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校园KOC玩转校园社交营销?
在数字时代,传播渠道频繁,媒介景观全面更新,跨界营销、场景营销、综艺营销、内容营销等等,这样的营销手段日新月异。引爆流量逐渐成为品牌主营销方式中最重要的阵地之一,用户流量支撑着“内容营销”的发展,而拥有海量粉丝资源的KOL、KOC,凭借群体传播的影响力和大众传播的覆盖力,无疑成为内容营销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随着我国各类企业互联网的崛起,校园营销体系中多出了个角色:校园KOL,校园关键意见领袖。他们通常是在校园中拥有企业大量研究大学生对于粉丝的红人。此时的校园品牌营销,开始利用校园KOL应有的影响力,进入一个更加准确的时代。
后来,也就是企业近两年,随着微信等社交应用的高度发展普及,原来的校园KOL社交媒体营销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更接地气的版本:校园KOC,校园文化关键影响消费者。
校园KOC和校园KOL,两者之间虽然只差了一个学习字母,背后的逻辑却有巨大发展差异,在校园社交媒体营销这个方面上也存在截然不同的表现:
校园KOC的特点之一是“真实”,他们距离消费者更近。校园KOL是专家,校园KOC是朋友;他们虽然不如校园KOL知名,但是他们自己就是消费者;分享的内容虽然文笔和见识不如校园KOL,但多是自己亲身体验,胜在真实,因此和消费者天生距离更近。
校园KOC的特点之二是“信任”,他们更加注重和消费者的互动。Kol和koc在校园里的区别在于,他们和其他消费者本身是在线的,或者是真实的朋友和邻居,他们之间有真实的关系,这个推荐更值得信任,而kol在校园里和koc在校园里的区别是从满足到情感。
最后,KOC和KOL并不是界限分明。KOL是头部,KOC是腰部,用KOC的方式运营的KOL可以理解成“大KOC”,而做得成功的KOC也拥有影响5000好友的号召力。虽然我国总体发展而言,单个校园KOC给品牌带来的曝光效果进行肯定比不过校园KOL,但胜在我们可以通过大批量产生,同时提高品牌支付的营销环境成本也极低,可以广撒网,带来聚沙成塔般的高销量。
基于这些差异,KOC营销开始成为品牌营销的标配,而能将KOC营销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的模式,则非“会员制商城+小程序”莫属。程序如下:
品牌企业建立一个自己的会员制电商小程序,消费者在小程序里通过进行缴纳入会费(购买入会礼包,或完成我们一定工作任务),成为会员,并享受会员信息权利。包括:
1、可以以低于市面流通的价格购买品牌的商品;
2、可以分享商品给微信好友,当好友购买时,自己便可拿到佣金;
3、可以邀请好友成为会员,自己可获得拉新奖励。
在这样的模式下,品牌可以通过校园社交实现裂变传播,并基于小节目轻体验,便于分享特色,完成社会与零售的无缝连接,形成“商品对人”的网络。
此外,现在一谈到品牌进行校园营销,必然会提及“私域流量”。而这也是KOC概念真正受到关注的最大原因:KOL带来的是公域流量,KOC带来的才是私域流量。道理很简单:
1、通过分析校园KOL,品牌在各个社交/短视频信息平台、电商平台上所能获得的,主要是平台企业愿意给的公域流量,无法得到很好地转化为学生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流量池。再加上KOL营销是高高在上的感觉,输出的虽然是一个专业知识内容、精细打磨产品包装的文案,但是和粉丝的沟通能力却是单向的,这样我们带来的结果是曝光可以很好,但是却无法通过刺激粉丝的购买学习热情,无法发展形成相互转化,落地为销售。
2、然而在微信上,品牌可以通过分析校园KOC这个时间节点,触达到了提高他们通讯录和朋友圈里的所有企业潜在影响用户,连接上了转化率达到更高的私域流量。此外,品牌可以借助会员制体系激励KOC主动学习进行的私域流量营销,也是一个真实的表达。内容、文案虽然不精致,但是我们因为自己真实所以企业信任,因为学生互动所以热烈,这样能够带来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将曝光技术实现高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