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会心一笑,不需言语
No. 41《触不可及》(法国)
这部法国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段奇妙的友情。
故事在两个阶层悬殊的男人展开。
贫民区出身的小混混黑人德瑞斯身形高大壮硕,因盗窃入狱六个月的他刚刚获得释放。应征私人护理时,他见到了雇主,富有的残疾人菲利普。
菲利普在一次滑翔伞事故中造成全身瘫痪。平日里,有管家、园丁、厨师管理如城堡般的房子,照顾他的衣食起居。每天有私人医生上门做康复,还有专门的书记员负责书信往来和护理员面试等工作。
而全天候的私人护理常常做不了一两个星期。但因待遇丰厚,应征者络绎不绝。
德瑞斯在众多的应征者中格外醒目,与西装领带的人不同,他穿白色平底鞋浅色牛仔裤。
他并非来找工作。他来走个过场,目的是获得领取失业金的几个雇主签名之一。
面试时,他答非所问,想尽快搪塞过去,获得签名。问到工作经验时,他说起自己喜欢的几个流行歌手、乐队。菲利普提及几个古典音乐家,德瑞斯完全不了解。他机智风趣地一带而过。
除了关心签名问题,德瑞斯对书记员印象良好,不断目送秋波。
德瑞斯在第二天去取自己的文件时,得知菲利普给了自己工作试用的机会。德瑞斯不以为然。
让他决定试试看的是另一件事:他的住处安排在一间装饰高雅的套房,宽大明亮,独立浴室装有豪华浴缸。
德瑞斯看到完全不同于自己原本的生活。
电影剧照
衣食无忧的菲利普和生活无定的德瑞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层。如果带着固有的观念,一般会认为两个人的深入沟通已经无法达成:德瑞斯只是单纯地为收入服务于菲利普,而菲利普既是雇主,也是虚弱的病人,他是被照顾者。
彼此各取所需,是大多数雇主与雇员的关系,电影中大部分私人护理与菲利普的关系即是如此。
作为人类,自我利益的确在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位置。
但除了利益,一定还有一些别的什么,是更有深远影响的。
比如心灵和情感。
对菲利普和德瑞斯来说,他们放下了对对方的偏见——也许因为他们都是在某一个方向上走到尽头的人吧,反而开放了选择的眼光。也或者因为法国自由、浪漫、平等的气息在他们身上扎了根。
他们视对方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
菲利普接受德瑞斯从前的劣迹,护理工作初期的磨合,德瑞斯对菲利普品味的不理解,德瑞斯粗放无拘束的言行。
德瑞斯同样没有单纯把菲利普放在软弱的被照顾者位置。他常常忘记菲利普行动的不便,比如直接把电话递给双手不能动作的菲利普,在菲利普想要一颗巧克力时,他“不合时宜”地说起“没有手就没有巧克力”的谚语。他是无心之举。
德瑞斯把菲利普视为同伴,如同他在贫民区街道分享同一盒薯条、分享同一支烟的伙计们。
“即使你是我的老板,我也不会把你放在后备箱”。
在德瑞斯陪菲利普外出时,他打破惯常做法,开跑车,抱菲利普坐在副驾驶。不同以往菲利普坐轮椅在后备箱位置的孤单。
深夜里,德瑞斯听到菲利普急促地喘息,奔进房间,冷敷、安慰,陪菲利普度过药物带来的梦魇。凌晨四点钟,德瑞斯推着菲利普走到塞纳河边透一口气。
“好久没有看到这个时间的巴黎了”。菲利普在药物的副作用平息之后这样说着。
电影剧照
情感生长在类似这样的时刻,两个人共度的记忆,有时晦暗,有时痛苦,有时欢快。
说不上是谁扶持了谁,更多的是彼此的扶持、欣赏吧。
菲利普的生活精致得如同艺术品,德瑞斯如同荒原野蛮生长的草。
若固守在原地,生命的活力会逐渐枯萎。
开放的心灵才有打破僵化的可能:看见人性的恶,同时不放弃对人性光辉的相信。
生活更宽广的选择在同时打开。
触不可及的是心灵间的契合。那是如神明般的启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幸运。
真实故事的原型是两个同肤色的人,而电影中的角色设定加剧了对比。也许是在说,看似触不可及的,并非不可得。需要放下一些什么,才可得另一些。
如果遇见了知你懂你的那一个,只需会心一笑,不需言语。
我不再纠结于是否长久的拥有了。彼此交会时照亮的光,如果真实地映照在心里,会是长远的力量。
你的爱,我深深铭记。
而且,你的一部分特质、喜好不知不觉留下来,成为我身上的一部分。
—— 独立小楼 ——
“用一砖一瓦,建起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