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的童年和我们的到底有什么不同?

因为微信改动公众号规则

点击“LicorneUnique”关注我们并点亮文末的“在看”哦

Hello,我是霁泠

你所不知的英女王

1940年的英国,硝烟弥漫,空气中的绝望浓重得似有实体。这时,BBC全国广播传来稚气未脱的声音。
“我们国家,无数孩子流离失所,不得不与父母分离。我和妹妹玛格丽特都非常同情你们,我们知道同最爱的人分离的滋味。一切都会好起来,胜利与和平终将到来!”

笃定而扣人心弦的言语,让人们重燃希望。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感染力如此强大的演讲,竟出自年仅十四的少女。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像

她就是后来受万民爱戴,从丘吉尔时期超长待机到如今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怎样的教育,让女王年少时就有如此风范?

1.远离王位的童年

伊丽莎白公主童年画像

或许令人意外,伊丽莎白一家四口都没预料到他们和王位的渊源。她是排在父亲约克公爵后的第三顺位继承人,若伯父爱德华八世有后代,他们还会顺延。

约克公爵是英王乔治五世次子,一家人本以为远离王位,对伊丽莎白的前期教育,遵照贵族淑女模式

来自原生家庭的耳濡目染,影响了伊丽莎白一生。在她记忆中,家中气氛祥和如春,隐逸在伦敦皮卡迪利大街145号的住所中,回荡着她和妹妹玛格丽特银铃般的笑语。

约克公爵对女儿的爱清晰可见

约克公爵夫妇慈爱地看着门口飞出的玛格丽特,古灵精怪的神色流转在她胖乎乎小脸上,随之徐徐行来的伊丽莎白则沉稳得像个小大人。

当时大部分贵族会将孩子交由保姆和仆人抚育,孩子每天只有下午茶一小时与父母同处一室,而约克公爵家并非如此

在父母鲜少直接涉足子女教育的贵族阶层,这亲密弥足珍贵。伊丽莎白爱与家人溜柯基,再在草地上品下午茶,母亲教她要用拇指和食指捻起茶杯。一旁有些口吃、不善言谈的父亲,则笑着和女儿们玩举高高。
约克公爵和女儿们一同策马
午后,约克公爵总与姐妹俩练习马术,听着女儿们清脆的童音伴着马蹄声飘向树梢头,他眼中写满温柔。他的陪伴,让小公主们在六岁就为王室社交修习的马术,成为一家人独特而愉悦的回忆。

如果我当女王,就要定一条星期天不许骑马的禁令!小马驹也要休息呀,我还不许他们剪马尾巴。

—— 六岁的伊丽莎白

骑马是贵族重要社交,是淑女必修,为女王一生挚爱
侧骑曾是淑女行为,20世纪后随着女性着装越发自由,演变成特殊王室传统场合和仪式专属

2.无礼术,无以为王室

约克公爵夫人和女儿们

伊丽莎白的优雅气质,源于出身名门的母亲启蒙。约克公爵夫人常带女儿们出席各种社交场合,王室成员需按王位继承顺位进房间。公主们与人握手的方式,和在不同人面前行的屈膝礼,都经长期训练。伊丽莎白将母亲温言拉近人们距离的能力看在眼中,渐渐练就高贵却不傲慢的待人接物。

约克公爵夫人最是友善可亲,笑容发自内心。只要她在,人们就不会羞涩忸怩、产生距离感。

—— 女王的女教师玛丽安·克劳福

母亲带着小公主们出入各种场合,所以她们大方得体不怯场

从小伊丽莎白能拿起勺子开始,母亲就悉心教导她餐桌礼仪。一家人端坐桌前,将餐巾对折置于腿上。如需离席,王室成员会根据是否打算回来,而调整餐具和餐巾的摆放方式。用餐是家人融洽相聚的时光,小伊丽莎白知道自己不可在餐桌上发脾气。

王室餐桌上每个细节都有意义,读懂信号极重要

席间,伊丽莎白发现母亲不用叉子直接插食物,而是右手持餐刀将食物平衡在叉背上送到口中。

不慎留下口红印,要不着痕迹地将其消去

饮酒时,母亲从不在杯沿上留下口红印。当身为家主的父亲停下用餐,所有人都放下刀叉。
得母亲言传身教,女王在各种宴席游刃有余
伊丽莎白熟识礼节,往后方能与各国领导人觥筹交错间,流露令人由衷钦佩的文化自信。

3.公主的教育

认真学习的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

伊丽莎白的文化底蕴,还在谈吐中自然流露,这得益于她从小所受的王室教育。约克公爵夫妇为不到六岁的伊丽莎白请来家庭女教师辅导,她是最后一位接受这种教育模式的君主。每天用完早膳,在9:30到11:00时,老师教公主们外语和文学、给她们读泰晤士报了解身边事。
贵族淑女由家庭女教师培养,志趣高雅而渊博
第三王位顺位继承人伊丽莎白公主,由伊顿公学校长亲自教习英国宪法历史。如此熏陶下,她书不离手,对莎士比亚、勃朗特、狄更斯和叶慈等文豪信手拈来,还是侦探福尔摩斯的忠实粉丝。

少女伊丽莎白公主在窗前阅读

除了大量阅读,她还要投身各种户外学习。舞蹈音律样样需精通,因此她获得多所大学颁布的音乐博士学位。在饱和的学习日程下,公主们每天只能休息短短一个半小时。

两位公主学钢琴,她们深通音律

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刻的艺术修养,让伊丽莎白得以成为各个圈子人们心中鼓舞。她的谈吐被视为纯正优雅、从容高贵的典范,为英式英语之样板。

