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钱眼儿看好汉 ∣《水浒》食货志(一)

小昭专属cv:多情剑客无情剑
赵宋朝政和五年(公元1115)五月的一天,乡村教师吴用和阮氏三兄弟在石碣村水亭下荷花荡中的水阁酒店,点了四盘菜蔬,一桶酒和十斤花糕也似好肥黄牛肉,请三阮狼餐虎食吃了一回。
阮小七又打包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和一对大鸡带去阮小二家作为晚餐和宵夜,总共消费了一两银子——这是《水浒传》第15回中的一个场景。
这一段看似琐碎的饮食账,几百年前的市井生活气息仿佛近在眼前,让人不知不觉地融入小说人物的生活中。这正是水浒叙事的魅力所在。
吴用请客,只是书中一个平常的例子。从这个角度看,水浒也可视为一部小说体的江湖"食货志"。
"食货志"原指史书中的一种文章体例,是记述某一朝代财经状况的专题文章。自班固开创此文体,后世官修史书也多列有"食货志"。
But,史书重在记录帝王将相的经济活动;百姓的日常学费、经济生活基本空白。小说成书和流传的时代,正是历史课本上称为"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迅速崛起的时期,跳开金钱来读水浒,那叫想不开。
经济信息在书中无处不在,置一所宅院、收一笔贿赂、买一个小妾这类大事,打一把兵器的物价、工价,喝酒、裁衣、算命、住店,乃至通缉一个犯人,嫖一次妓女、坐一班渡船等琐碎小事,每一笔需要多少都清楚记录,甚至精准到几钱银子几文铜钱。
金圣叹说《水浒传》胜似《史记》倒也有点道理(虽然他大部分观点我反对)。稗史也是史,在经、史、子,集之中,"小说家"的著录属于史部,虽不能当史书看,但内容却多有源头,和史料呼应对照。|详见《水浒传》虚构中的4个史实
"食货"之"食"是粮食,"货"是指布帛、财物。"食货"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何谓"道"?阳明心学有个命题:百姓日用即道。(《王心斋先生遗集·语录》)说到底,让百姓吃饱穿暖,就是最重要的治国之"道"。
天子代天牧民,"替天行道"本是朝廷的专利,一群贼寇却打出"替天行道"招牌,明显是说天道不申,人道奉行,朝廷缺位,我来补刀!
如阮小五决定跟随晁盖去劫生辰纲时所说:"论秤分金银,异样穿绸锦,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如何不快活!"
底层农民只要还有口饭吃,就很难选择反抗。只是到了他们实在无法生存之时,才会举起斧头挥着镰刀,向着梁山前进。
在以下的章节里,我将写到小说中一些有营养的趣味话题,试着从"食货"角度探析水浒江湖众生的命运成因、人性善恶。
例如,作为彼时的市井百姓,他们的日常消费与我们有何不同?
小种经略要买多少钱的面才能把鲁提辖切回来的二十斤肉臊子全包成馄饨?
北京市长梁世杰和华阴县(今陕西渭南)史家村首富史进过中秋开销有多大差距?
毒死武大要买多少钱的砒霜?时迁在祝家庄偷吃一只鸡该赔多少?
武松那一套头陀制服价值几何?潘金莲给王干娘做衣服照市价应收多少?
第一次被劫走的生辰纲用于何处?火烧草料场和著名的"空印案"有什么关联?.......
(选题暂定,欢迎各位点播)

好汉们用的什么钱?

水浒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政和至宣和年间,成书应该是从元末到明代中期,说书人、杂剧曲艺人、刻印出版的书商、听众读者和文人不断对宋元话本、元明小说、民间传说、地方戏剧等加工改良,最终由施耐庵、罗贯中等赋予一个结构而完成。
不同年代类型的素材融合成书后,就有现在看见小说中使用的货币除了银子,还有铜钱"贯"和纸币"钞"的混乱。
在完成小说时,作者们大约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使用铜钱和纸钞主要出现在高俅和林冲、武大郎、生辰纲等章节,大概是考虑到高俅蔡京等人物是宋代真实存在的。
实际上,白银成为市场上的主要流通货币的历史,并不是那么悠久。
从先秦到唐代,白银和珠宝、黄金都属于一种贵重财物,最常见的用途是做首饰或者器皿。

