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为什么住在昆仑山3
直到明清时期,对于昆仑仙山的传说得到可读性极高的神怪小说加持,再次“翻红”,甚至更加神乎其神、玄而又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不断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封神演义》。该书成于明朝,明王朝对道教非常推崇,《封神演义》写作之前,明朝正在对成仙有“狂热”追求的“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君”——嘉靖皇帝统治之下,为昆仑山神话的“翻红”创造了社会背景。
影视剧中的嘉靖皇帝
《封神演义》中,昆仑山居住着玉虚宫阐教掌教元始天尊及他门下众多弟子。但是该书中很多描写都是虚构的,如阐教、截教和人道等三教的名称在作者之前及其生活时期并不存在。书中所涉及的神仙体系也与道教体系不同,如元始天尊在道教中是“三清”之一,为最高神,而《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和老子都变成了鸿钧老祖的弟子,鸿钧老祖在之前的道家学说中也是不存在的。
但是该书描述得实在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明清时期不断被改编成戏剧、话本等艺术形式广为流传,受此影响,这时的民间昆仑仙山的传说已不同于战国秦汉时期。
影视剧中的妲己与纣王
中国古代有关地理的史籍中记载的昆仑,多依据《山海经》《尚书·禹贡》以及想象力,对昆仑山的具体位置,一时在西,一时在东。关于古史传说中的昆仑仙山到底在哪儿,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阿耨达山为昆仑,还有以须弥山、祁连山、泰山为昆仑,另有指昆仑在波斯、迦勒底、冈底斯山的说法。当然,根据似是而非的记载及传说来确定昆仑山的位置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在就剩最后一个问题,是谁命名了现实中的“昆仑山”?
汉武帝时期,“凿通西域”的探险家张骞,在从大月氏返回中原的途中,沿着当时被人称作“南山”的山麓自西向东行进了一两千公里,尽情领略了这座千古名山的万壑千岩、峰峦耸脆。
回到长安后,他把自己在“南山”的所见所闻汇报给汉武帝:“……于阗的西边,河水都西流,注入西海。于阗东边的河水都向东流,注入盐泽。盐泽的水在地下暗中流淌,它的南边就是黄河的源头,黄河水由此流出,那儿盛产玉石……”
当张骞拿出从山上采来的玉石时,汉武帝瞬间联想到《山海经》《禹贡》中关于昆仑“大川源头”“多玉”的记载,把于阗南山命名为“昆仑山”。
自此,位于新疆、西藏间的亚洲中部大山系被定名为昆仑山。
不过,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昆仑仙山与地理上的昆仑山一直是分开的,即使到了明清时期,也极少有将昆仑仙山附会到具体的某山之上。
昆仑甚至出现在近代武侠作品中。在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中,昆仑派尊奉修道戒律(主要指清虚门下)。金庸武侠小说,昆仑派还是江湖上的六大门派之一。比如《倚天屠龙记》中的昆仑派掌门何太冲,师承何足道传人灵宝道人一脉等等。
直到今天,才有人受影视作品的影响,会好奇现实中的昆仑山中是否有玉虚宫及通天之门,大抵是为自己的旅游找一个浪漫的借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