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联盛:会虫
作者简介
郑联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16年第1期(总第71辑)。
全文3507字,阅读约需9分钟
会议类型的差异性
当然,会虫并非是研究人员的专属,其实,我们每一种工作都有其特定的会议、特定的沟通方式和内外交互的渠道。此前,在政府部门和市场机构工作过一段时间,会议亦是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回想起来,不同性质的机构,会议的方式、内容和绩效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从重要性来说,会议在政府部门的重要性最为显著。从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到具体的某个小小的政策意见和建议,在政府部门中多是通过会议来解决的。这个我们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同时,会议在政府部门的重要性极为凸显,会体现在很多的小小细节上,比如,会议的议程安排和会议的坐席上,比如谁主持、谁致辞、谁发言等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谁坐主位、谁坐次席等都有相应的安排。
甚至参会人员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什么级别的人员可以参会,什么水平的专家可以与会等都有一套与会议内容、参会领导等相适应的标准。一定程度上,政府部门的会议形式比内容、结果更加重要。从办会的角度上,政府部门的会议是最辛苦的,主要是规矩太多。
对于市场机构而言,其正式的大会其实并不是太多。比如,证券公司或基金公司最为正式的应该算是投资策略会或者公司年会。在投资策略会上,作为研究人员或专业性员工甚至可能成为主角,向与会者报告经济形势、市场策略、专业视角以及公司投资分析等等。
在公司年会上,主要就是听听领导高屋建瓴的总结和指示。在市场化机构,会议更多是非正式的,即所谓的专业交流。可能是一个小组的内部交流,也可能是内部和外部人员的交流,即使是非常重要的事项,也可能在一个小会议室进行,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博弈。
但是,在会议安排上,比起政府部门的会议而言,市场化机构相对要初级一些。为此,有些领导或者专家参加市场机构主导的会议或交流会非常的不适应。
比如,邀请政府部门的领导去一家基金公司介绍政策走向,领导会发现没有红地毯、没有欢迎牌、没有鲜花、甚至没有桌牌,更过分的是连水可能都没有准备,而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对面稀稀拉拉坐着4-5个魂不守舍或昏昏欲睡的家伙。
不过,领导可能不知道,这在资本市场是常态,4-5个听众算是多的,经常的只有1-2个人,有时候甚至会被放鸽子或者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落脚的会议室甚至椅子。
对于我们学术机构而言,会议的安排大都处于政府部门和市场机构之间,充分吸收了政府部门的严格规范性,同时,也有市场机构的那种“非正式性”。比如,在会议安排、议程、坐席等大多会参考政府部门的方法,但是,没有到那种锱铢必较的程度,而在讨论过程中,更多是崇尚学术自由、观点争鸣。在学术性会议上,经常看到老中青济济一堂,其乐融融,但是,观点建议又泾渭分明,针锋相对。
大型论坛
对于一些专业的研究人员,由于其专业性比较强,往往会成为一些专业领域的专家,经常会被一些专业的机构或会议所邀请,成为大型论坛的演讲嘉宾。对于学者而言,参加一些几百人规模的会议并在会议中发言是经常的事情。
对于专家而言,参加这种会议对其成本收益可能并非是最佳的。从收益的角度,专家参加大型论坛会议可以收获三个成果:
一是与同行交流沟通,但是,由于会议太大,与同行交流的时间有限,深度也及其有限,更多是打打招呼说:你怎么也来啦!或者说:哇哇,你们那谁谁谁我们很熟悉。
二是提高专业知名度,由于参会人数规模多,而且此类大会经常会有众多媒体参加,演讲嘉宾知名度可以有效提升,这也是会议主办方愿意看到的结果。
三是劳动报酬。研究人员的工资相对有限,这是他们创收增收的一个途径,也算是对知识和专业的一种承认。
对于成本而言,有时候参加大型论坛专家的付出是很多的。一是时间。由于大型论坛的安排涉及诸多方面,主办方经常要求学者要确定时间,而研究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时间的弹性,这经常会打乱很多学者的研究安排和工作计划。