唐代荷叶形银盐台盖,出土于1982年江苏省镇江市丁卯桥

宋代象钮莲盖银注子、双耳银温碗,1993年出土于四川省彭州市西大街

到了唐代中后期,白银才开始发挥一些货币职能。但是也仅仅在用于赏赐大臣、政府开支、上交税款等,日常交易中极少使用。
白银成为市场上的主要流通货币,是在明代中后期,而之前主流货币是铜钱。
潘金莲去隔壁做衣服的第二天,拿了一贯钱付与王婆说道:"干娘,奴和你买杯酒吃。"
沧州横海郡的柴进家,专门给蹭吃蹭喝的人准备了一套"标准餐":一盘肉,一盘饼,温一壶酒;又一个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
在经历明初时白银、铜钱和纸钞混用后,终于进入以白银为主的新时代,这是货币史上的重要节点(要考)。
明清银锭以元宝为主,除镇库银外,最重的大元宝50两,其他较轻的从20两、10两,乃至1两、1钱,各种重量皆有。元宝只是银锭造型的一种,各地还有方宝、圆槽锭、椭圆槽锭、腰锭、砝码锭等各种款式。
*据现有馆藏银锭折算,一两银在唐代合42克,宋代合39克,金代合39,8克,元代36.6克,明代约37克左右。*

明代银锭一两、二两、三两/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

戴宗把"梁山出品"的假信带回去,蔡九看了觉得很满意,取了一锭二十五两花银赏给他。
花银是做成一朵花一样的银子?No。
古代银两因为铸造工艺等因素所以成色不一,名色众多,宋代银铤有的自铭"花银"、"真花银"、"肥花银",表示成色接近足银;又有"金漆花银",为十足白银。
明代"金花银"本义也是十足白银,明代正统元年(1436)后,政府令江浙、湖广等地区(尤其交通不便的地区)的米麦等田赋都可用白银折纳,随着田赋折银的推广,(金)花银成了对所有折粮银的总称,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
除此外,根据白银的成色,还有∶渗银,含银量为 97.5%~99.3%;足银,字面意思是十足白银,实际含银量97%~98%;纹银,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得名于高成色银锭表面的纹路,含银量超过93%均可称作纹银。
明代金花银锭,刻铭文"内承运库 花银二十五两 徐庄善"(银匠名)内承运库是明代皇宫的官库,主要储藏金银、纱罗、丝绸、羊绒、珠宝玉器、象牙、玛瑙等,供皇室使用,其署设在东下马门。在宫内设内东裕库、宝善库等里库,并在会极门、宝善门等设外库,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下设近侍、佥书、太监十人、掌司、写字、监工无固定员额,明时,国家的朝廷和皇室的财政收支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供朝廷开支的赋税,归户部、工部、太仆、光禄寺等分别掌管,其中主要是户部的太仓库,而供皇室开支的收入,都出自内承运库。
十两银子在小说中称为"一锭大银"。杀了潘巧云后,杨雄担心跑路没盘缠,石秀得意地告诉他结拜那天,杨林送了他一锭大银,他一直揣在包里。

明初十两素面螺纹银锭

初识宋江,李逵一脸不高兴:"我有一锭大银,解了十两小银使用了。却问这主人家挪借十两银子去赎那大银,出来便还他......"
宋江问:"只用十两银子去取,再要利钱么?"李逵道:"利钱已有在这里了,只要十两本钱去讨。"
通常来说,银子"解"了使用有两个意思:
一是兑换,碎银子更方便;
这里要说到白银作为货币的具体操作。古人用银子付款,是该给多少,就凿或者拿剪子剪(大概估摸差不多分量)下来,用等子称后,多退少补。
所以,如果你穿越到古代,出门shopping,除了带银子、口红、防晒霜、手机,还得带上剪子或者凿子以及一把秤(小小的)。
古装剧里吃完饭丢下一锭银子就走的人是不存在的。要知道五两银子就够郓哥一家人三五个月的生活费了。
金钱面前,人人都怕自己吃了亏。。
当然,你怕,对方也怕。所以商家收到钱,先要秤一下你的银子重量是否够。  
就算刚好够了,你也不能挥一挥衣袖说声拜拜。
大部分商家会让有经验的师傅鉴定含银量,这个过程跟现在收到一张百元大钞对着灯火照一下看看水印是差不多,重在参与嘛。
假如你是给的一锭银子,那么恭喜你,流程更麻烦了。
伙计先通过上面的刻字和纹路,判断成色;然后拿出称秤,测出重量;最后,依照成色、重量,换算成"纹银"重量,得出银子的实际价值。
如果不确定的话,还会用钢剪子剪开看看,是不是真的足水的银子;剪碎后还会放在秤上看看够不够找你零的钱…别以为只是听起来麻烦,实际操作起来,更麻烦。
钢剪刀夹口小、夹臂长,so,剪银子是力气活,有时甚至要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固定住银子,一个人用尽全身力能顺利剪开。

宋代铁剪

二是典当。这里的"解"应作此意。从宋江问李逵要给多少利钱来看,当时的抵押典当已盛行。
李逵说自己有利钱,就差本金。宋江拿了一锭十两银子给李逵,让他去赎原来那一锭十两银子。这逻辑……
李逵果然一转身就去赌输没了。这应该就是最早的"套路贷"吧?!
宋江借十两银子给李逵,李逵用一生的杀戮当利息,最后被骗着喝下毒酒,这债务,终于清了。
END
(0)

相关推荐

  • 银两艺术精品

    由于朝廷没有对银锭的具体形制做过规定,以至民间铸造的银锭,不仅形式多样,成色也是各异.古人发现,含银量大.成色好的白银,在铸造过程中会产生细密的纹路,因此将最 优质的流通白银,称为"纹银&q ...

