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艺术】中国传世人物名画全集(466—470)
466 《元女授经图》
清 任熊 绢本设色 纵129厘米 横41.5厘米 天津人民出版社藏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帝国主义的长枪大炮无情地打开了古老封建帝国的森严壁垒。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的艺术家们不能不对自己的创作观念和民族传统进行重新理解。所以,在不知不觉中,文人的雅逸、宫廷的富贵、民间的粗俗,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宽容态度融洽和凝铸到一起,成为中国绘画的新的传统—这就是以赵之谦、任熊、任颐、虚谷、吴昌硕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所创造的“海派”绘画艺术。《元女授经图》就代表了这种趋同的艺术风尚。
467 《瑶宫秋扇图》
清 任熊 绢本设色 纵99.2厘米 横33.6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以任熊为代表的“海派”画家,大都擅长诗、书、画、印多方面的文化修养,但他们不同于以往的文人画家那样讲求水墨清淡的“墨戏”,而是大胆地将大红大绿用于画面,显出一种绚丽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审美风尚。《瑶宫秋扇图》工笔画一手执纨扇、姿容清丽的女子。线条刚劲、飘洒,时出方折之笔,笔致细腻,设色浓丽,有更多俗趣味。
468 《大梅诗意图》
清 任熊 绢本设色 纵27.3厘米 横3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任熊的绘画艺术继承了明代画家陈洪绶的很多因素。在人物造型上,较陈洪绶的夸张变形又有所区别。“大梅”是指号称“大梅山人”的晚清诗人姚燮。任熊与姚燮交从甚厚,曾得诗人器重,得以观赏诗人所藏金石字画。此画中的人物形象比例大体准确,头与全身的比率约在一比七上下,相对而言,更有头小身体大的趋势,略带一点臃肿。但很能体现诗人的那种意气风发和气质。
469 《临陈洪绶钟馗图》
清 任熊 绢本设色 纵97.6厘米 横35.6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陈洪绶的人物造型多作极端的夸张变形,躯干伟岸,头大身体小,折射了一种神经质的畸形人格和变态心理。任熊此幅《临陈洪绶钟馗图》正是体现了这种风格。在线条的运用上,也是以圆转细劲为主,神闲意定,舒展自如,极其高古渊穆。图中钟馗骨相奇伟,一手持剑,一手捧爵,似正在驱鬼。
470 《采药图》
清 任熊 绢本设色
中国绘画的发展,宋代以后,出现了文人、宫廷和民间三支队伍于基本独立体系中纵向嬗递的趋势。文人画重清高雅逸的韵致,宫廷画多富贵靡丽的气氛,民间画尚粗野艳俗的格局。任熊的绘画艺术则是结合了三者,走向趋同的代表之一。《采药图》即体现了这种趋同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