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之宝,绝无仅有——大明宣德三年(本年)仿宋代水丞形制螭龙耳宫廷御用宣德炉现世!
此大明宣德三年(本年)仿宋代水丞形制螭龙耳宫廷御用宣德炉重2737克,口沿内径70.7mm,圈足外径139.8mm,炉身高51.8mm,螭龙耳龙头至炉底高71.7mm,炉口沿和螭龙耳以及“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印制底款都鎏了金,口沿向下渐厚,炉底稍薄。
因使用“风磨铜”加入黄金及其它金属元素(相似现在的“紫金”)炼制后采用失蜡法制作,所以不大的炉子就有5斤4两多重,端在手里压手感极强。
表面看,栗子红(或称枣皮红)中泛着黄,历经几百年的油烟积垢坚实入骨,几处积垢下还隐现着翠绿色锈斑;在强光手电下变换着视角看,黄中又似乎映着绿,像耀眼的晚霞,又像燃烧的火焰;内堂虽有香灰沉积,但仍清晰可见失蜡法制作时留下的大小疏密有致的颗粒状,细密处仍有磨砂感。
底款“印制”特征明显。“印制”款,就是使用提前刻制好的铁质“印章”,在铜炉制好后再进行“热冲压”。这样“冲压”后的宣德炉底款,就会出现笔画边沿倾斜,直至款子底平面,这或许与提前刻制的铁质“印章”有关。经过修刀后的底款,似乎更具有金石味道。“印制”款是大明宣德三年本年所制造“宣德炉”的标志性特征(后期仿制的“宣德炉”多为刻制款或与炉身一起铸造款)。
放大镜下看,自然的使用痕迹明显。口沿、螭龙耳、圈足、炉面都有细密、繁乱不同程度和不规则的磨痕,而且这些磨痕在色调上还有深浅变化,这是因磨痕发生的时间不同;放大镜下还可以看到黄或棕色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圈痕印在炉表上,炉底多一点,这应该是宣德炉的工艺特征;螭龙耳的龙头顶受到过磕碰,已经露出了紫中泛着黄且细腻的铜质。尤其是圈足向外凸出的边沿上,铜质颜色几乎全都露在外面,并且上面布满了细密、繁乱的原始打磨和后期的磕碰痕。
手摸炉表,感觉很凉,但却很滑润。用打火机贴近炉面熏烤,会迅速在火烤处出现密集的水珠,这或许是因炉体凉和铜质内含有相应金属元素有关。
这个宣德炉设计元素,应来源于宋代文房瓷器水丞。炉身形制还像元代的高足杯倒扣在桌面上,只是没有了高足,却加上了两条活灵活现的螭龙做耳。尤其炉子圆润、丰满的口沿,像极了明代一些瓷器圈足中的“泥鳅背”。凸出来的双圈足边沿使得此炉在端稳中又不失灵秀。
此炉不知是否还有第二只,但这一只实属现存大明宣德三年本年炉中精品。稀有、高贵的螭龙耳,既能说明此炉应为大明宣德皇帝朱瞻基私用之物,水丞形制的炉身,又彰显着皇家至高无上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