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坐地铁
在地铁开通一个多月以后,我终于有了一次从城市西北去往东南的交通需要。我很有点兴奋地选择了地铁,尽管这需要辗转几次,使用几次不同的交通工具,但是也还是从一开始就已经为自己终于可以坐一次本地的地铁而兴奋着了。实际上,一个多月以来,这种“喜乘地铁”的心情一直在地铁里上演着,有无数本地甚至郊县的人们专程来坐地铁,来体验这听说过没坐过、或者仅仅是在外地坐过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其情其状,很像是多年前地道桥、高架桥刚刚开始使用的时候的情形;当然,这种热情更持久,享用起来的意趣也更丰富。
地铁从出入口的格式就是全国统一的了。一个透明的玻璃房子,敞开的门里直接就是向下的楼梯和电梯。四壁都镶了瓷砖的光亮让人不觉着正在一步步走向黑暗的地下,倒像是在走进与地下无关的高高在上的光明世界。以地狱的格式实现天堂的幻境,这是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的幽默。这样的幽默已经在全世界各大城市上演了上百年,终于也论到了就在我们身边的城市。
地铁里人不多,很有点窗明几净的感觉。既像是大城市,又有大城市所绝对没有的疏朗与悠闲。听着机械而又不失亲切的报站声,人百广场、解放广场、北国商城、博物院,地面上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那一个个代表着人潮涌动和永远拥堵的名字,正在被以一分钟一分钟的快速格式一掠而过、一掠而过,其快捷与迅速,一下就将过去多少年里与这些名字紧密相连的水泄不通拥挤不堪的感受,像是轻烟一样被不经意地挥去了。这让人有点不敢相信是在石家庄,是在石家庄这个一向集中了城市的缺点而又没有了农村的优点的地方。
与之前在北上广深乘坐地铁的经验相比,与那些人头躜动,几无立锥之地的普遍情形不一样,本地地铁也许是因为开通的时间还不长,路线涉及面还不大,人们还没有形成依赖地铁的交通习惯,总之是有一种异乎寻常的通透感。与其说是人们在使用地铁,不如说更像是地铁在被很有秩序地分批参观和试乘。其宽松明亮的环境,怎么看都是个近于完美的展品,而不是带着问题的实用之物。然而它的的确确就是在被使用的地铁,是一个突然将被拥堵弄得遥不可及的城市两点之间折叠起来的神奇工具。
在地铁里,听到一个坚定明确的女声在提醒两个显然是第一次坐地铁的带着孩子的家长,告诉他们让孩子从闸口先退出来,否则刷卡也开不了闸门;然后那个女声在经过正下台阶的我的时候,又有一句干脆利落的提醒:鞋带儿开了!
不知道她是不是一个刚刚下班或者急匆匆都来上班的地铁工作人员,不管是不是,她都肯定是一个脚步如飞雷厉风行的人,一个风风火火又细致认真的人,一个满满的都是公德的美好与秩序的正义的城市新人。
环境好了,人们维护环境的心思也就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环境空间在这样明亮而宽敞的地方展开,将时间做了几分钟就是一个崭新的天地的快速位移转变,人也就普遍轻盈起来,普遍有了一种维持与维护从而也是珍惜的心态。
其实地铁只是开通了一小段,在这个城市里,大致上只有还不算很短的一横与短短的一竖。距离将整个城市各个方向全部连缀起来的网络化的运营还远;不过,即使仅仅是这样,将小黄车小橙车之类的共享单车与地铁相结合以后的新的交通格式,还是给相当多的人们提供了崭新的城市快速交通选择。不受拥堵制约,准时,想在什么时间到达就能在什么时间到达,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那长期困扰着人们的在一座城市里的无力感。
不仅如此,地铁还将整洁明亮清凉有序等等现代化的文明元素注入到了一个城市的肌理之中,让这些似乎怎么也不能落脚的城市想象,突然就完整无碍地呈现在地下仿佛是另一个的崭新城市之中。
在桥西坐上地铁,从桥东走上地面。桥东相对的繁华和方便,桥东的管理到位与整洁有序,都是一目了然的。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传统城区桥西,其村庄似的杂乱与不方便始终如影随形,难以矫正。以前需要经过艰难的地面交通才能从这里到达桥东,对比被路途的漫长所冲淡,现在地铁的快速场景转换直接将桥西桥东连接起来,对比也就鲜明了起来。
所谓地铁对相关地区的带动,首先就是这种因为对比而来的感受与意识上的冲击。地铁将城市化水准比较高的桥东和城市化水准一直很低的桥西连接了起来,将自己统一格式的现代化的硬件文明不分彼此地灌注到了两个不均衡的地区,在快速连接的自然对比中,相信会对落后的地方形成压力,会带动其一定程度上的进步。
这一天,在刚刚延迟了运行时间以后,我有幸赶上了最后一班地铁。在空空的车厢里,稀疏的乘客们都默默地享受着像是专列一样的地铁一次次骤然的启动和抵达,都在庆幸自己可以坐着末班车穿越城市,穿越黑暗;直接让地铁里舒爽的空调和宜人的光明陪伴着自己,一直回到那有着属于自己的光亮的家。
一座城市的点滴进步,都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