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时期灭三国的名将苏定方事略
唐高宗时期灭三国的名将苏定方事略
唐高宗永徽初期,唐中央政权由长孙无忌把持。长孙无忌的民族思想以守成为主,对周边少数民族政策非常谨慎,面对西突厥首领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的叛变,高宗只是遣使臣前去“慰抚”。
到了永徽末期,长孙无忌因反对立武昭仪为后而失势后,高宗受武昭仪的影响,驱散了托孤大臣对内政、外交的影响,再加之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逐渐恢复了之前太宗的持续消耗战略,对周边叛乱或不臣的少数民族采取战争等方式,并取得了实效。
唐高宗李治
突厥分布在唐的北部和西部边境。一般来说,把突厥建立的汗国,在大漠南北的称之为东突厥,在西域地区的称为西突厥。
唐初,西突厥称霸西域,唐廷多次对西突厥用兵,以疏畅中西交通,开通商路。太宗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定高昌,西突厥可汗害怕,向西逃走。唐廷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雅尔郭勒)设安西都护府,派兵驻扎,统辖西突厥故地。贞观二十二年,郭孝恪击败龟兹国,把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安西都护府统龟兹、疏勒(今新疆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于阗(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四镇,辖境相当今新疆及哈萨克东部、吉尔吉斯北部楚河流域。
唐代的西突厥
高宗永徽二年正月,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部渐渐兴盛,听说太宗驾崩,谋划袭取唐的州郡,自号沙钵罗可汗,拥兵数十万,西域诸国多归附他。七月,他侵犯庭州,因这是一次重大的叛乱事件,如处置不当从此西域将非唐所有。高宗遣使臣前去“慰抚”,但阿史那贺鲁不听唐使者规劝,公开同唐决裂。
永徽六年五月,高宗以老将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即程咬金)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讨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第二年八月,程知节进攻西突厥,和贺鲁手下的两个部落交战,大破西突厥军队。
程知节
十二月,程知节领兵到鹰娑川(今新疆轮台县北的开都河),遇见西突厥两万多骑兵,西突厥别部鼠尼施等二万多骑也相继到达,唐前军总管苏定方率领五百骑兵驰往攻击,西突厥大败,追赶二十里,杀死和俘获一千五百多人,缴获马匹和器械漫山遍野,不可胜计。副大总管王文度嫉妒他的功劳,向程知节进言说:“今天虽说打败敌人,官兵也有伤亡。处于危险的环境中而不稳重,这是将要造成失败的做法,为何急于如此,从今以后应经常摆成方阵,把辎重放在方阵内,遇着敌人则战,这才是万全之策。”他又假称另外接到高宗旨意,说因为程知节仗恃勇力而轻敌,委派王文度调度约束,于是收拢军队不许深入敌境。士卒们整天骑在马上,披带盔甲结成方阵,造成士卒疲劳难忍,马匹很多瘦弱而死。
苏定方对程知节说:“出兵就是为了讨伐敌人,现在是自我防守,坐等自己疲弊。若是遇上敌人必然失败,懦弱胆小到如此地步,怎么能立功!况且皇上既任命你为大将,那里可能另外又派副大总管专掌号令,事情一定不是这样,请求囚禁王文度,飞速上表报知皇上。”程知节没有同意。唐军到恒笃城,有众多胡人归附,王文度说:“这些人等我们回师以后,还会再成为贼人,不如都杀了他们,夺取他们的资财。”苏定方说:“这样做就是自己当了贼人,怎么谈得上讨伐叛逆!”王文度不听,最终还是杀了他们,分了他们的财物,唯独苏定方不肯接受。回师以后,王文度因假传诏令被处罚当死,获特赦,只处以削除官爵,程知节也因停留不进没有追上敌人,减免死罪,免去官职。
其后,高宗又于显庆二年闰正月派遣苏定方为大将率军征讨沙钵罗。十月,苏定方等进至金山北。这时右领军郎将薛仁贵上奏:“泥孰部素不伏贺鲁,为贺鲁所破,虏其妻子。今唐兵有破贺鲁诸部得泥孰妻子者,宜归之,仍加赐资,使彼明知贺鲁为贼而大唐为之父母,则人致其死,不遗力矣。”高宗立即采纳。结果“泥孰喜,请从军共击贺鲁。”
苏定方
苏定方到曳咥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以西,沙钵罗率领十姓兵十万来抵抗,苏定方率领唐兵和回纥兵一万余出击,沙钵罗轻视苏定方兵少,直接前进来把他包围,苏定方命令步兵占据南边原野,集中长矛向外,自己率领骑兵列阵于北边原野,沙钵罗先向步兵进攻,冲锋三次而未冲动,苏定方便率领骑兵攻击他们。沙钵罗大败,追赶三十里,斩杀和俘获数万人。
