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景峰书画创作风格
景外读景 峰外写峰
——浅谈王景峰书画创作风格
王爱中
王景峰是这个城市成名较早的书法家,也是我多年好友。我特别喜欢他书画中那种发自灵魂的带有稚拙和苦涩的东西。答应为景峰写点文字后,立马有些后悔,因为给大手写东西不容易,弄不好反而自己露怯。那就简单说说景峰其人其艺。
景峰少年得志,几次参加国展,二十几年前就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这对许多身处江湖之远的书家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大可利用的名利事情。但奇怪的是,景峰并没拿这些来放大包装自己,反而深藏不露,隐匿于民间悠哉悠哉,把闹市辟为“竹林”,成了“大茗堂画廊主人”,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这种闭关禅修式的活法给他带来了“利”也带来了“弊”,利是他做人与案牍都变得更加干净、宁静,超然物外,识得三味;弊是他却缘此而舍弃了当下的功名利禄,有些另类、离群,斧声烛影,形影相吊。要知道,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属于“接受美学”,亮相才能现形,登台才有掌声。
字如其人。你要先是从宣纸上继而面对面地拜读、切磋,才领会景峰的高处,原来雪山之下,仍涌动着熔岩。山就是山,哪儿也没去,不动的轮廓之内,蕴藏着勃勃生机和压缩了的能量。
毫无疑问,王景峰的书法包括他近期的绘画作品,是以风格取胜。这里我很想把“风格”这个评价性词汇拆开了使用,即景峰的“风”和“格”。前者喻指他做人的修为和学养,后者喻指他书画的脱俗与自在。风格是人格和艺格的合一。
汉语的风格一词在晋人的著作里如葛洪的《抱朴子》里就已出现,一般指人的风度品格,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移指文章的风范格局。唐代的绘画史论著作中,风格就被用作绘画艺术的品评用语。风格是艺术家通作品表现出来的稳定、内在、深刻,本质地反映艺术家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超越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而达到形神合一的自由状态,是人的精神、情感世界的外化和物化。艺术风格是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和具体表现。“风格即其人”,正如黑格尔所说:“风格在这里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点。”刘勰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不同风格的形成,需要不同的主客观条件。书画家王景峰恰如三百年卜奎城各种大街小巷碰撞出来的一个风景独好的街口,是历史文化繁芜撞击中的必然中的偶然。少年老成,一亮相,招招式式,出手不凡。
风格体现在艺术作品的诸要素中。表现为艺术家对题材选择的一贯性和独特性、对思想表达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对技法运用的独创性和开创性。书画家王景峰具有独创风格的艺术品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自然而敦实地表现了艺术家个人特有的精神、情感、审美情愫。
艺术风格具有于情多变于法同一的特征。此山非彼山,即便同一山峰,也有远近高低之不同。不同情景,不同时光,不同心境,更给自我和外我、世界和视界带来无限可能。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如是。现实世界本身无限丰富的多样性,艺术家各不相同的创作个性,以及审美对象的不同解读,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差异性。同一棵树,画家、诗人、木匠、樵夫见了,感受和结果是绝不相同的。同一艺术家的作品,在不同创作阶段,也具有风格多样的可能性。同时,同一艺术家的风格差异又必然呈现出一种整体上占主导地位的风格特征,从而显示出艺术创作规律上的的一致性。风格的多样化与一致性相互交织,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现象。在王景峰的书画特别是书法创作作品中,这种多变往往体现于书体的选择、阅历的渐深、情绪的波动等因素所带来的主观视觉差异,而书风的统一、书艺的有序、书法的师承,又为书家形成积健为雄、厚积薄发、跌宕有致的鲜明个性风格。
或许在世俗生活中景峰人生活法的特立独行其实更本质地表达了他的内敛和孤傲,或许在艺海浮躁浑浊之气盛行的当下景峰低调的创作态度是一种用自嘲对社会现象的反讽。面对许多无奈,他不再是追逐功利的艺人,而是把书画当成防身、发泄、自戕的淬过火的冷兵器,锐利、愚钝、睿智、混沌、清纯、迷茫,时而走回魏晋,时而穿越市井,时而关注现实,时而回归内心。反映在书画作品上,是深厚下的不羁,是守成下的荒诞,是老辣下的童稚,是悖逆下的约束,是简约下的创新。特别是近年来在书法之外,他大量地描绘人物和生活中带有寓言味道的场景,配以哲思式的俚语短句,更是把书画、哲学、情绪融为一体,完成了由书家向文人的转变,完成了由书法向活法的蜕变,完成了由外观向内视的抵近。游于艺,而远离了江湖;登高处,画的是心灵的山峰。这就是王景峰的风格,是他为人的风度,为艺的品格。
读景峰的书画,看第一眼想笑,再而想哭,继而静思,最后开悟。他画的人非人,物非物,源自心,落于墨,充满禅意。也曾有朋友和我说,景峰是传承借鉴了徐渭的字,李老十的画。我十分不以为然。类似大家徐渭及当代李老十等,是不可模仿的人生和艺术。譬如板桥、八大、白石、石虎等等。在中国书画艺术中,从古至今,这样的一脉大师是不可复制的。但艺海长河中,虽泥沙滚滚,总有这么一类超凡脱俗的大家,不必标榜自己,自有水到渠成的时候。所以,王景峰就是王景峰,只不过他是“徐渭”一类的王景峰而已。近来网络上流传的“老树画画”,你能说刘老树是模仿丰子恺的吗?