聚会上,女王显示出对商业了如指掌,她给予我们整个女性企业家群体无限鼓励,鼓舞我们更努力创业。

—— 英女王企业推广奖得主塞西尔·雷诺

4.面对变故的从容

电影《倾国之恋》讲述爱德华八世为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名媛辛普森夫人放弃江山的故事,这段感情当时是王室头号丑闻

在1936年,约克公爵一家如静河般的日子,被爱德华八世为一场爱恋逊位打破。约克公爵继位为乔治六世,接手哥哥为美人弃如敝履的江山,拯救英国岌岌可危的君主立宪制。
她少女时走进公众视野,余生在聚光灯下度过

这镶嵌着1333颗钻石的冠冕是英王室最出名的冠冕之一,王室每顶冠冕各有历史和适应场合,戴错为失礼表现/英国王室收藏

十一岁的伊丽莎白,才适应前所未有的公众关注,二战就接踵而至。英国受到德军狂轰滥炸,白金汉宫也不能幸免。

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后在被轰炸过的白金汉宫

人们纷纷建议公主们去加拿大避难,却出乎意料地被王后斩钉截铁地拒绝。

我不离开英国,女儿们就不会离开,国王不开英国,我就不离开,而国王会永远坚守国家。

—— 如今英女王的母亲伊丽莎白王后

二战中在白金汉宫的两位公主

伊丽莎白看着口吃的父亲,为胜任人们心中支柱,克服万难苦练演讲。国难当头,父亲临危坚守的背影,极大地震撼了她。她明白了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原来父母的谆谆教诲,就是在练就她为此所需的胆识气度,她自然不能让他们失望。
十四岁的伊丽莎白公主首次为全国演讲
年仅十四岁,伊丽莎白就通过BBC自如地向全国演讲。但她觉得在后方鼓舞人心还远远不够,于是说服父亲,加入医疗辅助队,与同龄人共训练、同进退。
18岁的伊丽莎白公主在军队中
王室涵养,让她成功胜任不同角色转变。她是优雅的公主,也是熟练换汽缸,不在意因此满脸油污的卡车司机。
她学会修车

5.成为英女王

乔治六世以伊丽莎白为傲

每次看见伊丽莎白,我都觉得犹见维多利亚女王,她最适合继承王位。

—— 乔治六世

乔治六世对女儿的成长,从不吝赞美。可随着战争胜利,他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日下,数次被推进手术室。伊丽莎白担心父亲,从他手中接过许多王室职责。

英剧《王冠》中伊丽莎白公主大婚

乔治六世强撑病弱之躯,与头戴玛丽王后传给母亲的尖顶钻石冠冕、身穿雪白婚纱的爱女走过教堂长廊,郑重地将她交给她的初恋菲利普斯王子。看着女儿幸福地组建自己的家庭,他在无人处放松地吁了一口气。
十三初见的惊艳修成正果,这婚礼给予战后人们希冀

伊丽莎白公主大婚佩戴玛丽王后尖顶王冠/英国王室收藏

这天,伊丽莎白挥别父亲,作为军官妻子出国外交,却不知这一别竟天人永隔。饱受病魔折磨的乔治六世,不顾众人反对一定要来送别女儿和女婿,仅几天后,他就在桑德林汉姆庄园的房间中逝世。
她披上黑纱,送别父亲
伊丽莎白还来不及享受与爱人周游世界的快乐,就被父王驾崩的噩耗狠狠击入深渊。

乔治六世的葬礼

再也没有一个不善言谈的男人,会用坚实的背影为她挡住家国风霜,会为她的每一点成长投来骄傲目光,会在宁和午后和她一起摸柯基软乎乎的肚皮……越是回忆,披上葬礼黑纱的伊丽莎白就越发悲恸欲绝。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我向你们宣誓,我一生无论长短,都会奉献给你们。

—— 伊丽莎白21岁演讲

透过泪幕,伊丽莎白耳畔响起当年誓言。王座上,将有怎样的一生等着她?她迷茫着,象征责任的冠冕似有千钧重,压在肩上让她窒息,再无人替她扛起。纵使伤痛入骨而惶惶不安,她还是使出全身之力振作起来负重前行。她是英联邦女王了,不能像普通丧父之女般沉溺伤痛。

27岁的伊丽莎白公主,拭去丧父之泪加冕

镶嵌库里南钻石的王冠和权杖/英国王室收藏

1953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加冕。她戴着沉重王冠,以令人折服的处变不惊,一步步走过六十多年沧海桑田,走到今天。风雨变故,她从容相对。

我之前不懂女王那一套,但见到她的一瞬间就明白了,我由衷地敬爱她。

—— 见过女王的民众

无论走到哪儿,女王总是受人们欢迎

如今,女性承担的职责不断变化。既然改变是常态,我们该如何像英国女王那般淡然以待呢?礼仪规则乃万变之宗,只有熟知,方能始终一丝不乱。

可爱的夏洛特小公主,已学会如何得体地与人握手打招呼

正如女王母亲所做的那样,当孩子能拿得起勺子,就是启蒙处世之道最佳时机。怎样才是正确启蒙?孩子需要学什么?就由王室御用礼仪教师来告诉你。

独角鹿独家线上礼仪课程,带你领略王室之风

良好修养伴随女王终身,她超越光阴与距离的游刃有余,你也可以拥有。

小编 | 霁泠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最近微信调整了推送规则,

请多点“在看”才能不错过小鹿的推送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