国政府接受了这个“大麻烦”。
1955年12月,琼斯离开美国,350多个人来到哈姆莱跟她告别。
— — — — — —
既然被标签上了“麻烦”,那就要维持人设。
来到英国后的琼斯,自然不能闲下来。
琼斯住到了伦敦西部的诺丁山区(对,就是那个电影《诺丁山》的拍摄街区),那时候的诺丁山地区和电影里不太一样,没那么文艺小清新,而是一个加勒比移民聚集区。
来到英国后的琼斯沮丧地发现这里和美国并没有太多不同,甚至还要更糟,很多雇主都敢公开声称“不要爱尔兰人、不要有色人种,不要狗!”
琼斯当然不会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退缩,她马上就加入了“英国非洲和加勒比社团”,积极地参与权利斗争活动。
当时的英国,黑人运动高涨,相关团体的影响日益扩大。琼斯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她的事业比在美国进行地顺利,她甚至还前往了苏联和中国,与毛泽东会面交谈。
1958年,她创办了《西印度群岛报》,她认为“不发声的人群会像羔羊一样任由宰割”。
她的收获比预想中更多,不仅仅是发声机会,更多的黑人被唤醒,开始懂得为自己的权利发声。
羊群要变身了。
这时候,就容易火花四溅了。
同年八月,诺丁山地区和诺丁汉市都发生针对黑人的种族暴力事件。黑人族群对社会和前景感到空前的担忧,很多黑人团体的首脑都来拜访琼斯,希望她能出面想办法解决这种困境。
琼斯认为他们需要洗掉人们对暴力事件的不快记忆,于是她想出了一个非常“加勒比式”的点子——举行一次狂欢节。
然而问题来了,这是12月——可真是一个举行狂欢节的好时间!
最终狂欢节在圣潘克斯市政厅(北伦敦)举行,琼斯邀请到著名歌手、乐手等音乐家,并由BBC做了转播。这次活动,琼斯成功地向世界宣传了加勒比地区的优秀文化,并表达了一个理念——一个民族的艺术是自由的起源。
此后五年,琼斯继续在各种地方组织室内嘉年华,并邀请各民族都来参加。
琼斯没能看到她的诺丁山嘉年华搬到室外的那天,1964年圣诞节,她被发现死于自己的公寓内,据推断她在圣诞夜遭遇心脏病发作。
她的葬礼很隆重,根据她的遗愿,她的墓被安置在Highgate墓园、她的偶像卡尔·马克思旁边。
她可能想不到,两年后的嬉皮士们助了一把力,将狂欢节发展到室外;到了后来,诺丁山狂欢节成为世界第二(第一是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全世界各民族都纷纷赶来参加。
下次你来到诺丁山狂欢节,在震耳欲聋的音乐中、在羽毛丝带的缤纷中,会忽然间想起这个女人吗?
今年狂欢节期间的英国深度之旅路线:
英格兰经典深度之旅☜可戳
走,我们一起出去玩!
我们坚持原创,用自己的亲身经验
总结发布最实用可靠的信息
为你展现一幅真实的英伦欧陆场景
探索文化旅行
London
The United Kingdom
info@asiaculturaltravel.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