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越来越不好干的原因
餐饮越来越不好干的原因是多元的,我来尝试分析下
1,市场供需关系变化。
经济飞速发展中,大多数人赚钱其实未必是靠自己的能力,就像雷军说的,风口上猪都会飞。
而退了潮才能看到谁在裸泳。
餐饮行业明显已经由供小于求转为了供大于求。
以前够十个人吃的饭三个人吃,当然大家都舒服,现在饭只够三个人吃了,却有五个人来抢饭碗,当然要打架。
2,战场越来越适合正规军
其实真正觉得餐饮越来越难的是众多像我一样的餐饮小老板,我们在这个行业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多年,经验嘛,当然还是走有一些,但缺少的,是职业素养。
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接受过体系化的餐饮学习,我们是靠自己的勤劳勇敢致富,这本来没什么不好,但战场在变化,我们的优势开始丧失。
以前的餐饮战场,是正规军最不熟悉,最想避免的巷战(城市战)。
无论多么强大的正规军,一但进入巷战,都会是战损最大阶段。很多优势无法发挥,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犬牙交错的势力和全民皆兵的对手,谁先熟知建筑物的地形,谁就会少吃亏。于是我们这些业余选手,可以凭着各种优势,打疼正规军。
而近些年,随着交通的便利程度加大,人口流动的增加,城市同质化开始加剧,江浙之类讲道理不吃辣的地方,川菜火锅也开始大行其道,而内陆城市的海鲜日料比起东南沿海也不遑多让。
战场从原来的混乱状态变成了开阔地,从巷战变成了阵地战。
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些红缨枪,大砍刀遇到坦克,就必然难上加难。
3,跨界打劫,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去年在上海和一位餐饮行业的大佬聊天,他跟我讲,中国的餐饮市场有很多不合情理的地方,你不能单纯用餐饮思维去思考。
中国餐饮的竞争已经发展到全球顶尖的竞争水平了,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餐饮,会是政府,金融机构,商家再加上消费者四者都这么热衷于推动的。
比如我当时一起考察的几个金融茶饮品牌,门店的逼格的确很高,但坪效人效简直惊人得低,比如七宝万科某茶饮,商场一楼最好的口岸,店内拿出几十平米摆娃娃机,还配了三四个小哥处理问题。即使能跟商场议价拿到相对低的房租,但这个配置,以餐饮思维看也是完全无法覆盖成本的。
另外就是“国货之光”“华尔街之狼”瑞幸咖啡一出,本来就不太好赚钱的咖啡馆倒闭速度明显有加剧。瑞幸到现在还有大额补贴,消费者当然是薅到了羊毛,但隔壁的小同行却无声无息的倒闭了。
瑞幸当然没有针对谁,但这一波AOE还是相当强劲。
4,廉价劳动力以时间换空间的时代结束了
现在似乎进入了全民副业时代,年轻年老,都能轻松找到一些来钱更快更容易的办法。
有一些大餐饮企业,可以用文化驱动员工(当然,一般会称为伙伴甚至家人)留下来,但小餐饮店,想留人的难度真的越来越大。
留人的逻辑无非钱多事少离家近发展空间大老板贴心,对小店来说,每一条都不是容易的事,只有最后一条有些希望,但餐饮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你靠贴心能帖几个人?留不住人,就什么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