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中之寶,蜀中仙畫 | 寳梵寺觀明代壁画精品
寶梵寺,位于蓬溪縣城西15公裏的寶梵鎮寶梵村。該寺始建于北宋,稱羅漢院;治平元年(1064)宋英宗趙曙敕封為今名,意為“佛中之聖,梵宗之寶”。一九五六年被核定為四川省首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八年被重新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寶梵寺的教義屬佛教中的“禅宗”、“淨土”派別,在曆史上一直香火鼎盛,是川中著名的佛教聖地。寺內現有明、清重建的古建築1500余平方米,賦名為《西方鏡》的明代壁畫100余平方米,由定靜寺遷入的《諸天朝貢》清代壁畫25平方米,清代《西遊記》藻井板壁畫50余平方米以及宋代碑刻等珍貴文物。寶梵寺的建築設計獨特,建造精美,為明代中期建築的佳作。大雄殿內明代壁畫《西方鏡》曆來被民間尊稱為“仙畫”並有相應的傳說。其壁畫為工筆重彩畫法,共繪各種法像103個,瀝粉貼金,富麗堂皇,技法卓絕,被公認為是“蜀中明代壁畫之代表作”。其中尤以《地藏說法》(又名《羅漢補衲》)最為精妙。“神仙妙技塗于壁,萬古丹青巧不來。”
早在上個世紀的三十年代,寶梵寺壁畫即因被著名文化刊物《東方雜志》、《良友》畫報刊載而享譽海內外。同時期,中國文化史叢書《中國繪畫史》又將《西方鏡》中第八幅《羅漢聆經》作為該書的卷首插圖。自此以後,英、美、法、日等國外官商、學者紛紛前來觀賞,國內著名書畫家豐子恺、段虛谷、段文傑、趙蘊玉等亦先後前來觀摩品評。朱德委員長年輕時也曾到此賞畫,並留下“寶梵仙畫,十足當之”的題贊。
距今已有530多年的寶梵壁畫,均採用工筆重彩,瀝金擠粉等技法。雖為佛門題材,卻立足人間現實——所繪法像103人,或聆經說法,或穿針引線,或竊竊私語……各具情態,栩栩如生。天上人間,融為一體,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超凡的藝術魅力。著名敦煌學專家、原敦煌研究院院長段文杰教授稱之為是「不可多得的祖國繪畫藝術珍品」,著名書畫家、原重慶畫院院長譚學楷贊其是「四川壁畫之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