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张侯:审美,是区分文明和野蛮的唯一标准

古代中国人源自华夏族,华夏二字原指华美优雅的服饰,古人之所以认为周边民族是蛮族,之所以认为他们未开化,除了生活方式上的原因外,最大的因素就是觉得他们审美能力低下,不具备分辨美和丑的能力。

可惜,这种传统并没有保留下来。

严格来讲,中国文化里并没有“美”的位置,儒家士大夫们认为“美”是非必要的,是无价值的,甚至将其视作一种恶。

记得我上初一时,班里有个女同学,平时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有几次她上学时戴着耳坠,中午自习时,数学老师发现了,拧着她的耳朵说“你这最近心思都用在这上面了,怪不得这几次数学考试成绩都退步了。”

多年以后,我仍记得当时那个女同学面红耳赤的窘迫模样。

我所不能理解的是: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来说,想把自己装扮得漂亮一点,实在是再正常不过。她既没有违反任何规章制度,也没有侵害任何人的权益,数学老师凭什么因此就对她斥责一顿呢?

当然,数学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好”,在我看来,是某些中国人基于“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而产生的嫉妒心理。

这种嫉妒心理,出现在一个将近四十岁的中年女人身上,是丝毫不奇怪的。

中年女人和“美”渐行渐远,岁月的痕迹、额角的白发、轻微的皱纹、生活的不容易、家庭的艰辛……这一切都让她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追求“美”。

对此,数学老师非常清楚。一旦控制不住自己的嫉妒心,则她势必会痛恨一切“美”的事物,总想对一个追求美的初中女孩挑毛病

审美,是区分文明和野蛮的最高标准,几乎也是唯一标准。

中国人审美能力低下,正在丧失对美的事物的辨别能力

从全世界来看,欧美处在审美水平的第一梯队,欧美国家的建筑、绘画、服饰、音乐无一不处在了当今国际社会审美的最高层次;日本、新加坡、以色列、韩国、澳大利亚等处在审美水平的第二梯队,这些国家基本都是除了欧美之外的发达国家,其在建筑、绘画、音乐、家居设计等方面的审美品位明显低于欧美,但在服饰、工业设计、公共空间、城市美学等方面又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是第二梯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其整体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遥遥领先于欧美之外的所有国家);阿拉伯国家、东南亚国家、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处在第三梯队。

第三梯队的国家基本上从未在审美上有过什么领先世界的创新(这是从现实而言,如果结合历史来看,则中世纪的阿拉伯文明、孔雀帝国时期的印度,唐宋时代的中国文明,曾经表现出了短暂领先世界的审美品位)。

同样是第三梯队,其情况也各不相同。阿拉伯文明在建筑上的审美不亚于欧美基督教文明,印度文明在舞蹈、音乐上的审美堪称惊艳,传统中国在书法、器物上的审美亦是一绝,但中国文明自古以来就缺乏在建筑、服饰、音乐上的审美能力,一直到今天,我们在建筑、服饰、音乐上也显著落后于很多国家和文明。

中国人的审美比较特殊,值得单独拿出来分析

在我看来,中国这个保守悠久的农业文明,其审美始终停留在静态层面,中国的书法艺术、造型艺术(严格来说,书法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属于文字造型艺术),曾冠绝一时,但中国人自古不擅长动态的审美。从先秦到清末,中国的建筑始终没脱离农业社会“村屋”“土炕房”的窠臼,中国历史上所谓的阿房宫、大明宫、紫禁城,无法是加强版的农村土炕房,无非是用色彩明亮的瓦檐,代替了古代农村屋顶上的草垛

从建筑空间来看,中国既无法产生基督教、伊斯兰教文明那种庄严、敞亮、高大、华丽的宗教建筑,也始终未能超越古希腊、古罗马的广场式公共建筑,对于建筑门面的设计和柱子的运用,甚至不如欧洲中世纪的水平。

(这里有一个原因,是中国古代始终没发展起来精湛的雕刻技艺。相比于绘画、书法,雕刻是一种立体艺术,中国人自古不擅长立体思维,既不擅长雕刻,则就更不擅长建立在雕刻基础上的建筑美学了)