  • 银两欣赏之让人陶醉!

    在中国历史上,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时间并不长.从先秦到唐代早期,白银和珠宝.黄金等一样,只是被视为一种贵重财物.在唐朝中后期,白银开始发挥一些货币职能,被用于赏赐大臣.政 府开支.上交税款等,而极少在日 ...

  • 银锭鉴定知识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 ...

  • 银两鉴定意见

    明清时期银锭,虽多省有铸造,但各省造形有彰可循.例如马蹄形银锭一般山东.山西.河北.新疆.吉林等,如果出现四川圆形省份,就要怀疑了!四川省的银锭,多是圆形,就是我们所说的馒头定,如果出现了马蹄形的标有 ...

  • 银两卖不出去是有本质原因的

    目前见到的大多为錾刻铭文.錾刻铭文又分錾刻阴文和阳文,时间大致以清代雍正时期来划分,以前的多为阴文,以后的多为阳文. 从外观上看,老银锭蜂窝较深.洞圆润光亮.孔中有金黄 色的多色彩光.因浇铸时模中残留 ...

  • 透过“钱眼儿”看历史:货币与朝代更替的关系

    西汉末年,整个社会发生了严重的经济问题,虽说是太平年间,但经济的问题却让这个国家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进而引起了民众对汉朝货币的质疑.动乱之时,王莽借势上台成立新王朝,他企图通过货币改革挽救当时的社会危 ...

  • 笑看《水浒》中的冷幽默,施耐庵:我要是搞笑起来,武松都不放过

    <水浒传>的大题材,是农民起义. 但在<水浒>中,无论是叙事还是人物塑造,都十分生动形象,让人一遍遍读来,津津有味,而且我最近发现,<水浒传>要是幽默起来,真是令人 ...

  • 【396】且看这般水浒

    非常感谢张镇楠妈妈和王雨欣妈妈的编辑整理. 23班 潘杰煜播报 23班学生点评: 潘杰煜播报点评 冯钰然 林冲的两捌胡,翩然风度在你的讲述中栩栩如生的呈现在听众眼前,原来,文武双全的林冲也并不全是好的 ...

  • 梁山泊穿搭中透露的历史脉络 ∣《水浒》食货志(五)

    小昭专属cv:多情剑客无情剑 <水浒传>描写人物具体模样的并不多,且都偏"艺术化".但几乎人人都有服饰描写,"衣服制度"是写实主义的手段,继承了宋元 ...

  • “宋朝粉”又给武大郎买别墅了!∣《水浒》食货志(四)

    小昭专属cv:多情剑客无情剑 1.炊饼or吹饼 据"宋粉"们的说法:生活在GDP占世界80%.工商业繁荣.社会福利完善的大宋,卖炊饼的小贩武大郎是个成功人士.他能在繁华地段买一套两 ...

  • 从宋徽宗到西门庆:因为喝茶,所以油腻 ∣ 《水浒》食货志(三)

    小昭专属cv:多情剑客无情剑 上一篇:人油灯下:王伦时代的梁山,底层黑社会的生存之道 ∣<水浒>食货志(二) 一 公元1116年,离"靖康之耻"还有十年,离北宋灭亡还有 ...

  • 看《水浒》知吴用计逼宋江上山

    潘长宏看<水浒>大作悟出吴用的神计. 今天我要说明是故事里的故事,<水浒传>有这一节,晁盖一伙人劫持生辰纲后,东窗事发,遭到秘密抓捕,官府派何涛来到了郓城县,先遇县衙知于一下, ...

  • 看《水浒》,品北宋末年的流行风尚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不仅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也有着很大的文化价值,其中对于市井文化的描写,对于后世研究宋明时期的民间风俗有着不小的贡献. 我们就来看看从水浒的人物中能寻 ...

  • 李庆西:水浒食笺

    馒头与包子 <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和两个押解公人到孙二娘酒店觅食,端上来的竟是人肉馒头.不说孙二娘的剪径勾当,這里将带馅料的包子称为馒头,却是有些奇怪.北方人通常不这么说.武松是山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