另者,很多论坛会在学者生活工作城市之外举办,学者需要花费一定的旅程时间,比如,北京的学者去深圳参加会议,经常的时间安排的去一天、会议一天、回一天的节奏,再加上此前会议演讲的准备,一周的时间基本就没有了,所以有的人会开完会马上奔机场,为的是赢回一天的时间。二是时间。
大型论坛经常会设定较为严格的主题,而这种主题可能与学者的专业相关,但是,可能不是学者最为擅长的领域。办会议的人都了解,由于时间、专业和人员的匹配很难,论坛很大请到与每个议题、专业都十分匹配的专家,每个学者也很难每次都能讲最熟悉的领域和内容。
为此,双方需要在议题或内容上进行适度的调整,除非是非常知名的专家能一个PPT用一年,绝大部分的学者还是需要对PPT或讲话内容进行调整。比较负责任的学者会提前准备,有效调整,甚至补充知识,这个过程实际上可能比旅途花费的时间更多,涉及的精力更大。
三是时间。如果你是知名学者或者你的演讲十分精彩,那么,发言结束或会议间歇就会有一大堆人围过来,和你交流、和你换名片等等。但是,很多学者有个共识,这种场合下的交流都是无效的交流。
比如,你讲资本市场,绝大部分和你交流的是问:市场会不会涨?这个股票好不好?这个股票要不要卖?甚至还会有一些人会后会打电话、发微信给你,实际上给学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研讨会
现在很多机构会举办不同类型的研讨会。一般而言,研讨会会期为1天的居多。这种会议一般会设置领导致辞、主题发言、专题研讨等环节。一般一个专题1-2两位主题发言人,2-3人点评,就一个特定的领域进行较为专业和深入的交流。这可能是学者最经常参加的会议了。
这种会议是比较有成效的会议,对于学者的帮助会比较大。一是研讨会一般会设置一个较大的主题,也是就绝大部分学者相关的研究领域,为此,绝大部分人会有共同的话题,即是圈内人。二是研讨会所邀请的参会人员基本是专业人士,为此,大家可以基于共同的话题进行较为专业的讨论,即是明白话。三是研讨会邀请的人员会比较注重层次性和多样性,一般会有官员、学者、专业型市场人士等,人员结构也一般会考虑资深学者、中年学者和年轻人,大家所分享的内容也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即相互切磋。
研讨会最大的挑战在于时间的控制。一般一个小节就90分钟,主讲人30分钟,评论人15分钟,但是,对于专业的学者而言,可能需要3个小时才能讲清楚的东西,要在30分钟或15分钟讲明白,这点时间简直是太少了,对学者的演讲也是很重大的难题。参加这种会议最大的挑战在于与会人员的时间控制和观点阐释。
当然,对于每个环节的主持人而言,更是艰难:一方面,要控制整个环节的进程和时间,不然会议开不完;另一方面,要尊重参会人员将其逻辑和观点表达出来。不能因为时间控制太得罪同行。国内的主持人一般非常客气,不会随便打断学者,要是在国外,经常看到主持人写个“只剩3分钟”来提醒你,看着你还没有完的意思再给你写个“只剩1分钟”。唉,有时候飞12个小时,恍惚之间就说了15分钟,国际会议更累人,但是,世界这么大,谁都想看看。
闭门会
可能是大家现在越来越不喜欢大型论坛或研讨会了,针对一个小问题进行小范围的深入讨论成为了学术人员参加会议的首选。10人左右的小型研讨会或者闭门会对于研究人员而言是最有价值的会议类型。
第一,闭门会没有专业领域之外的人士参加,一般不用担心观点被曲解、扩散,更放得开。这对于一些专业型的官员是最好的保护。国内一些政府部门的学者型官员实际上非常喜欢此类的交流方式,一方面,可以充分论述自己在政策制定参与中的一些困惑、现实的约束以及未来改革的想法,另一方面,可以从其他学者那获得新的思路、理念、经验和政策建议。但是,国内官员比较担心媒体报道,特别是一些标题党记者,使得官员们不大敢参与论坛、研讨会以及公开场合的讨论,这对于政策制定而言也是一个短板。
第二,闭门会是对一个较小的领域进行针对性的研讨。讨论的内容十分集中、观点也容易碰撞、建议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学者而言,参加半天的闭门会就可能将所在领域的整体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进行较为全面且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我等“小年轻”而言,无疑是最大的提高。可能10个大型论坛、3个研讨会不如1场闭门会。
第三,闭门会由于人数很少,与会者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阐释观点,大家也可以进行更为充分的交流,对于学者建立长期的沟通关系也是非常好的帮助。每个人都有一个帮混,谁叫我们是群居动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