经过二三十年的磨砺,景峰已不是聊发少年之狂。虽日臻成熟,但他从未封闭自己,他一定还有更大的空间等待用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书画艺术去填充。
2015年5月28日 宿墨斋
走近大茗堂
王文举
提起笔要为景峰兄写点文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茗堂主人”这个斋号,因为在我的感觉和印象中,景峰兄的斋号的变化并不只是由之前的“煮酒斋主人”简单地更为近年来行之的“大茗堂”。
更为之叫好的不是由煮酒斋主人变为大酩堂主人而是大茗堂,虽是文人之斋号从中我们是能够感受到一个人的蜕变,由酒至茶的变化正是一个人一个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的变化,已经由求得豪爽痛快、酣畅淋淋的酒的醇,慢慢的过渡到了心平气和、超凡脱俗的茶,“亭中新煮茗,壁上旧题诗”这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相互交流的方式和修身的充满乐趣的生活状态。
王景峰作为书法家的名字为人所熟悉是因其极具个人面貌的书写风格被大家所熟知,与景峰兄结缘许久,晃眼十几年过去了景峰的技法愈加纯,有更多的佳作被人所了解和喜爱,近年来也开始画画了,而且题材广泛;并不拘泥于花鸟还是人物山水。画写意花鸟,画葫芦、荷花、小鸟、画人物画,画入定的老僧;画闭目冥想的智者。无论是书法作品还是中国画作品,都能够看到作品中保持着统一性,可以看到充分的古意和满纸的氤氲之气。同样也能看到他严谨的继承了传统书画中的线条和笔法、墨法,但又不拘谨与传统,笔法熟稔、线条多富裕变化,景峰的作品无论是书法还是写意画均讲究虚实相应、化繁为简,很好的传递出古典智慧中阴阳平衡,宁静和谐之美,若是用最少的笔墨来形容的话,那就不外乎两个字一曰 “散”一曰“淡”。散是散怀抱,淡是自然自如。不论是书法还是中国画都是一个人,一支笔流淌出个人的涵养和学问,书画实际上就是在表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景峰的字雅画更雅,称其的书法入画法是恰当的,也是自然而然的,也是职业画家所无可比拟的,他的书法中的那种天真率性,心手默契相合,腕指的自然控制,富有张力和顿挫之意,正是在充满雅趣童趣的玩转之中,真情流露的展现在绘画作品当中。当然现在景峰的绘画作品当中的颜色使用略显精到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时间的积累这将不是问题。
生活中的王景峰儒雅平和,性格爽朗直率,不娇饰,不矜持,于淡然之中传递出浓郁的艺术家气质。在书画家里,景峰是很爱读书的,而且读的杂,不论是书法、中国画、古典文学乃至兵法、厨艺。生活也过得极其随性而自在,除了画画、写字、美食(景峰兄尤爱吃肉,红烧肉是景峰的拿手菜,也是他的最爱)上网泡坛子,和美女聊天;也做网站版主、QQ群主。景峰也是紧随时代脚步的人,积极的接受着身边的新生事物。值得一提的是景峰兄所操作的 ,“大茗堂画廊微信公众平台”正是靠着敏捷的思路和充沛的精力,广博的知识,独到的眼光,和无私的热情,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广泛的人脉资源运做着这个微信公众平台,每天更新着不同内容,其中有历代名家书、 画作品赏析,社会热点,文房知识,传统文化常识,同时推广宣传书画家及其作品。大茗画画廊公众号目前的关注订阅人数已达万众人,其中不乏有书画爱好者,职业书家、画家、在校学生,并有画廊老板、画商,同时也有收藏家。这使得当下的关注艺术的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也同样能够快捷,随时随地的接收到所需的艺术信息,得以有更多慢慢品味的资源。
这就是我了解的王景峰,大茗堂主人。他作为艺术家的两个不同侧面,一位大胆创新而又尊重传统的艺术家。这两个侧面似乎是相互矛盾和互不相容的,然而,在王景峰身上却和谐地融为一体。何谓传统文人画的真谛?用陈师曾的话来说,画“是性灵者也”,文人画是“发挥其性灵与感想而已”。文人画首重精神,不贵形式。文人画重画家的人格、修养,脱离一切尘垢之念。当然,所谓“文人”这个概念也有时代的内容,现代的文人不同于封建文人士大夫,应该是有现代的意识。但文人的基本要求——表现性灵与感想,至今仍然适用的。不是用观念创作书画作品,他深深懂得“形象大于思维,直觉大于理性,人性大于学养”。他作品主要凭直觉,凭灵性,凭借生命的冲动和生命意识。
是的,景峰的创造的贡献就在于它增强了我们的感觉功能。其实,人类之所以需要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和发展自身的感觉能力和感觉功能。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也是因为它有特殊的感觉能力和感觉功能。同时也期待着他为我们奉献出更多更好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