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来了丨张晔:多维度帮助孩子找到自己 成就自己
国际在线消息:教育全球化的到来使得国际教育合作、互动逐渐增强,具备世界共性的教育样式在国内普及推广,教育的深度与维度逐渐增加。随着中国加速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国际教育需求的日趋旺盛,一些具备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次《校长来了》系列采访,邀请到北京致知学校创始校长张晔,就国际教育未来发展发表自己的观点。
张晔,北京致知学校创始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美国工商管理硕士。
20余年深耕 熟谙国际课程
张晔拥有20余年学校管理经验,是首位引进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全球胜任力教育项目专家。深耕国际教育多领域,熟谙各种国际课程优势。同时张晔也是一位优秀的母亲,她将女儿培养成了一位美国顶尖法学院的优秀博士研究生。她相信,一所好学校一定要能够为学生创造机会发现学习动机,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做出决定的能力,学生将终身受益。
为学生搭建全球化校园
“教育本身其实是一种体验,不管是体验文化也好、体验不同的学习方法也好,都需要通过实实在在资源的搭建,才能让学生真正把这些体验内化”张晔介绍到。因此,基于“为中国学生提供国际化的教育”的理念,北京致知学校应运而生。
北京致知学校由中科致知国际教育集团投资创办,集团致力于在全球构建能够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国际化教育的系统。目前集团已经在美国麻省有一所美高,未来在英国及其他国家也稳步计划着打造循环的学校系统,在国内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也有办学计划。北京致知学校,是中科致知教育集团在国内创办的第一所旗舰校。
从建校之初,北京致知学校就从办学理念、课程规划、学校特色等方面持续坚定地积累和发展,致力于给学生最真实的教育感受。
校长领导力是最核心的挑战
“运营任何学校,对于校长领导力的考验其实都是很大的,对于国际学校来说更是如此”张晔表示。
在许多国际学校,校长领导力都是最核心的挑战。一方面,国际学校的人员流动较大,所以建设中西融合的校园文化十分重要;另一方面,校长需要进行跨文化的领导。因此国际学校成功与否,对于校长领导力的要求比一般学校要高得多。
国际学校的校长需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领导一支团队,所以校长的跨文化领导力就尤为关键。并且国际学校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培养方式包括评价体系都与传统学校有很大区别,所以校长在领导学校的时候,在评估方式上、管理模式上、管理理念上也要相应做出调整。
“校长需要有清晰的判断和概念,需要在创建的文化中尽量让大家将心态调整好。尊重不同,在欣赏彼此差异的同时,也要认可别人的优点”张晔说。
作为校长,张晔认为领导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赋予所有基层员工工作的热情,让他们找到独特价值。“例如北京致知学校,只分为教学部门和非教学部门,致力于让所有员工体会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并从中找到真正的自己。所谓管理者,其实就是要思考怎样把大家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核心团队,然后再让团队之间尽快地去磨合。”
校长领导力,从大的层面说可以细分很多层面,若从最基本的细节来看,如果一个校长能做到让每一个人都开开心心地来到学校,那就说明成功的打开了他们的心灵之门,在与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中开辟了凝聚前行的路径,这也是校长沟通力最好的体现。
多维度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成就自己
北京致知学校有两个鲜明的特色: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和天赋教育(Gifted Education)。
SEL项目是由美国CASEL组织研究提出,耶鲁情商中心做的RULER项目,具有权威机构背书。通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该项目已经众多资源供教师线上使用。
社会情感学习在北京致知学校是具体抓手并真正落地的项目,学校拥有一整套的研究方案,可以让所有老师都参与到这一教学环节当中,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能力。
天赋教育是一个在美国有着50年发展历史的项目。该项目都有丰富的实操经验,老师们可以得到系统的培训,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
人文教育,未来可期
从行业的角度来讲,张晔认为,私立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市场的产物,所做的教育要真正满足家长的需求,研究怎么样能够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未来也是一样。
行业当中已经相当一批人,他们对于国际学校的概念已经上升到培养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创新性人才。这批学生的出口不一定是要出国,也可以在国内升学。
对于国际学校而言,将来会有更多的升学渠道和发展机会,因为这些学校本身就是被家长和社会所认可,是可持续发展的。
只要是真心为孩子的未来培养而做教育,未来都是可期的。(图/北京致知学校 文/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