到了13世纪末,游牧民族的征服使得中国人在建筑、音乐、服饰上的审美能力进一步退化。不但不能领先世界,甚至已经落后于周边的日本、朝鲜、越南了

14世纪末,日本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时期建造的金阁寺(京都鹿苑寺),其华美的设计、建筑和自然山水的完美融合,既标志着日本庭院和枯山水文化达到了成熟期,也标志着日本在建筑上的审美品位,正式超越了中国文明

至于17世纪中期,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下令建造的泰姬陵,虽然受到强烈的伊斯兰元素影响,但其建筑的宏伟程度、内部设计之精巧、建筑用料的品质、整体设计的美感,已经遥遥领先于所有东亚和东南亚文明。

中国人对于建筑设计的理解,始终停留在“展现空间美而不是结构美”的氏族社会阶段,一方面,中国人将实用性看得高于一切,另一方面,中国人建造出来的建筑往往很不实用(紫禁城是典型的例子,既缺乏山水融合又没有绿化设施的紫禁城,向来不受清朝皇帝所喜爱)。

从设计上来看,紫禁城是个失败的典型,是小农式审美的典型体现,无非是一个放大版的农家院落。红红绿绿的色调、单调乏味的室内空间,让它既缺乏宜居性,也不适合北京冬天极冷而夏天又极热的气候。

所以,清朝皇帝动不动就去圆明园或避暑山庄,那里才是休憩的好去处。

自元朝开始,中国再也没有在建筑、服饰、音乐上做出哪怕一个足以称道的成就,即使不和印度恢弘的宗教建筑、佛教音乐相比,即使和日本相比,也远远落于下风。

哲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存在”,而美是存在的最高形式。

美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道德。缺乏美感的人,一定是不道德的。他对生活对世界的感知,一定是粗糙的

欧美和日本的审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它们处在当今人类文明的高级阶段。在欧美和日本,即使一本护照、一个logo、一个文具、一双袜子、一个鼠标,都设计得充满高级得令人赞叹的美感。

相比之下,中国社会能够体现出美感的东西,实在少得可怜。我们简直生活在一个美学沙漠里。

中国的海报设计,往往丑得无法形容;自主品牌的汽车设计,更是丑得“让人连看一眼的欲望都没有”(对比一下上世纪美国凯迪拉克汽车的设计,就知道在汽车设计上,我们落后美国至少半个世纪);我们的各种证件压根就没有设计感(看看日本的驾照,那种精致的美感,简直是一件艺术品);至于车牌,这个就没有说的必要了(走遍全球,很难找出比国内更丑的车牌设计,再好的车配上蓝底白字的车牌,都至少要拉低七个档次)。

在我看来,中国的很多设计,都是“以丑为荣”,在美学上,它们都犯了如下错误:

一是堆砌一些毫无价值的信息,不懂得什么叫“简洁即美”;二是以恶搞为荣,以博眼球为乐,在设计上越夸张越好(自主品牌汽车设计即是如此);三是用料低端,色彩搭配奇丑无比,动不动就用红色、黄色等高对比度的颜色;四是没有立体思维,总是用平面思维看待世界;五是高度雷同,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到处都是玻璃幕墙和写字楼,完全没有欧洲那种古色古香的建筑美感,没有北欧那种童话一般的城市风景;六是字体丑出天际,中国作为一个书法大国,在字体上却如此不讲究,我都不知道这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无奈。

(日本的店面设计、美国的报纸字头、欧洲的企业品牌设计、伊斯兰文明的书法艺术,无一不建立在他们对字体的精雕细琢上。当我第一次看到美国报纸普遍使用的哥特字体时,日本东京大学的校徽时,那种极致、高档、优雅、从容的美感简直让我感动得落泪,为人类审美的品位而感动)

中国的这种对美的漠视,某种程度上说明我们是个不讲究的民族,我们做事不讲究,对生活也不讲究,还停留在能用就行的低级阶段

可惜,一直到今天,中国人依然认识不到美的重要,千篇一律的城市、毫无美感的商场、鸟笼一样的小区居民楼、到处像狗皮膏药似的宣传条幅、街头小广告,都让中国人离美越来越远。

自然,也离文明越来越远。

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