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荣骄| 牧童欢歌龙感湖
洪荣骄| 牧童欢歌龙感湖
牧童横笛曲沾露,四蹄踏醒绿间兔。犊嬉哞欢惊鸿雁,滩头沟尾戏鱼鳅。
——题记
放牛,是我们乡下孩子做的事情,就这件破事儿、糟事儿,平淡无奇的很。没有什么可渲染的,也登不上大雅之堂。可我们这些农村人,却总是对这些破事和糟事难以释怀,闲来无事总爱打开这些封尘记忆。
“到龙感湖放牛去”,这是儿时暑假期间最常做的一件事。龙感湖与我墩哈一衣带水,龙感湖在东港的北边,我墩哈在东港的南边邓渡柳桥。柳桥只有柳而没有桥,仅靠一只渡船连接两岸交通。一水之隔,两岸相望,是那样的亲近,又是那样的遥远。
吃完早饭,我约上几个小伙伴,决定到龙感湖去放牛。我家的牛叫大水牯,有两口齿。这是农家行话,外行人听不懂,也就是两岁。大水牯长得健硕威猛,膘肥体壮,皮光油滑。特别是那身麻灰色牛毛,又密又稠,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亮。一对铜铃般的大眼晴,圆溜溜儿,炯炯有神。牛鼻子很特别,幼时是打笼头,用绳子在牛头织成两道环,萦上一根绳子便于牵着控制。到一岁左右就开始穿鼻,即在牛鼻隔中间打个洞,穿上三寸长的木转转,叫牛转。在转子上拴根绳子,直到牛的一生,牛只所以乖乖听话,完全是这根绳子所至。俗话说,牵着鼻子走,形容的就是这个事。人的身上其实也拴着一根无形的绳子,那就是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只能有这样的约束,才能做好事做好人。牛有两只犄角,坚硬犀利,向上内弯成半弧形,看似月牙青龙刀,更象半月金钢钻。犄角是挠痒的工具,是防身的武器,是战斗的兵刃,也是牛的标志和美的象征。四腿健壮有力,蹄踝处长着一圈白毛儿,跑起来四蹄生风,银环闪烁,威武潇洒。一条尾巴像鞭子似的,总是甩来甩去,既能驱赶蚊蝇和牛虻,更像是在鞭挞自己。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啊。
我们一起把牛牵到了东港边,准备渡河。河面有200多米宽,碧水荡漾,波光粼粼。这水色虽然秀美,可牛却有点望而生畏。
牛过河有两种方式,一是乘船过河。艄公把船靠在岸边,船尾对岸,船头向水中央纵向停放。用一根竹杆贴着船身插在水里,使其稳固不能晃荡。为了平衡,我们先把牛分布在船的两边。平时牛虽喜爱浴水,但真看到这么大的河,不免也有点害怕,心怀忐忑,畏步不前。我们吆喝着,驱赶着,把牛群全轰到了水里。尔后人立即上船,蹭在舱里的船舷边儿,手里攒紧缰绳,放出一米长的绳头。放绳是有讲究的,缰绳不能太短,因为牛与船的间距不能太近,以免造成游动不方便,就有把船拱翻的危险。繮绳也不能太长,否则就会对牛失去控制。如船向前直行,牛却横向游动,就有把船拉翻的可能。所以上船以后,艄公再三叮嘱我们,把牛控制好,避免发生意外。
“坐好啊”,艄公招呼着。说着船儿就已经起航了,艄公大叔神情自若,不慌不忙地荡起了双浆。只见他左右两手相叉地握着浆柄,两腿一前一后,膝盖一伸一曲。身子随着荡浆的起伏而一俯一仰,脚下踩着的木垫板发出有节奏的咯吱咯吱声,其动作是那样娴熟和潇洒。两片浆叶上下翻飞,击起的浪花滚滚向后翻腾。船头微微翘起,奋力地撕开水面,乘风破浪,急速前进。牛随在船的两边,整个身子都沉在水下,只把牛头昂在水面,瞪着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顺着船头目视前方,乖巧而温驯。
我们蹭在船舱里,沐浴在白云蓝天下。空中的野鸽咕咕地欢叫,唱着和平的歌谣,腑瞰人间与自然的和谐美景。还有那些不知名的鸟儿,时而掠过水面,轻蜓点水。时而鼓翼飞行,自由滑翔。水面帆星点点,柳影婆婆。河中莺啼雁鸣,哞欢鱼跃。此时耳边响起艄公悠扬的黄梅小调声,伴着船行的嗞嗞声与荡浆的哗哗声,和着鸟儿的欢歌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不老的渔歌在东港上空飘荡。
这次我们决定骑牛过河。骑牛过河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一是要会游泳,二是要胆大有勇气,三是要心细慬慎。为安全起见,我们一般都是三五成群,结伴而行。说实话,那时命贱,防患意识也不那么强。但那时的孩子独力能力强,父母亲管束的就不会那么紧。
