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可以和自己和解,让自己活成女王
最近一档记录明星夫妻生活的节目《幸福三重奏》,三对嘉宾中,大S和汪小菲、蒋勤勤和陈建斌之间截然不同的夫妻日常引起了不少热议。
蒋勤勤和陈建斌,结婚十二年,已经是老夫老妻,他们的日常相处模式被很多人评价为“最真实”“最具烟火气”,就像在看自己爸妈一样。
不懂怎么做饭,懒得做家务,常以自我为中心的丈夫,对应的是贤惠、勤快、照顾家里上上下下的妻子,看起来确实很接地气。
然而有人说了:“再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有100次离婚的念头,50次想掐死对方的想法”,怀着身孕的蒋勤勤看着丈夫陈建斌舒舒服服的躺在沙发上,而自己却要拖着沉重的身体,忙东忙西时,难道内心就一点抱怨都没有吗?
她有,但是她压抑了自己的感受,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等她忍到忍无可忍时,想必爆发的一天也就不远了。
曾经,中国女性最高的成就,大概就是被贴上一张“好女人”的标签,牺牲自己的内心感受,去照顾一家子的感受,最终活成一张历史书上传统女性的画像。
而今已经2018年了,但想必很多妹子还是会有这样的体会:
小时候,父母叨叨:“你是个女孩子,动作要温柔一点”、“女孩子怎么能喜欢看这些打打杀杀的电视”等等类似的话;
长大了,父母叨叨:“女孩子怎么能不会做饭”、“你得学着打扮自己,不然嫁不出去”、“你不用多么拼事业,顾好家就行,挣钱有老公呢”……
总会有人想,凭什么呢?
凭什么女性就一定要温柔、顾家,要打扮、会做饭?
波伏娃说“听天由命只能意味着退让和逃避,对女人来说,除了谋求自身解放,别无他途”。
尊重:倾听内心的声音
多年以来固有的社会观念以及外界评价,无形中塑造和束缚着女性,但与此同时,我们自己未尝不是“杀死自己”的元凶,屈从于他人的眼光、顺从社会的评价、躲避未知的恐惧,大多数人扼杀了内心的自我,憋屈而不自知。
《神秘巨星》中的女主角尹希娅倾听自己的内心,一路追梦;尹希娅的母亲倾听内心的声音,自我觉醒,毅然决然的和家暴的丈夫离婚;《玩偶之家》中娜拉选择离家出走,挣脱被丈夫操控的人生……
在尊重别人时不忘了尊重自己,不压抑自己的感受,倾听自己的内心,爱人先爱己。
自信:谁说你不优秀
有些女性对自己非常的不自信。
有人会想:“我就这么一个长得不丑不美,上学时成绩不好不坏,好不容易找到一份糊口工作的人,你让我怎么对自己有自信?”但其实,那些在大众眼中,可以作为成功标杆的女性,她们其实也缺乏自信心。
仔细想想就会觉得,这是一件多么绝望的事情。
问题不在于你本人如何,而在于你如何看待自己。错误或者歪曲的自我评价模式也许来自于我们的原生家庭,时至今日,我们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竭尽可能的掰正它。
应该怎么做?很简单,每日自省。请抽出五到十分钟,坦白地面对自己,问自己:
-我能回忆起我今天做的哪件事?
-为什么我会对它印象深刻?
-我当时的情绪感受是怎么样的?
觉知自己的思维想法,觉察自己的情绪。自信往往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上。
真正的自信是“我知道我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仍然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人,因为我有能力做到更多”,而非盲目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感觉很良好”。
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自我重建的过程,却也会是你与自己和解,拥抱自我的最好时机。
自立:独立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现今很多女性在被逼婚后,口中嚷着“我要自己做主”,但父母却并不当一回事,该反驳的还是反驳。你想过他们为什么可以如此理直气壮吗?
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你仍然在依靠父母。
上学时,选择哪个专业、哪个学校时,你交给了父母去做选择;
工作后,选择留在哪家单位时,你听了父母的选择……
那么,结婚在他们看来自然也该听他们的,况且,他们也不相信你有选择的能力了。
在你能够做选择的时候,你“图省事”放弃了机会,甚至可能潜意识里害怕承担责任,因为唯有这样,才能在过得一塌糊涂时,毫不心虚地甩锅给别人。
于是,当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放弃选择,把主动权让渡给别人后,又因为他们的选择侵犯了你的利益,想拿回自主权时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对方(父母/伴侣)已经不再把你当作独立的个体。不论是“恶意”的认为你没有能力,还是“善意”的担心你选错,他们都有恃无恐。
只有证明给他们看,你也可以进行独立的选择,并有能力承担选择的后果时,你才有资本说“我不care你们”!
好妈妈不是定义我们生活成功的标准,女强人也并非我们职场的荣誉徽章,只有自己成长,和自己和解,尊重自我的意愿,你才是真正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