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多数投资者忍不住追高的根源!成功的法门在这……

每日投资箴言

没有风险就不能称之为事业,但重要的是要知道什么地方有风险,给自我留有出路和活路。

——乔治·索罗斯

行情速递

周四三大指数早盘表现弱势,创业板指、深成指双双跌超2%。午后三大指数震荡下行,沪指一度跌逾1%。截至收盘,沪指跌0.91%,报3565.90点;深成指跌1.92%,报15070.13点;创指跌1.31%,报3089.18点。

今天市场震荡调整,从指数的强弱来看,最强的沪深300首次跌破五日线,次强的创业板指数在昨天跌破了五日线,最弱的国证2000指数今天表现强于强势指数;中小盘类有一定异常表现。想必有不少投资者倍感纠结,实操上该如何进退?对此,财咖特别精选李萤老师的经典文章,必定有所助益!

今天来给大家聊一聊持仓成本这个话题。最重要的话题放在最后说,因为我认为持仓成本真的是投资者的命门。

天下任何成功的生意都是低买高卖,但是一到股票市场这个最朴素的原则却被颠倒过来,很多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之所以亏损连连,除了找不准长期投资方向,还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喜欢追高,而且还特别喜欢明确上升趋势的热门股。

可惜这一类股票往往价格和估值都已经高高在上,投资者必须用很高的成本才能拿到股票。股票趋势如果没有真正的持续的业绩支撑是非常脆弱的,一旦业绩跑得没有股价快,投资者就会发生高位被套或站岗的危险,而这是投资者亏损最主要的原因。

为什么总是忍不住追高?

普通投资者之所以喜欢追高,其实是源于内心的不自信和不确定。本能地希望买了就涨,如果买了股票可以立竿见影就说明自己的交易是正确的,还有一层心理上的原因是绝大多数都无法学会延迟满足,在股价剧烈波动飞舞的二级市场,更容易把艰难枯燥甚至沉闷的投资行为放在一边,转而追求狂欢式的交易满足。

持续涨高的股票市场关注度高,无论是卖方研究机构还是买方都有深刻了解和研究,大家都对上市公司长期业绩抱有乐观态度,相对愿意出高一点的价格购买。正是因为公司的基本面得到市场广泛认可,股价又会出现趋势性上涨,由于市场的反身性原理,上涨更进一步刺激了短线交易者涌入,股价又会用更高的价格表达对未来的预期;如果当时的市场气氛热络,流动性充分则股价就会泡沫横飞,再加上媒体的煽动或者榜样的力量,热门股往往会被推到难以置信的高度,最后买家只能期待比自己更傻、更冲动的人来购买,投资就变成了一场击鼓传花的疯狂游戏……

2015年股价高达400元、500元的创业板股票就是如此,由于没有业绩支撑,股价调整了80%仍然无法止跌,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

  • 所有的高价都来自投资者对长期过于盲目乐观;

  • 所有的高价也来自投资者对被追捧股票看似非常清晰地理解;

  • 购买高价的驱动来自人性中即时快感的追求。

揭秘投资的铁事实!

然而,投资者忘记了一个铁的事实:当我们在购买股票时,我们购买的不仅仅是机会,更重要是考察我们为这个机会支付的成本。因为企业的增长空间在既定的时间里是可以测算和量化的,既然从来没有在有限的时间段业绩可以涨到天上的上市公司,那么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可以量化的利润空间,是用昂贵的价格去购买好,还是用便宜的价格去购买更加合理呢?

看到股市热火朝天时,大家往往不相信市场会出现物美价廉的机会,一方面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对未来的判断都是取决于当下,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股市过去是封闭投机的市场,小盘垃圾股和次新股的股价被严重操纵,次新股是上市公司锁筹、游资利用市场筹码分布零散的天然缺陷拉高套利;垃圾股炒作则是庄家通过重组把价格极低的烂股票打扮成绩优股,用重组的假业绩拉高出货,中国股市劣币追逐良币的投资环境导致投资者不考虑估值只跟踪趋势。

现在中国A股正在走向成熟,2016-2017年跑出一批物美价廉的一线蓝筹股(注意:我们所说的低廉不是股票二级市场报价低,而是估值比较低),股价翻了2、3倍但估值仍然在20、30倍的品种深深地教育了投资者,这才是未来投资逻辑。

屡试不爽的成功法门!

