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骑车去法国(3)
大约法国人对德语是有抵触情绪的,即便是听得懂也不会说,更不会回答。偶尔能在墙上见到涂鸦,写的是德国银行滚回去!基于历史的原因,两个民族之间还是有些从来不公开说出来的隔阂的。当然英语法国人也不感冒,你说英语的话他们八成也不会有正面的回答。而在乡间,这或许真是因为他们听不懂。所以我屡次骑车去法国,就学了几句最简单的法语,“笨猪、蠢驴”(“你好”、“再见”)之类。当然“你好”是最重要的,用法语说了“你好”之后,再用德语或者英语说,一般来说他们就没有了抵触情绪,知道你作为外国人只会讲德语或者英语,讲不了更多的法语,情有可原。该回答的问题便可以回答了。这种情况一般来说在德法交界的地方并不明显,那样的地带两国融合得已经比较充分,两种语言并行不悖,几乎没有障碍。一般都是深入法国境内几十公里界限已经很分明了以后,才会产生这种根源于历史恩怨与文化差异的排斥感。
好在我是纯粹的自然审美,这样的文化差异对我的影响十分有限。虽然在那个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掌上电脑更没有出现的年代里,问路还几乎是一件必须的事情,但是因为是顺着一条河前进,没有什么岔路能让人离开这条河,所以殊少迷路的问题;也因为欧洲各地的传统都是在人聚居的地方树立起一大牌子,上面详细画着方圆多少公里之内这一带的地图,只靠了它们也就基本不会有什么问路的需要了。插图29
法国的山脊线非常圆滑优美的丘陵谷地之间常有三五户人家的村庄浮现,没有围墙,没有栅栏,家家户户的红房顶都在果树掩映之中。门前放着农用车辆,孩子们或跑或坐地游戏玩耍着,水管里流着水,农妇清洗晾晒着家里的衣服,一幅幅淳朴自然的乡间风景总是会随着自行车自由的前进映入眼帘。
法国的山坡上的挂满了红苹果的苹果树,比我们常见的那种为了采摘果子而压枝以后总是很矮的苹果树不同,这里的苹果树都是野生状态的,有着野生状态的自由生长的高度。原来苹果树不受压制不受抑制的话居然是可以笔挺地向上一直长起来,长这么高的。一串红红的果实上上下下地挂在枝头,与绿色的叶子互相掩映,夏季还没有结束就已经有了秋收的模样。而实际上这些苹果从来都不会被人类所收获,它们将是鸟儿们过冬的食粮。
这样的景色即便是严格说起来也与德国那一边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自己之所以觉着格外有意味大约还是因为其作为文化符号上的法国标签吧。这就是自然审美无论如何都很难离开民族文化的浸染的痕迹的缘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