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女当学林长民:林徽因的女神养成记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1926年,22岁的林徽因在接受美国《蒙大拿报》时说:“在中国,一个女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她的家庭。”
诚然,林徽因之所以能有后来的名望和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她的家庭,尤其是她的父亲林长民。
(林长民与林徽因)
林长民毕业于日本私立第一学府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开办了福州二中和福建政法专门学校,曾任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是民国时期的文化名人和政治名人。
林长民最令人钦佩的地方是,他不仅见识广博,重视教育,而且理念先进,思想开明,儿子女儿一视同仁,对自幼聪明伶俐的林徽因尤其宠爱有加。
(4岁时的林徽因)
林长民共有6个孩子,其中只有长女林徽因为续弦夫人何雪媛所生,其余5个都是妾氏程桂林所生。林长民独宠程桂林,与何雪媛之间则是长期夫妻失和,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林徽因的爱。
1920年4月,林长民以国联观察员的身份远赴伦敦工作,为了给女儿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他决意带林徽因同往。这一年,林徽因16岁,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16岁的林徽因)
林长民在日记写道,他此番带林徽因出国共有四个目的:其一,让女儿观察诸国事务增长见识;第二,让女儿在他身边知道他的胸次怀抱;第三,让女儿脱离家庭繁琐的事务专心治学;第四,培养女儿的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和能力。
随父游历欧洲的这段经历,对林徽因一生的事业和感情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在此期间,她受英国房东女建筑师的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也是在此期间,她结识了父亲的弟子徐志摩,并与之发生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恋情,与此同时,在徐志摩的影响下,林徽因对新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日后她成长为举世闻名的才女奠定了基础。
(林长民与林徽因在欧洲)
林长民对林徽因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给了她显赫的身世背景和优渥的经济条件,还给了她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基因,更重要的是,给她灌输了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以及坚贞不屈的爱国思想。
以爱情为例,林长民虽然非常赏识徐志摩的才华,但他绝不允许女儿成为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他心中的最佳女婿人选是世交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这才是风门相配的完美婚姻。最终,林徽因也确实选择了谦谦君子梁思成,并与之组建了令人艳羡的幸福家庭。事实证明,林长民的眼光没错。
(林徽因与梁思成)
以事业为例,林徽因在父亲的影响下,坚定地要做一位有用于国家的知识女性,她与未婚夫梁思成一起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美术与建筑,学成归国后成为中国第一代女建筑家,参与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为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作出了杰出贡献。
以思想为例,林徽因在民族大义面前坚守文人气节,抗战时期,当年幼的儿子问她日本人打进来了怎么办?她的回答是:“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这样的铁骨铮铮,正是源自父亲的言传身教。
(林徽因毕业照)
纵观百年历史,林徽因是近代以来少有的全能型才女,她是作家,也是建筑学家,她会写诗,能作画,散文、小说、剧本、翻译样样精通,甚至还会舞台布景,英文读写水平更是好到令外国友人惊叹的地步。她的这些能力,自然有天赋和努力的原因,但同时也离不开父亲林长民的谆谆教导和苦心栽培。
有林徽因这样的女儿,林长民是无比骄傲的,但与此同时,他也付出了巨大心血,他曾说过:“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林长民)
正如林徽因所言,在那个年代的中国,一个女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她的家庭。林徽因三生有幸,有林长民这样一个伟大的父亲,与当时的大多数父亲不同的是,林长民培养林徽因的目的,从来不是指望她有朝一日成为什么人的太太,而是希望她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女知识分子。
后世你我,也该学习林长民的这种教育理念。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