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家藏朱元璋真人画像,已祖传600年,专家:赶紧上交国家

《明史》中写道:“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明朱元璋,灭元建国,传承百年,不世之功。其之形象,说法不一,多为长脸,呈月牙状,谓之丑也,实则不然,后人亲证。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一幅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画像,只见他的整个面部有些弯曲,就像月牙一般,额头和下巴较突出,面部中央则有一些塌陷。无论怎么看,朱元璋的容貌都非常丑陋。除此之外,部分与他有关的史书中都会提及此事,声称朱元璋是一个相貌丑陋之人,以至于人们对他第一印象便是丑。

那么历史上的朱元璋真的有如此丑陋吗?为何后世会对他形成这种刻板印象。曾有学者准备对他的样貌进行考证,只可惜他生活的时代距今有数百年之久,再加上书画、古籍不易保存,有关朱元璋相貌的史证少之又少。

直到上个世纪,河南一个姓王的老人自称是朱元璋的后代,并且手中还有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物品。专家听闻这个消息之后,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立马动身前往老人所在的村庄。因为假如对方真的是朱元璋的后人,其家族很有可能有关于朱元璋最真实的史证,必然相比野史准确得多。

来到老人所在的村庄后,专家们发现并非只有他一人是朱元璋的后代,而是整个村子的王姓都是朱元璋的后人,并且在村中还保留有一本族谱,里面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身份,从他们这一代确实可以追溯至朱元璋。

那么为何朱元璋的后代会生活在河南地区一个偏僻的山村中,并且不姓“朱”反而姓“王”呢?这件事还得从朱元璋创建大明王朝说起。建国之后,朱元璋将自己的子孙全部进行分封,并且规定后代可继承爵位。换句话说,朱姓后人不需要劳作便可以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

这一点与朱元璋幼年的经历有关,他出生贫困家庭,家人大多数因大旱而饿死,所以他不想自己的后代也沦落至此。但他这样做有一个弊端,造成朱姓后人无节制地繁衍。明孝宗在位期间,山西有一位朱姓王爷竟然生下94位子女,可想而知当时朱姓后人数量之多。

但当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后,朱姓后人纷纷隐姓埋名,担心自己会被农民起义军或清军杀害。其中有一部分便一路逃至河南那个偏僻的山村中,想到祖上都是诸侯王爷,便索幸将自己的姓统一改为王姓。不过,他们从未忘记自己是朱元璋的后人,一代一代传承至今。

通过族谱记载,可以发现村内这批人都是朱元璋第九代直系子孙的后代。可是族谱有造假的可能,并不能完全相信。专家们便询问村内老人是否还有其他证物,没想到这一问,问出一件堪称国宝的百年古物。

其中一位老人从家中拿出一幅朱元璋的画像,纸面虽有多处皱褶,但大致还可以看清画作内容。画中的朱元璋与我们所熟悉的那个丑陋形象不同,他身着龙袍,留着长长的胡须,最重要的是他脸部较为圆润,虽然称不上帅气,但也绝对不丑。整体来看,朱元璋身材微胖,一幅和蔼可亲的模样。

这幅古画的发现,打破了后世对朱元璋相貌的刻板印象,令后人重新认识到朱元璋的真实样貌。除此之外,有专家特意鉴定过那幅古画,发现并非赝品,确实有数百年的历史。之后,专家劝告老人将其捐给国家,老人虽有不舍,但最终还是同意捐献。

既然朱元璋相貌并不丑陋,那么后人为何会如此看他呢?答案很简单,历史向来都是胜利者所写。清军入关之后,为宣扬美化自己,便故意描黑丑化前朝统治者,他们所编写的《明史》,其中就存在很多错误。朱元璋相貌丑陋之说,也是由他们所编造,因此后人才会误以为朱元璋相貌奇丑。

其实,历史已然成为过去,不需要刻意美化或丑化它。如果一个民族不能正视自己的历史,反而是在自欺欺人,如同掩耳盗铃一般。因为历史无论好坏,它都不会影响我们现在的发展,我们反而要谨记历史,以此为鉴,避免再次犯错,才能走得更远。

(0)

相关推荐