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真的庸愚吗?还原历史上安乐公的真面目

国父孙中山曾说过:“阿斗是很庸愚的,没有一点能耐。”

很多历史学家也做过类似的批评,说刘禅懦弱无能,蜀汉的灭亡完全是他的责任。但是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战略上的极难完成的任务

大家都听说过《隆中对》吧,但是虽然刘备取得了益州,却因为失去荆州,失去关羽、张飞、在夷陵之战中战败,进而彻底丢失了快速进取中原的快捷出口。留给蜀汉或者说留给托孤大臣诸葛亮的,是一堆烂摊子。诸葛亮,几千年才出一个的人才,五次北伐都不能成功,更何况是刘禅呢?

说到底还是格局限制了蜀汉,这个是大势所趋。蜀汉跨过秦岭,或者绕到陇西一带进一步进军关中,难度是相当大的。诸葛亮每每因为粮尽而退兵,他所能做到的,只是以攻代守保障蜀汉的战略安全。所以刘禅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尽力支持他,已经算不错的了。明明是形势限制了蜀汉,统一天下是一个极难完成的任务。就连诸葛亮自己都说,他也只是在报答先主刘备的知遇之恩,实现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既然是不可能完成的,那为什么要把全部责任推给刘禅呢?

不理政事还是没机会理政事

刘禅生长深宫,没见过什么世面。成长环境对他来说,虽然安逸,但缺少磨难,也不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品格。关键是诸葛亮这人的做事风格,事必躬亲,把一大堆事情都包揽了下来,这样刘禅锻炼的机会更少了。结果,没事做的刘禅,就知道吃喝玩乐,在后宫厮混,宦官黄皓自然很容易走近他的生活。

所以在培养刘禅这件事上,缺失了太多的环节。虽然这责任不能全怪诸葛亮,毕竟诸葛亮那么忙,但诸葛亮其实应该在刘禅身边安排一个能引导刘禅的亲信。不过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这也导致了刘禅的为政能力不足。

诸葛亮死后,刘禅渐渐长大,这种培养模式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刘禅没兴趣处理政务,也没兴趣,而是把兴趣全都放在了玩乐上。

灭蜀之战降魏是否明智

在灭蜀之战诸葛瞻战死的情况下,成都被围困,蜀汉朝野一片混乱,马上分成几派。其一以儿子刘谌为首的主战派,其二是投奔东吴,其三是逃向南中,其四是谯周主张降魏,。我们逐一分析一下,这几个方案的优缺点。

  第一,死守成都。蜀汉灭亡是命中注定的事情,迟早要发生,这个是格局决定的,前面说过。而且在这个节骨眼上,蜀汉即便是垂死挣扎,也99%的概率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除非司马家内部出问题。死守唯一的好处,就是获得一个好名声,但代价是成都乃至整个益州所有人的性命。刘禅不管是出于自保,还是保全益州百姓的安危,抵抗到底显然不是最优解。

第二,投奔东吴。蜀汉灭亡既然是注定的事情,而且东吴没有了蜀汉也难以独撑,跟着灭亡也是迟早的事情。那么,如果刘禅投奔了东吴,虽然暂时保全的性命,但在当司马家再次袭来,还是得经历一次灭国。到时候,在东吴没根没底的刘禅,对于司马炎可以说是毫无价值。再次被俘,不仅要遭受侮辱,而且极有可能被杀掉。所以刘禅也不一定不能选择这一条。

第三,逃向南中。逃向南中,也就意味着继续抵抗,依然是很难避免蜀汉的灭亡。况且现在情况危急,一旦皇帝逃了,军心不稳,更加守不住益州。所以逃向南中,无益于保全蜀汉,只会起到反效果。况且,本来自打诸葛亮执政以来,对待南中地区,只要他们不乱即可,采取的是安抚为主的策略。这说明南中地区诸夷,是很容易反叛的。逃到南中,不仅要加大安抚他们,处理好占用他们地盘的事,而且逃到南中,等于把曹兵引向南中,给南中地区带来战争,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反叛。所以逃向南中,也是不可取的。

第四,降魏。降魏的缺点是失去气节,皇帝是不能在做了,但这也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即便刘禅守住今天,也守不住明天。不过降魏也有好处,那就是司马家要稳定消化蜀汉,必定会善待刘禅,这样能保全刘禅自己的性命。另外一方面,对于蜀汉的百姓,免于战火波及,也未免是一件好事。虽然封建时代,老百姓的好日子没多少,但分裂总归比统一的时期要苦,统一的正面意义还是有的。

乐不思蜀还是误打误撞的情商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怎么来的,我就不解释了。但如果我问你,如果你是刘禅,怎么样才能在司马昭、司马炎眼皮子底下保住性命呢?我想唯一的做法,就是表现得庸愚一点,不把在乎亡国这件事表现出来。这是活命的唯一方法,也许是刘禅误打误撞说出来的,也许是出于本性,但从情商角度来说,这确实是最好的回答。

所以这个安乐公,也未必是真的庸愚,只是懂得保全自己而已;刘禅也未必是一点能耐都没有,只是他的能力无法超越诸葛亮、张良,无法扭转形势。221年刘备称帝,263年蜀汉灭亡,坚持了43年,对于刘禅来说,已经是不容易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