因为我们都是在水边长大的,游泳不成问题,所以骑牛过河也就是一件平常事而已。我们先把牛赶往水里,把缰绳缠绕在牛角上。这点很重要,为防止缰绳拖在水里缠住牛腿,使其不能运动,就有淹死的危险。
准备过河,大家互相招呼一声。先把装东西的小布兜勒在后肩背,再脱下裤衩缠在头顶,光着屁股骑在牛身上。我在大水牯身上狠抽了两鞭,带头冲进了水里。牛群开始搔动,前赴后继冲入水中。牛笨重的身子淹没在水里,只把头和犄角昂在水面上,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牛鼻喷起的水雾有两米多远。大水牯带领牛群,如千帆进发,劈波斩浪,勇往直前。牛的两眼望着对岸,期盼早点登陆,心中充满着胜利的渴望。
骑在牛背上的感觉真爽。牛在水里游,人在牛身坐。哗哗的水响从身边流过,有时淹到屁股,有时淹到腰身,人与水溶为一体,人与牛合为一身。东港河上勾画出一幅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激动的牧童们,手拿技条在牛的上空不停地抡着圆圈,边抡边吆喝,“特哧,特哧。”牛愈发奋力,拼命地向前游着。我则手拿着枝条当指挥刀,指向前方。学着战场上的动作,高喊:“前进一一”。仿佛自已正在指挥千军万马,得意极了。牛一会儿形成纵队,前后首尾相连,一会儿游成横队,并驾齐驱,场面壮阔,牛气冲天。
过完河,上了岸。小伙伴们急急穿上裤衩,整理好衣衫,喜形于色。牛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不停地甩着尾巴,抖了抖身上的河水。望着过来的滔滔河面,昂起头哞哞欢叫。似乎是在诉说过河的艰辛,更像是宣告过河的伟大胜利。大水牯也在我身边高兴地刨着蹄子撒着欢,舔舐着我的脚和手,又亲妮又和蔼,似乎要求表扬和奖赏呢,我用手拍了拍它的脑门,它灵性知足地点了点头。
我们也顾不了牛背湿漉漉的,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扶着牛背,用一只脚踩在牛头上,喊一声"送",牛很听话,乖乖地把头一昂,顺势把人送上了牛背。大家骑着牛,浩浩荡荡,兴高采烈。有的拿出笛子和口琴,一起唱起了王二小放牛,虽说五音不全,但也歌声嘹亮。一路欢歌笑语向龙感湖走去。
当年龙感湖还没有完全开垦,到处留有一片片的荒草地,是放羊牧牛最佳场所。我们选择了龙感湖驻军附近的那块草地,绿油油的青草又嫩又香,又多又密。牛见了草,顾不上主人的召唤,争脱手中的缰绳冲了过去。饿狼扑食般把头埋进草里,伸出舌头一勾一卷,一口口青草就送进了嘴里,鼻孔不停地呼着粗气。牛吃草如收割机一样,又快又干净。一口气能吃一分多钟,才把头抬起一次,略嚼几下又低头再吃。看它吃草,那真是一个香字了得。牛是反刍动物,进食匆忙,未经充分细嚼就吞咽进胃里,经过胃液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经过再细嚼,再次混入唾液,并再吞咽进入胃里的过程。
我们把牛缰绳以8字形绕在两骑角上,就不用管了,任凭它们自由自在地去享受。我们也开始了自已的逍遥时光,无所顾忌地在草地里追逐嬉戏。翻跟头,捉蜻蜓,扑蝴蝶。累了就仰面躺在草地上,绵茸茸的像毯子,软乎乎的像绒絮,舒服极了。
吹着笛子唱着歌,不着边不着调,玩的就是一个开心。泥土的清香,花草的芬芳,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至。沐浴阳光,面拂轻风,似梦似幻,如痴如醉。
啪啪,啪啪,远去传来鱼儿拍尾的声音。我们一骨碌爬起来,朝着响声方向追去。哈哈,一个水塘里,水浅露着淤泥,无数的鱼儿正在挣扎,跳跃。大家奋不顾身冲过去,抓呀抓。鱼儿受到惊吓,有的往泥里钻,有的往岸边跳,真是棒打狍子瓢舀鱼啊。不一会儿,每人都捉了一布兜。上得岸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都成了大花脸。那个笑呀跳呀,欢乐声吓跑了草中的野兔,惊飞了湖面的白鹭。
带着一身的泥花和鱼腥,又扑向了湖水里,仰泳,蛙泳,潜泳,各种花样玩个够。清新的湖水,涟漪的波浪,洗涤着少年的心芳,荡漾着温馨的遐想。望着碧水蓝天,白云鸿雁,我们期盼着长大,等待着飞翔。
“哞”,“哞”。远处传来了精灵的召唤。吃饱了喝足了,该回家了。我们整理好行装,背着鱼兜,踏着芳草,迎着骄阳向牛场奔去……。
作者:洪荣骄 湖北黄梅人 热爱文学
执行主 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