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的玉雕工具,古人早已使用千年!
在新石器时代,一个至关重要的,制作玉器的原始工具出现了,它就是“砣机”。身为中国古代制玉工艺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工具,它为古代制玉工艺文化,带来的改革是颠覆性的。一直到解放初期的阶段,古老的砣机仍然在使用。
由于砣具是圆形的片状物,所以在旋转起来之后,完全可以提供均匀的、有规则的摩擦力,再通过砣机的持续转动,加上技术熟练的玉工,一步步进行调整玉料的不同位置,完全就可以随心所欲地雕刻出不同形式、形态的玉器,如果没有砣机的出现,仅仅凭着手工的雕刻,来制作那些鬼斧神工的稀世珍品是很难想象的。
如果是单纯的,用手工来制作玉器,就会有很多难以达到的效果。因为用手拿着工具,只能勾勒直线和大曲线,并不能够处理更多种类的线条。所以我们会看到,古代的一些纹饰,有的曲线非常漂亮、优美、规矩,那只有用砣机这个工具,才能做得出来。
1987年,在浙江良渚文化的遗址当中,出土了一件非常完整的“玉杆纺轮”,而就是这件原始的纺轮,非常清晰的记录了当时极度发达的纺织技术。玉器专家们观察它,从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含义。这件玉杆纺轮,造型与厚实的砣机非常相似。专家们认为,如果让玉杆纺轮转动起来,用它来磨制玉器是完全有可能的。虽然说有的专家们,对史前玉器到底是否使用了原始砣机,还存有一些分歧,保持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当他们把探究的目光,转移到商代玉器上的时候,结论却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在商代时期,有非常发达的青铜工艺,无疑地给砣机等相关工具的制作,提供了无限可能。比如“玉圭”这种玉器,它是一个跨时代的问题,十几公分的玉料,整个进行切割,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商代时候的玉圭,绝对是一个分水岭。从这个时期开始,砣机就发挥了它作为工具的巨大能量,除了一些比较大型玉料的切割、钻孔之外,所有卓越制玉工艺,几乎都可以用砣机来完成。
时间到了周代时期,一本名叫《考工记》的古书,记录了周王室的制玉工艺。《考工记》当中有描述,在周代的王室里,分为六种不同的手工艺,而这当中,“玉工”便是周王室最重要的一种手工艺人。在当时的周王室,基本都有专门的玉工负责玉器的制作,现代的考古发现也证实了,在周代时期,玉器的制作工艺,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极度高端的水平。
当历史走到了汉代时期,有一种新材料,被大量的使用,为玉器工艺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这一阶段,铁制品的制作工艺,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由铁制成的卓越工具,代替了青铜工具,这也源于青铜工具硬度比较低,不是很耐磨。当铁制的工具被普遍使用之后,制玉工艺无疑又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汉代的这些玉器,全部都是新疆玉,硬度是很高的,如果没有这些铁工具的制作,它是出不来那些令人惊叹的效果的。由于铁质砣具硬度会更高,耐磨性也更好,所以,这一阶段的玉器不仅造型异常繁杂,而且纹饰也变得更加圆润、流畅。制作出来的一些玉佩,高不过五厘米,但是却用圆雕、透雕、浮雕的手法,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盘绕交错的云龙纹玉饰。可以这样说,源于铁工具的出现,从战国时期再到汉代时期,玉器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此后,铁质砣具便成了最不可或缺的制玉工具,对它的使用,一直持续到解放初期。
一直到解放初期的时候,人类仍然在使用砣机。而当一名技术非常熟练的玉工,单独操作一台砣机的时候,完全变成了个人的表演秀,砣机完全可以随意地被支配,不管是调节旋转的速度、力度,还是不断变换大小不同的工具,它都可以很完美的完成工作,甚至它还可以用锉刀更改工具的形状。
砣机的经历,仿佛就是为了告诉后人,即使到工艺高度发达的时代,砣机工艺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它的身份,似乎并不仅仅是制作一件精美的历史文物,而更像是关于一门古代工艺文明的历史见证!可以说,当砣机的工艺里面,融入了一名玉工的艺术追求的时候,对于玉器的制作,就已经不只是一门古老的手工工艺学问了,人们赋予了给它,穿越历史的艺术内涵,还有丰满的人文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