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交互套路文章的论证要点
细胞交互就像一个逻辑夹层,可以兼容于分子调控、分子交互、分子修饰的模块,那么首先我们探讨一个问题,细胞交互课题适合于什么样的套路框架?
是三元两组交互不是三元交互,因为三元交互发生在一个细胞空间场景内,而且有非常重的论证负担,而细胞交互两种细胞两个场景都需要安排戏份,跟三元交互调性不搭,而三元两组是发生在两个场景内的,放在两种细胞,逻辑上更加清晰,层次特别分明。
三元两组交互,中间共用的分子类型不同,既逻辑简单,又适合于细胞交互课题设计,是策略上的优选。
从主变量分子进入到细胞交互,关于上游调控因素要注意,除了常见的表达调控,像转录、剪切、转运、翻译等环节都可以被调控,还有分泌调控的上游机制。
而下游调控,根据参与细胞交互的主变量分子类型不同,也兼容了几乎所有模式,下游更好掌握,因为就是单细胞体系的一套原则,上游是大家容易忽视的部分,特别要小心。
由此可见,细胞交互类的课题,配合两组交互,再有分子修饰横纵嵌套,就到顶峰,三元交互并不适合细胞交互课题。
因为细胞交互课题论证步骤过于繁复,所以论证省略就是经常会看到的现象,我们要区分哪些因素可以省,哪些因素不能省。
第一种省略是细胞交互不做全套,只是围绕供体或者受体细胞一种模型来展开。
第二种省略是两种细胞交互模型建立,条件培养刺激获得表型,包括分子经由分泌或者囊泡参与细胞交互的证明完整,但是机制只有一半,都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展开。
第三种省略是用更简单的实验设计,来替代细胞交互标准的干预策略,比如A细胞外泌体处理B细胞,同时在B细胞里逆转主变量观察表型变化,用证明A细胞外泌体主变量表达变化和B细胞内操作主变量观察表型变化来替代。
在论证规则上,细胞交互需要增加的模块是证明主变量是在细胞外的,既然是在细胞外,那么怎么出去的,以及怎么摄入的,就值得论证,这部分的工作量接近于单变量论证,相当于细胞交互课题哪怕不做机制,单变量论证也是两倍工作量。
细胞交互论证还有一个与单细胞不同的地方,就是Rescue设计经常跨越细胞,建立胞外胞内同时操作的回复策略,由此既证明表型依赖于分子调控,还证明表型依赖于细胞交互。
最常见的这种设计是一个操作单元在供体细胞,然后将其细胞培养上清去处理受体细胞,再受体细胞回复另一个变量,再观察表型回复,这种模式融会贯通,是细胞交互最最精华的数据表现所在。
再加上供体细胞一组交互完整论证,受体细胞至少一组交互完整论证,至尊套路拆开了模块,也就是这般而已。
如果分子交互基础上还有分子修饰,那就算是诚意满满了,让人心生敬意。
我们学习了逻辑思路,就从细胞交互+三元两组交互来建立论证规范动作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入融汇更复杂的单细胞机制论证模块。
(此版本为精简版,更多详情请至解螺旋官网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