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参与讨伐董卓才是我的主要事迹

两疏谁是见机还,终始君臣似此难。提及动荡不已的汉末,董卓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相应的讨董联盟也时常被人提及,本篇就来聊其中一位成员,王匡,字公节

王匡是兖州泰山郡人,他年少时乐善好施也是众多游侠中的一员,并且以意气任侠闻名,还与蔡邕yōng交好。王匡是被何进征辟为大将军府掾吏的,而《三国志·武帝纪》引注的《英雄记》中提到了“辟大将军何进府进符使”,这在《后汉书·何进传》中是没有提到的。大将军府属吏中没有“进符使”,这里可能是有误写,符节令归属于少府,与此无关。

何进在调集各路兵马时,王匡、张杨、张辽、鲍信毌guàn丘毅等人都被他派去征兵,其中王匡被派去泰山郡征发强弩兵,这里《英雄记》记载的“兖州”应该也是误写,《后汉书》及《资治通鉴》都提到王匡是回乡募兵,而泰山郡属于兖州。

“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后汉书·何进传》

何进是被中常侍们反杀了,而袁绍、王匡冲入宫中替何进报了仇,其中王匡诛杀了中常侍高望。王匡应该在董卓入京时就与他交过手,因为兵败才再次回乡募兵,募集了几千兵马就打算与陈留太守张邈等人会和。

其年为卓军所败,走还泰山,收集劲勇得数千人,欲与张邈合”——《三国志·武帝纪》注引《英雄记》

而王匡、袁绍等人并没有参与酸枣会盟,他们都屯兵于河内。这时王匡已经是河内太守了,这不是袁绍封的官职,而是朝廷任命的,大概是董卓为了拉拢王匡搞出来的。王匡为了提升个人威望,在各县中都安插了眼线,一旦有人犯法就要求他们交出钱粮赎罪,动不动就要灭人宗族。

“太守王匡起兵讨董卓,遣诸生於属县微伺吏民罪负,便收之,考责钱谷赎罪,稽迟则夷灭宗族,以崇威严。”——《三国志·常林传》

王匡这一手趁火打劫很是熟练,常林的叔父也在此时被人举报,为了拯救自己的叔父,常林特地写信给同乡胡母彪,他在信中一边夸赞王匡的才能,一边指出乱世如果不崇尚德行谈何匡复汉室。胡母彪为此写信责备王匡,王匡也下令放出了常林叔父。毕竟胡母班是王匡的妹夫,还是“八厨”之一,胡母彪与他应该有些渊源。

回到董卓这边,他派出了韩融、阴循、胡母班、吴修、王瑰等人去劝降讨董联军,这些人的下场可想而知。王匡听从了袁绍的命令,把胡母班等人抓入监牢,胡母班在狱中就给王匡写信指责他他参与讨伐董卓时叛逆之举。胡母班也知道袁绍等人容不下自己,还在信中让王匡照顾自己的子嗣,王匡收到书信后抱着胡母班的俩儿子落泪。

最终胡母班、吴修、王瑰被袁绍、王匡杀害,阴循被袁术杀害,只有韩融因为名声太大才幸免于难。王匡拿自己亲人性命作投名状堪称心狠手辣这也引发了胡母班亲族的反击,他们联手曹操一起诛杀了王匡。曾经与王匡交好的蔡邕,在《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中也将王匡称作“逆贼”。

至少,讨董名单中总会留下王匡的名字。

孙静:孙静:闭门守静,无心仕途

杨颙:杨颙:丞相不哭,不要在被琐事牵绊了精力

丁原:读三国都知道丁原,但你了解他的事迹吗?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