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口径越大画质越好?怎么分辨一支好镜头?
大家都知道,最近尼康Z5不断降价。个别渠道机身已经跌破8000元大关,所以最近咨询Z卡口镜头的粉丝也越来越多。有两个问题问的人特别多:
“口径越大,是不是通光量越大?”
“口径越大,是不是画质就越好?”
我想,你们是进入到一个误区了,反问一句:为什么徕卡镜头素质那么高,口径和体积那么小呢?今天来说这件事儿。
尼康77mm镜头口径,比较出名的有大三元24-70和70-200。除此之外,像28-300、16-35/4、24-120/4G、85/1.4G、17-35金广角、18-35银广角、80-200小钢炮、80-400、300/4D、24/1.4G、18-35G新金广角也都是77mm。
当这么多镜头放在一起的时候,你的很多观点就会发生改变。先说结论:镜头口径大小与通光量无直接关系!
大光圈镜头为了克服像差,所以会使用更多更大的镜片,间接导致大部分大光圈镜头口径比较大,通光量的多少和光圈大小有直接关系。其实镜头口径只要达到焦距/相对孔径就OK了,另外镜头口径变大,能保证边缘的通光,减少口径蚀的影响,相对减少镜头的屈光度,减少眩光。
口径蚀,对很多朋友来说,是一个新的名词。百度百科太废话了,简单说,就是镜头在使用较大光圈时,斜着射入的光线受到了遮挡。这种现象会导致画面边缘的点光源,在成为散景时不能成为一个正圆,而变成近似于两头尖尖的椭圆,并且光斑靠近画面中心的部分比较暗。要减少口径蚀,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大前端镜片的直径。或者这样说吧,口径越大,散景越美。
说句不该说的,如果一个82mm口径的镜头,要做成77mm口径,设计难度是成几何基数级别增加的,所以现在通常很多副厂镜头都是往大口径设计,比如健身马,拼命堆料,追求锐利的边角画质、全开可用分辨率等等,用户觉得这是厚道,其实是为了降低设计难度。
徕卡是没办法,镜头太长太大,会遮挡旁轴取景器,所以逼得徕卡把镜头做小做短,成本自然更高,卖得贵也就情有可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大口径镜头越来越多,像24-70都有82mm口径的。原因?更大的变焦比、更大的可用光圈, 这些需要更多的镜片修正,导致镜片数量持续增加,另外,在加入超声波马达之后,体积也要随之变大。
很多人抱怨,现在 50mm/1.8这样的标头,体积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贵。其实,不要从表面参数来看镜头,普通的50标头一般是双高斯结构,而尼康的Z 50mm/1.8采用逆望远结构,类似蔡司的Otus系列,后镜组很大。这么做目的是在缩短法兰距的时候,焦平面更平整,避免光线入射角度过大产生红移,对于减少四角失真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