但看到上涨几倍的品种,总市值已经从百亿变成了千亿时,投资者又迷茫了,现在机构浮盈丰厚,难道还要高位接盘一线蓝筹股吗?这是不是又犯了高成本持股的毛病呢?如果您能够这么想,恭喜您已经开始跨入价值投资的基本思维框架中。

    请往更深一步去想:股票到底是贵还是便宜,必须由可以实现的业绩说了算,而不是当下涨了多少。如果好公司的业绩将来能跑得过股价,不贵;如果跑不过股价那就贵了。这么说是没有错,但等于又把问题抛回去给投资者了,所以我们想负责任地给投资者朋友更好的思维模型和方法,也是我近年来屡试不爽的成功法门:

找一批长期经营成功的优质公司,在它们遭遇严重困难股价被抛弃时关注跟踪,在它们业绩开始出现趋势性好转时开始越跌越买,逆向投资。

对于已经涨高估值在高位的蓝筹股,我们不一定现在投资而是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那么什么是更好的时机呢?举两个巴菲特投资蓝筹股的例子:

上个世纪80年代运通公司遭遇橄榄油担保危机,巴菲特特地考察了人们仍然正常地使用运通信用卡,公司的主导业务运转正常,只不过是不良商家用掺水的橄榄油导致一场大的交易纠纷而已,于是出手在运通股价低迷时大手笔买入;

金融危机中巴菲特拒绝了贝尔斯登、雷曼兄弟、摩根大通、房利美,而大举投资了高盛: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10%的年股息率购买了50亿美元的高盛优先股,以每股115美元购买50亿美元高盛股票的认股权证。为什么是高盛呢?因为巴菲特熟悉高盛业务,也深谙这家和政府关系最深厚的公司不会倒闭,如今高盛公司的股价在美国以256美元交易,所以等待危机(无论是优质个股的暂时危机还是市场释放系统性风险带来的危机)给出我们便宜到离谱的报价,是最成功的投资。如果不是金融危机,巴菲特怎么可能拿到年息10%的高盛优先股?

如何把握持股?

我相信我所知所说的都是体验最深刻,也最需要向广大的投资者朋友表达的:市场起伏牛熊交替,大家不要抱怨不要焦急,真正好的投资机会是熊市创造的,好的持股机会是牛市创造的。现代金融体制越来越完善的社会中,政府都能化解市场风险,2015年入场救市的国家队都赚钱了,假如再来一波下跌难道不是机会吗?不是正好有低成本购货的时机吗?

特别是业绩长期稳定的白马,最好的买入时机都是这样的:比如贵州茅台在2012年政府反腐力度空前,竞争环境不佳且塑化剂事件发生时,曾经回调了60%。那个时候不买,现在来吹捧不傻吗?比如2011年在双汇发展发生瘦肉精事件时买入,现在的回报也是接近翻倍,在美的集团库存压顶的2014年买入,现在的投资回报也有十倍……长期盈利的企业其中经营出现短期麻烦的时候,恰恰是最好的买入时候,恰恰是能够进行低成本投资的时候。

很多投资者不是不懂我说的道理,而是没有耐心坚持每天毫无收成地在股市上行走。渴望激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但要做长期投资必须懂得延迟享乐,放弃短期奖励,需要心理层面完全安静下来,这真的很难。但毕竟有人真的做到了。

我曾经问过一位靠低成本持有长江电力的朋友为什么敢错过那么多市场热点和机会,他告诉我:因为恐惧吧!害怕投资时过分冲动购买高价不靠谱的品种,这方面吃的亏太多,而转型做真正地价值投资。每次想冲动的时候就回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巨亏,用恐惧的本能来阻碍短期苛求奖励的心理——看来胆小恐惧也不是坏事,最终用理性战胜人类的天性在市场上行走,反而能让一个投资者通过理性坚定持股获得回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