第二天苏定方领兵又继续前进。当时正遇上天下大雪,平地有二尺多深,军中将士都请求等雪晴再行,苏定方说:“敌人依仗雪深,认为我们不能前进,必定休息士卒和战马,我们若急速追赶可以追上。若稍缓慢,他们逃跑渐渐远了,就不可能追上。成功在此一举。”于是踏雪昼夜兼程前进。来到贺鲁的牙帐前,沙钵罗和他的士卒正准备出去打猎,苏定方乘其不备,纵兵出击,斩杀俘获数万人,缴获他的战鼓和大旗。沙钵罗和他儿子、女婿等脱身逃走,投奔石国。苏定方于是休兵,让诸部落各返回到所住地方,修通道路,设置邮递和驿站,掩埋死人的骸骨,慰问疾苦,划定疆界,恢复生产事业。凡是被沙钵罗掠夺的人,全都搜寻送还,西突厥十姓部众安居如旧,苏定方领兵返回。
唐将萧嗣业追至石国,石国人将沙钵罗交给唐军。贺鲁后被押解回唐,献于昭陵,赦免了他的死罪。于是唐朝灭亡了西突厥,在西突厥故地分置昆陵、濛池二都护府,由西突厥人阿史那弥射为昆陵都护,统领碎叶以东;阿史那步真为檬池都护,统领碎叶以西五弩失毕部,皆隶属于安西都护府。从而稳定了唐朝在西域的统治。
显庆四年冬,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原先统制众胡,率所部和疏勒(今新疆西南部喀什一带)、朱俱波(今新疆西南部叶城一带)、谒般陀(又称葱岭国,今新疆西南部塔什库尔干一带)三个国家再度反叛,攻破于阗。唐高宗诏令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再度西征。大军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业叶水(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的锡尔河),而敌军在马头川筑营据守。苏定方便挑选一万名精锐步兵、三千名骑兵飞驰突袭,一天一夜急行军三百里,天明时到达城西十里远。都曼大惊,率军在城门外抵抗,仓促应战,被打得惨败,退保其城。苏定方又挥师速攻,唐军进逼城门之下。到了夜间,后续部队陆续赶到,把城池四面包围起来,并伐木制造攻城器械,遍布城下。都曼无计可施,于是把自己捆绑起来,出城投降。
显庆五年春,大军押着俘虏回到东都洛阳,唐高宗亲临乾阳殿,有关官员请依法论处。苏定方叩头请求说:“臣先前已经晓谕陛下旨意,答应免他死罪,希望饶其性命。”唐高宗说:“朕屈法为卿保全信义。”便赦免了都曼。自此葱岭以西全部平定。
苏定方灭百济的进军路线
隋唐之时,朝鲜半岛上分为高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国家。高丽在北面,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百济在西南、新罗在东南。因为与新罗结仇,百济不断进攻新罗。贞观十六年以后又与高丽联合,对新罗形成夹攻之势。受到两国夹击的新罗日益处于危险之中,而唐朝总结之前从北方屡攻高丽不下的经验,决定采取战略大迂回,征服百济,开辟南线战场。这样做既能救援盟友新罗,又能进一步打击高丽。“欲灭高丽,先诛百济”的计划开始逐步实施。
显庆五年三月,百济依仗高丽援助大举侵略新罗,新罗王金春秋向唐朝上表求援。唐朝任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大兵讨伐百济,任命新罗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领新罗兵,与苏定方合力进攻。
八月,苏定方引军从成山(今山东荣成市成头山)渡海,百济占据熊津江口(今韩国群山湾)加以抗拒。苏定方强行攻占熊津江口,打败了百济军队。苏定方水陆大军齐进,直向百济都城进发,至距百济都城二十里处,百济倾全国兵力出战,也被打得大败,一万余人死亡。唐军追赶,进入其都城外围。苏定方命令士兵登上城头树立起旗帜,扶余泰窘迫无奈只好开城请命,于是扶余义慈、扶余隆及各城主都投降。百济原有五部,分别统辖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高宗下诏在百济地区设置熊津等五个都督府,任命他们的酋长为都督、刺史,又命朗将刘仁愿率军镇守百济都城。
唐攻灭百济之战
大唐攻灭百济,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罕见的跨海两栖作战,规模空前。高丽失去盟国,从此陷入孤立境地,唐朝以百济故土为战略据点,对高丽形成南北夹攻之势,为后来唐军最终征服高丽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一月,唐高宗驾临则天门楼,接受苏定方进献百济俘虏,命令自百济王扶余义慈以下都一律释放。高宗因战功赏赐给苏定方的珍宝无法统计,唐廷赐天下大宴三天,并加授苏定方儿子苏庆节为尚辇奉御。
苏定方出道于隋朝末年,是远近闻名的少年悍将,骁勇多力,胆气超群。先投奔窦建德、刘黑闼,乱世中屡建战功。贞观初年归唐,随李靖北伐突厥,在夜袭阴山一役中,作为前锋率先攻破颉利可汗牙帐。作为前军总管,跟随程知节讨伐贺鲁的战争中,以五百军队破敌数万。显庆二年,累功升任行军大总管,开始独当一面。征西突厥,平葱岭,后又夷百济,伐高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将唐朝国土向西开拓至中亚,向东扩展至朝鲜半岛,为大唐帝国立下不世之功,成为唐代名将,可以和李靖、李勣、裴行俭等名将并列。其踏雪夜追沙钵罗一幕堪称唐代著名边塞诗《塞下曲》的真实写照: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