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顶级玉器赏析
欢迎阅读
陋兰室古玉文化收藏馆
精心摘录编辑古玉图文
一切以实际务实而存在
陪伴玉友在午夜萧萧时
此篇文章的主题为观境《气场》
乾隆款青玉卧马 故宫博物院藏
马左向回首卧姿,头顶及背部刻画鬃毛
马尾较长自后向前收于左后肢处
腹部阴刻篆书“乾隆年製”四字款
乾隆时期
宫廷画家郎世宁把西方的画马技法引入宫廷
这件玉马明显受到此种画风的影响
是乾隆时期玉器中的精品
清 青玉卧牛 故宫博物院藏。
青玉,立体圆雕。昂首,卧姿。
清代宫廷的圆雕动物造型十分丰富
小件常用于文房镇纸或置于多宝格上
大件作品专用于陈设
其中玉牛题材有卧牛、立牛、童子骑牛等造型
雕琢简洁明快
这件玉牛是同类玉牛中最大的一件
堪称“牛中之最”。
清 白玉观音像 故宫博物院藏
和田白玉质地 观音赤足、曲膝倚坐于山石旁
左手持手串,右手抚膝,神情怡然恬淡
头戴风帽,发簪前部中央饰如意云头簪
颈部饰项圈与璎珞
风帽与衣襟边缘均阴刻精细的海水江崖图案
整体衣饰线条流畅,纹饰细致入微
繁复华美,是上乘之作。
清 浮雕五老图玉山子 扬州博物馆藏。
刻画了宋代庆历末年杜祁公告老退居南京
与王渔、毕世长、朱贯、冯平五老会聚的情景
五老皆八十有余,康宁爽健,相得甚欢
山子整体构图准确生动,人物形态各具特色
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五老隐居深山
远离尘世的清逸心境。
清 青玉填金百寿盖碗 故宫博物院藏
高9.4厘米 口径11.2厘米 足径5厘米
和田青玉质地佳。大致呈圆球形
有盖,盖顶中部凸起环形钮
撇口,口沿有槽。圈足
盖顶及碗外采用阴刻填
金工艺篆书“寿字”一百二十个
间饰勾云纹
这类碗俗称“百寿字碗”
主要为祝寿时使用。
西汉 猪形玉握 邗江区文管会藏
高2.8厘米 长11.4厘米 宽2.6厘米
1984年邗江杨寿镇李岗村宝女墩新莽墓出土
玉握一对,猪形作伏卧状,吻部突出
前后蹄皆屈收腹下,短尾
吻下及尾部各有一小穿孔
此器白玉雕琢,玉质晶莹,造型圆润丰满
背部滚圆,采用“汉八刀”技法
玉握为死者手中握着的器物
玉葬器之一
古人认为死时不能空手而去
要握着财富和权力
新石器时代是以兽牙握在手中
商周时期,死者手中多握数枚贝币
到了汉代,则在长条圆柱上加琢单线条
也就是汉代最常用的汉八刀雕法
雕成一只玉猪,因为猪是财富的象征
因此玉猪成为汉代最流行的玉握
清 和田白玉灵芝式洗 故宫博物院藏
最长20厘米 最宽15厘米 最高13.8厘米
清宫旧藏。青白玉质,玉质温润
圆雕一灵芝状洗,外以大小8朵小灵芝及枝梗攀附
与大灵芝一起构成9朵灵芝,寓意九九如意
配紫檀底座
底座雕海水、山石、竹叶等纹饰,雕琢精细
整器构思精巧并寓意吉祥
清 青白玉花鸟灵芝耳活环有盖扁瓶 故宫博物院藏
口径5.1×7.2厘米 底径5.3×7.7厘米 高25.7厘米
瓶为青玉质,带盖,盖钮镂雕为灵芝状
瓶肩装饰灵芝式双耳并套活环
瓶腹两边均以浅浮雕雕饰谷穗和鹌鹑
穗即“岁”,鹌鹑即“安”
和此瓶组合在一起即为岁岁平安之意
清 青玉蟠螭纹单螭耳扁方瓶 故宫博物院藏
口径5.4×11.7厘米 高32.2厘米
瓶为青玉质,扁方形,上宽下窄
上下各回纹一道,足内收
瓶中部雕纹饰带,以回纹为地,雕蟠螭相互环绕
瓶一端凸雕大小双螭以尾部勾连
大螭探首瓶内,前倨后恭,显示了强劲的足部力量
小螭以尾部勾连大螭,回首向望,憨态可掬
春秋 夔龙纹玉璜 扬州博物馆收藏
此璜为单面片雕,正面琢雕背向两龙
中间以勒槽分割,四周出脊,龙口微张
舌上卷作开口的穿孔。
龙身饰浅浮雕卷云纹,纹样饱满
在卷云纹之间采用劲健的细阴线琢饰钩云纹
几何纹作附饰,底面未抛光。
战国 夔龙纹玉觽 扬州博物馆藏
长8.0厘米 厚2.8—4厘米
双面片雕,状若蛹形
其头部上下出脊
以斜刀减地的浅浮雕手法琢饰回首龙头
龙之须、眉及鬃毛修长
龙身以绹纹饰边
前端饰一组双勾阴刻三角形折线纹
余饰一组大小相随的龙首纹
局部作斜刀减地处理。
玉觽是一种微曲的锥形器
最初它是随身携带
用以解结的工具
后来成为佩饰,表示成人的象征
西汉 蝉形玉琀 此玉长5.7、宽2.9厘米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双博馆)收藏
呈蝉形,用新疆和阗玉雕琢成
洁白无瑕,光质茔润,具有极强的透明感
蝉头部略呈弧形,眼目突出,嘴角分明
弧线形的蝉翼复盖着蝉身
蝉腹部刻有十二道弧形内凹的横纹
表现出蝉的有伸缩功能的腹节
蝉的琢磨工艺极其精良
线条洗练、流畅、挺拔
造型准确、逼真
反映了汉代琢玉技艺深厚的底蕴。
琀为古代的一种葬玉
通常作蝉形,含在死者口中
古人认为玉是山川之精华
置于人的口中
使人的精气不会外泄
尸身不会腐烂
希望死后能像蝉那样高洁
蜕变,以求来世再生
东汉 青玉螭龙纹环形佩
外径10厘米 内径4.7厘米 厚0.4厘米
扬州博物馆藏
新疆和阗玉质,色青灰
边缘有红黄和灰褐色晕斑各一处
系装饰佩玉
全器以一首尾相接的龙圈曲两周
小螭缠绕龙身。该器构思巧妙
工艺精细,玉质滋润
是东汉玉件之精品
东汉 辟邪形玉壶 扬州博物馆藏
玉壶以和田玉琢成辟邪形作跪坐状
右手托灵芝仙草,中部镂空
头顶开圆口,上置环钮银盖。
此为出土之物
集圆雕、镂空、浮雕、阴线细刻手法于一体
造型生动,雕工精湛,玉质润白
是罕见的东汉玉雕之精品
东汉 “宜子孙”出廓玉璧
高9厘米 直径7厘米 厚0.4厘米
扬州博物馆藏
玉质晶莹温润,双面琢镂成器
为佩玉,璧廓外附琢一凤
凤腹下隐刻“宜”字,璧廓内琢双螭
体态矫健灵动
首尾相联处分镂“子”、“孙”二字
乃"子子孙孙宜室宜家"的吉祥用语
寓祥龙瑞凤宜子孙之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