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效方集锦——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丸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大黄30克,枳实(麸炒)15克,神曲(炒)15克,茯苓9克,黄芩9克,黄连9克,白术9克,泽泻6克。
【用法用量】研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每服50~70丸,温水送下,食远虚实加减服之。
【方歌速记歌诀】
枳实导滞用大黄,芩连白术茯苓藏;
泽泻神曲一同人,湿热积滞用之良。
【功用】消导化积,清热祛湿。
【主治】湿热食积,内阻肠胃。表现脘腹胀痛,下利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方论】本方所治证属积滞生湿蒸热,肠道受阻,治宜消积化湿,泄热导滞。方用枳实、大黄为君药,化滞消积,泻热通便;黄芩、黄连为臣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术、神曲、茯苓、泽泻为佐药,健脾化积,淡渗利湿。合而用之,清热化湿,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则积清湿化热除,痞痛得解而泻利可止。
【医论】饮食不节,积滞内停。气机壅阻,传化失常,蕴为湿热,伤及大肠气血,故见脘腹胀痛,下利泄泻;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乃邪正俱实之证。
本方宗“通因通用”之旨而设,用于湿热食滞互结肠胃,痞闷胀满,腹痛泄泻,痢疾初起等证,最为适宜;若虚寒之痢或脾阳虚而不适,寒湿积滞非本方所宜。
【临床新用途】
1.治疗肠麻痹、胰腺炎
据报道,沈玉芝应用加味枳实导滞汤治疗肠麻痹、胰腺炎患者各1例,均获痊愈。其中急性菌痢性肠麻痹患者1例,经服药1周后治愈。胰腺炎患者1例,连续用药12天后亦获康复。
2.治疗慢性胃炎
有人用枳实导滞丸治疗慢性胃炎患者36例,其中临床治愈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31例,占86.1%;有效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4例,占11.1%;无效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改善)1例,占2.8%。总有效率为97.2%。用法:内服枳实导滞丸,每次9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本组病例用药时间最短者2个疗程,最长者5个疗程,平均3.5个疗程。在服本药期间,宜注意精神调养,忌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3.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
采用枳实导滞丸加味治疗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7例,疗效显著。用法:先将茵陈30克,丹参15克,垂盆草20克,田基黄20克,水煎后,待凉备用。用此药液送服枳实导滞丸,每次9克,日服3次,15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不间隔,连续服药至痊愈止。结果:47例中,临床治愈者40例,占85.1%;好转者4例,占8.5%;无效者3例,占6.4%。总有效率达93.6%。用药时间最短者2个疗程,最长者6个疗程,平均为4个疗程。治愈的40例,经随访2年以上,均未见复发。在服用本药时,未配用其他辅助药物。
3:根据《浙江中医杂志》1997,(3):138,姚公树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肠梗阻1例。患者某男,15岁。3个月前出现腹胀痛,大便秘结,经检查诊为结核性腹膜炎,粘连性肠梗阻。经抗痨、肛管排气、通便等治疗效果不佳。见下腹部胀满疼痛,触之有包块,大便7日未解,纳差泛恶,口干欲饮,苔黄腻,脉细滑。此乃邪热夹食阻于肠道,气机壅塞,腑气不通。治以清热化湿,消食化滞,理气通腑。处方以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厚朴各8克,枳实、黄连各6克,黄芩、黄柏、大腹皮、丹参、郁金、六曲各10克,莱菔子12克,薏苡仁15克。服3剂后腹胀痛好转,大便仍未解,苔黄腻。上方加芒硝8克,大黄加至10克,续服6剂。药后大便解,腹胀满大减,纳谷增加,精神好转,苔转薄。上方去芒硝,继续服6剂,诸症悉除。
4:小儿汗证
根据《新中医》1997,(12):2,黄维良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小儿汗证。患儿某男,6岁。4日前因饱食后处感风邪,服用感冒药物,病情好转。但汗出不止,人夜尤甚,不思饮食,吐出酸物,腹部胀满,睡眠不安,大便3日一行,小便黄少,诊见面红心烦,肌肤灼热,腹满拒按,汗出滋滋,舌略红,苔厚腻,脉滑数。证属热积肠胃,困阻中焦。处方:大黄(后下)6克,枳实、神曲、黄芩、白术、泽泻各6克,茯苓、薏苡仁各10克,麦芽15克,黄连、鸡内金各3克。水煎2次合汁,分2次温服,每日1剂。在上方基础上加入生脉散,4剂后,汗止证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