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笔记:雨中行
梁东方
寒潮要来的预报早就传来,一再提醒人们要防寒保暖,要给水管做防护防止冻裂,还有一八几几年以来最冷的气温之类的判断。不过等寒潮来了的时候,风中夹着的依旧是雨,不是雪。
虽然不是最理想的春雨、秋雨,在冬雨里的江南大地上走一走,也一定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于是冒着雨骑车出去,到郊外很远的地方。开始的时候还打着伞,因为风越来越大,后来干脆把伞收了,任凭雨淋风吹。
离开城市,江南的大地上立刻显现出了地域的特征。稻子收获以后留着高高的稻茬的淡黄色大地,因为湿润而颜色愈发鲜明;雨水加深了稻茬的黄色,犹如水彩画的洇湿效果。偶有一座粉红色的房子立在地头,背后高远的天空里是流云滚滚的景象。一个个白色的塑料包裹的整齐稻草卷点缀在路边,而在田野里笔直地延伸的小路也正沐浴着雨水,路面上有一处处毫无规则的浅浅积水。
在江南的冬雨里,一切都湿淋淋的,土地泥泞,道路因为大多都已经硬化所以没有跋涉之虞,路面上到处闪着积水的光。偶有工程在雨中继续进行,都是挖掘机的臂膀在风雨中有力地挑战着泥泞。人类自己已经免于这样天气里充满了痛苦的身体操作,只消驾驶与指挥便已经是劳动本身。
如果这样在大地上行走也算是一种身体劳动的话,则因为已经不具有强制性,而完全是自由选择的审美享受。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向只在劳动间隙里存在的审美机会,在身心解放的社会发展中其逐渐变得普遍而易行,唯一的区隔就仅仅是具体个体的选择还是不选择。
在这样的只有天地和自己的环境里的行走,据说是只有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才可能实现的。现在于长三角的城市郊野里便很轻松地达成,不过是因为冷,因为雨,因为时维冬日,少有人迹而已。人们普遍因为气温而忽略掉的,其实是一种绝佳的赏景体验,让自己走进如画的湿润田野,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天地自然设计更好的景点旅游格式吗!
沿着连接着别墅式的家家户户门前的小路漫行,小路在不规则的池塘和笔直的水杉之间有着自然而然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有碧绿的菜地,有菜地后面辽远的稻田,有院子内外结着黄色果实的柚子树,有伏在南墙上依然有花在开放的玫瑰。竹子和棕榈并置,挂满了黄色的小花一般的果实的苦楝树造型很好地成为伞状巨大的背景。水中树木的倒影黑黝黝的,蕴着冬天才有的静静的画意。其间有白色的鸭子或者鹅无声地划过,为这冬天的安静里带来悠然的生机。
雨中的世界貌似万物收敛,其实天上地下,不怕冷的,还大有人在。一艘小船上一个人坐在尾部,使船头高高翘起,貌似要失去平衡一般倾斜着,却能很轻快地在水上滑行。到水中垂钓的人从来无惧风雨,船尾裹着雨衣的这一位就一直默默地在雨中,在江南的雨里。
在靠近昆山的一片水杉林后面是一块水域很大的郊野公园,弯弯曲曲的小路在水与桥之间婉转,有翼展很大的白色水鸟在广阔的水域之间起降,它们似乎一点也不受雨水和冷凉的气温影响。在茂盛的芦苇和落叶以后依然显示着棕红色的水杉树梢之间优雅地飞翔。
在越来越强悍的风中,用肩膀顶着风逆行;激烈的对抗中,已经听不清耳机里嘉定台的长篇连播节目。小说里描绘的人心物理与眼前风雨中的江南大地毫无瓜葛,却又显得异常和谐,走在这样的风雨江南的地方,最宜沉浸于那样声音描绘出来的虚幻世界。
两株显然并非有意种植而是自己发芽生长出来的油菜,在风雨里盛开着春天一样的黄色花朵。这样的花朵背后是不结冰的水塘河流,是始终碧绿的香樟树广玉兰;四季的元素在相当程度上是并置于江南的大地上的,想分别出冬天独有的物象来还要琢磨琢磨,有一种美妙的洵非易事之感……
琳琳的雨中,大地上再少有行人,只有偶尔的车辆,偶尔的雁鸟,无声地滑过雨中的大地,让一切都像是一幅巨大的画,正逐渐给出来看画的自己展开。湿透的身体倾斜着抵抗着强劲的风,每一步都变得像是顶牛的游戏;却没有一丝一毫要赶紧脱离开这样寒凉潮湿为风所阻的逆境的意思,只一味地沉浸在这江南冬雨无边无际的浩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